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包括主阀(21)和先导阀(22),先导阀(22)设置在主阀(21)的上方,在主阀体(12)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阀芯(8)与主阀芯(11)并联,即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进油口(9)与主阀(21)的主阀进油口(24)相连通,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上端口与先导阀(22)的外控口(20)串联,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下端口与储能器进油口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阀体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实现了溢流阀和单向阀合成一体的结构,减少系统压力损失和管路泄漏现象,保证整个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以及定压性能,减小工作过程中溢流量变化而引起的压力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设备,尤其是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属于液压阀
技术介绍
溢流阀有多种用途,主要是在溢去系统多余油液的同时使泵的供油压力得到调整并保持基本恒定,溢流阀按其结构原理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种,目前应用广泛的先导式溢流阀,一般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先导阀用以控制使先导液流流动的开启压力,主阀芯用于控制液压系统油路的溢流。但是在多动力源回路中,由于需要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所以在执行元件不动作时,不能像普通回路那样马上使泵通过溢流阀缷荷,而是要在泵的出油口安装一个单向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系统溢流阀的外控口相连,由单向阀出油口压力作为溢流阀的外控压力,当执行元件不工作时,泵向蓄能器充液,蓄能器储存能量,当蓄能器压力达到某一调定值时,系统溢流阀才打开,此时该单向阀将液压泵与蓄能器隔开,泵处于缷荷状态。当执行元件动作时,泵和蓄能器同时向执行元件供油,达到快速运动的目的。而现有的多动力源回路溢流阀和单向阀是作为两个液压元件用管路连接的,存在工作压力低、定压性能差,工作过程中因溢流量变化而引起的压力波动大,系统压力上升超过设定压力,造成压力超调,压力超调容易引起管路接头处的泄露以及零部件的损坏,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蓄能器最高压力控制溢流阀的缷荷压力延迟,容易使泵和蓄能器损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单向阀结构直接集成设置在主阀上,保证整个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以及定压性能,减小工作过程中溢流量变化而引起的压力波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设置在主阀的上方,所述主阀主要由主阀体和设置在主阀体内部的主阀芯和主阀芯弹簧组成,所述先导阀主要由先导阀体和设置在先导阀体内部的先导锥阀、导套以及柱塞组成,在先导阀体上设置有外控口,在主阀体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阀芯与主阀芯并联,即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进油口与主阀的主阀进油口相连通,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的上端口与先导阀的外控口串联,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的下端口与储能器进油口串联。优选的,所述主阀进油口设置在主阀体的轴心位置上,单向阀进油口垂直于主阀进油口。该结构使得单向阀进油口便于加工制作,同时方便单向阀阀芯的安装。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阀芯采用单向阀端盖推动单向阀弹簧将其压紧在单向阀进油口位置处,单向阀阀芯闭合时阻断单向阀进油口和出油孔道。采用单向阀弹簧压紧,结构简单,同时可以更换不同型号的单向阀弹簧可以调节单向阀的工作压力。优选的,所述柱塞的右端设置有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柱塞在导套内运动的左极限位置。该结构简单,通过该限位凸台可以保证先导锥阀的最大开口量。优选的,所述先导锥阀的左端设置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的左端设置在滑块上,滑块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调节螺钉,在调节螺钉的左端设置有调节手轮。该结构便于调整先导锥阀的压力,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主阀体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实现了溢流阀和单向阀合成一体的结构,减少系统压力损失和管路泄漏现象,保证整个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以及定压性能,减小工作过程中溢流量变化而引起的压力波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先导锥阀;2、导套;3、柱塞;4、先导阀右端盖;5、主阀芯弹簧;6、单向阀弹簧;7、单向阀端盖;8、单向阀阀芯;9、单向阀进油口;10、阻尼孔;11、主阀芯;12、主阀体;13、调节螺钉;14、调节手轮;15、先导阀左端盖;16、先导阀体;17、调压弹簧;18、先导阀回油口;19、先导阀进油口;20、外控口;21、主阀;22、先导阀;23、主阀回油孔道;24、主阀进油口;25、出油孔道;2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包括主阀21和先导阀22,先导阀22设置在主阀21的上方。