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29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依次包括正极引线、上盖体、柱状的第一箱体、下盖体、圆柱环状的接触环、柱状的第二箱体、线状圆环、负极引线,上、下盖体分别盖合第一箱体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箱体上表面设有若干竖直电池槽;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圆周分布若干呈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第二箱体中部设有竖直贯通孔;所述接触环上部设有凸起的唇部,下部插入竖直贯通孔;线状圆环套设于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外围;所述正极引线依次经上盖体、竖直电池槽、下盖体、接触片、水平电池槽、线状圆环,与负极引线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块化锂电池组,便于更换单个锂电池,增强了电池管理的灵活度,也有利于电池组各部件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Modular lithium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dular lithium battery comprises anode lead wire, an upper cover and a cylindrical body, a lower cover, a first cylindrical annular contact ring, cylindrical body, second linear ring, an anode lead, and cover the first box cover are respectively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the first box on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battery slot; the second side of the box and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of several radiating level battery slot, second box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vertical through hole; the upper lip contact ring is provided with convex, the lower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vertical through hole; the level of the battery slot ring is sheath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linear radial; the positive lead sequentially through the upper cover body, a vertical battery groove, a lower cover, a contact piece, the level of the battery slot and linear ring,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l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replacement of a single lithium battery, enhanceme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the battery management, the reus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waste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单个锂电池,因其容量有限,往往需要多个组合起来应用。为了使用方便,通常是事先组装成各种电容量规格,再整体置于电动设备中作业。现有的电池组装大多采用焊接式,即将若干并行排列的单个锂电池正负极分别焊接导电金属片,再从金属片引出电源正负极接线使用。这种焊接式的组装,因其固定死单个锂电池,不便于更换、增减单个锂电池,当某一电池失效后,整个电源电量会受到影响,对应电量波动要求严格的使用场合,往往会因某一电池失效而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模块化锂电池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正极引线、上盖体、柱状的第一箱体、下盖体、圆柱环状的接触环、柱状的第二箱体、线状圆环、负极引线,上、下盖体分别盖合第一箱体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箱体上表面设有若干竖直电池槽;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圆周分布若干呈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第二箱体中部设有竖直贯通孔;所述接触环上部设有凸起的唇部,下部插入竖直贯通孔;线状圆环套设于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外围;所述正极引线依次经上盖体、竖直电池槽、下盖体、接触片、水平电池槽、线状圆环,与负极引线电性连通。
较佳地,所述竖直电池槽呈圆周分布。
较佳地,所述竖直贯通孔与接触环唇部交汇处设有台阶,所述台阶深度小于唇部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实现锂电池组模块化,便于更换单个锂电池,增强了电池管理的灵活度,也有利于电池组各部件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接触环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箱体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下盖体、接触片、第二箱体装配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下盖体、接触片、第二箱体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正极引线1、上盖体2、柱状的第一箱体3、下盖体4、圆柱环状的接触环5、柱状的第二箱体6、线状圆环7、负极引线8,上、下盖体1、4分别盖合第一箱体3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箱体3上表面设有若干竖直电池槽302;所述第二箱体6侧面圆周分布若干呈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602,第二箱体中部设有竖直贯通孔604;所述接触环5上部设有凸起的唇部502,下部插入竖直贯通孔604;线状圆环7套设于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602外围;所述正极引线1依次经上盖体2、竖直电池槽302、下盖体4、接触片5、水平电池槽602、线状圆环7,与负极引线8电性连通。
所述竖直电池槽302呈圆周分布。
图2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二箱体6的竖直贯通孔604为直孔,接触环5插入竖直贯通孔604时,其唇部502卡合在第二箱体6的上表面。
图6至7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述竖直贯通孔604与接触环5唇部502交汇处设有台阶606,所述台阶606深度小于唇部502高度,接触环5插入竖直贯通孔604时,唇部502下部卡合在台阶606上,其上部延伸至第二箱体6上表面的上方;台阶606更利于接触环5在第二箱体6中的卡合。除此台阶606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其他部件均相同。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如图1至图7所示,将第一箱体3、下盖体4、接触环5、第二箱体6依次序组装好后,将外部锂电池分别插入竖直电池槽302、水平电池槽602中后,盖合上盖体2、套上线性圆环7,竖直电池槽302中锂电池正极与上盖体电性连接,竖直电池槽302中锂电池负极与金属材质的下盖体电性连接,金属材质的接触环5又分别与下盖体4、水平电池槽602中的锂电池正极电性连接,水平电池槽602中的锂电池负极与线性圆环7电性连接,因此,正极引线1依次经上盖体2、竖直电池槽302、下盖体4、接触片5、水平电池槽602、线状圆环7,与负极引线8电性连通,实现对外供电。
如图2、图5、图7所示,下盖体4中部设有容纳接触环5唇部502的容纳腔(图中未示出),该容纳腔的中心亦设有与第一箱体3中心竖直电池槽302配合的小凹槽,这种设计是为了与第一箱体3中心设计一致。当第一箱体3中心无竖直电池槽302时,接触环5中心的小凹槽亦可以不需要。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正极引线、上盖体、柱状的第一箱体、下盖体、圆柱环状的接触环、柱状的第二箱体、线状圆环、负极引线,上、下盖体分别盖合第一箱体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上表面设有若干竖直电池槽;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圆周分布若干呈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第二箱体中部设有竖直贯通孔;所述接触环上部设有凸起的唇部,下部插入竖直贯通孔;线状圆环套设于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外围;所述正极引线依次经上盖体、竖直电池槽、下盖体、接触片、水平电池槽、线状圆环,与负极引线电性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锂电池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正极引线、上盖体、柱状的第一箱体、下盖体、圆柱环状的接触环、柱状的第二箱体、线状圆环、负极引线,上、下盖体分别盖合第一箱体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上表面设有若干竖直电池槽;所述第二箱体侧面圆周分布若干呈放射状的水平电池槽,第二箱体中部设有竖直贯通孔;所述接触环上部设有凸起的唇部,下部插入竖直贯通孔;线状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璩至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柯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