所述主阀21主要由主阀体12和设置在主阀体12内部的主阀芯11和主阀芯弹簧5组成,在主阀体12上设置有主阀回油孔道23和主阀进油口24,所述主阀回油孔道23的中部通过一横孔连通至主阀进油口24,所述主阀芯11设置在主阀进油口24上部的空腔上,主阀芯11内部设置有主阀芯弹簧5,主阀芯弹簧5的下端设置在主阀芯11的内腔底面,主阀芯弹簧5的上端抵靠在先导阀体16的下表面,主阀芯11闭合时,阻断主阀回油孔道23和主阀进油口24。在主阀芯11上设置有阻尼孔10。所述先导阀22主要由先导阀体16、先导锥阀1、导套2以及柱塞3组成,在先导阀体16内设置有一水平内腔,同时先导阀体16上还设置有先导阀回油口18、先导阀进油口19、以及外控口20。所述先导阀回油口18与主阀回油孔道23连通,所述先导阀进油口19通过阻尼孔10与主阀进油口24连通。所述先导锥阀1和导套2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先导阀体16的水平内腔中,所述先导锥阀1的锥部与导套2配合,所述柱塞3设置在导套2的内部且该柱塞3在油压的作用下可向左运动打开先导锥阀1,在导套2内部设置有腔室b。外控口20连通先导阀体16的腔室c。上述柱塞3的右端设置有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柱塞3在导套2内运动的左极限位置。在主阀体12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单向阀进油口9、出油孔道25以及单向阀阀芯8,所述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阀芯8与主阀芯11并联,即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进油口9与主阀21的主阀进油口24相连通,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上端口与先导阀22的外控口20串联,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下端口与储能器进油口串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阀进油口24设置在主阀体12的轴心位置上,单向阀进油口9垂直于主阀进油口24。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阀芯8采用单向阀端盖7推动单向阀弹簧6将其压紧在单向阀进油口9位置处,单向阀阀芯8闭合时阻断单向阀进油口9和出油孔道25。所述先导锥阀1的左端设置有调压弹簧17,调压弹簧17的左端设置在滑块26上,滑块26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调节螺钉13,在调节螺钉13的左端设置有调节手轮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体16的左端设置先导阀左端盖15,右端设置有先导阀右端盖4。进一步的,单向阀端盖7与先导阀右端盖4采用螺纹堵头的结构,采用螺纹堵头的结构,方便了先导阀体16以及主阀体12的加工,同时螺纹堵头由又便于保证密封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实际工作时,油液从主阀进油口24进入,一方面经过单向阀进油口9打开单向阀阀芯8,油液从出油孔道25的下端给蓄能器充液,同时油液还从出油孔道25的上端经过外控口20进入腔室c腔作用在柱塞3上。另一方面油液经过阻尼孔10到达主阀芯11内部的腔室a之后经过先导阀进油口19流入导套2内部的腔室b。此时先导锥阀1和主阀芯11都处于关闭状态,腔室a、腔室b、以及腔室c的压力都等于泵出口压力。随着泵向蓄能器充液使蓄能器内油压上升,当达到蓄能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包括主阀(21)和先导阀(22),先导阀(22)设置在主阀(21)的上方,所述主阀(21)主要由主阀体(12)和设置在主阀体(12)内部的主阀芯(11)和主阀芯弹簧(5)组成,所述先导阀(22)主要由先导阀体(16)和设置在先导阀体(16)内部的先导锥阀(1)、导套(2)以及柱塞(3)组成,在先导阀体(16)上设置有外控口(20),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12)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阀芯(8)与主阀芯(11)并联,即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进油口(9)与主阀(21)的主阀进油口(24)相连通,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上端口与先导阀(22)的外控口(20)串联,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下端口与储能器进油口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包括主阀(21)和先导阀(22),先导阀(22)设置在主阀(21)的上方,所述主阀(21)主要由主阀体(12)和设置在主阀体(12)内部的主阀芯(11)和主阀芯弹簧(5)组成,所述先导阀(22)主要由先导阀体(16)和设置在先导阀体(16)内部的先导锥阀(1)、导套(2)以及柱塞(3)组成,在先导阀体(16)上设置有外控口(20),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12)上集成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阀芯(8)与主阀芯(11)并联,即单向阀结构的单向阀进油口(9)与主阀(21)的主阀进油口(24)相连通,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上端口与先导阀(22)的外控口(20)串联,单向阀结构的出油孔道(25)的下端口与储能器进油口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回路用先导缷荷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蕾,吴莹莹,王琦,蒋耀,肖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