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漂白:将纺织品浸渍到漂白液中水洗漂白;2)染色: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75℃,保温3‑10min;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5min;再以1.5℃/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25‑40min;最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60℃,保温5‑10min,染色完成;3)抗菌整理:将染色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到常温下的芜菁提取物溶液中,浸渍15‑55min,然后脱水,其中所述芜菁提取物水溶液的浓度5g/L‑35g/L;4)烘干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纺织染料生产成本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的细菌均能有效抑制,抑制率高达99%,并且不受常规洗涤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
技术介绍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细小、构造简单、种类繁多、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一种微小生物。其中细菌是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也是微生物中重要的品种之一。纺织品是微生物生长的极好的媒介物,纤维制品尤其是以纤维素、胶原、角蛋白和丝素为主的棉、麻、羊毛和蚕丝制品等非常容易受到微生物的危害。人体与之贴身的纺织品上的有利条件如温度、湿度能使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迅速繁殖,并分解各种有机物,促使人体皮肤感染并使沾有汗水和人体分泌物的织物产生恶臭。并且霉菌的繁殖会使织物产生霉斑和色变,影响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不同纺织染料的需求也来越大,带有抗菌功能的纺织染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抗菌剂如甲壳素、山葵等,使用简便,但抗菌作用有限,不能广谱长效;有机抗菌剂如季铵盐类、亚硫氰酸类化合物、山梨酸等,它们的杀菌速度快,开发和使用技术成熟,但稳定性和长效性差;无机金属,如汞、银、铜、铬、锌等对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但对人体也存在副作用;因此研究一种环保长效光谱抗菌纺织品及其印染工艺,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芜菁(BrassicarapaL.)也叫蔓菁、莞根,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维吾尔语称为“恰玛古”,是维吾尔医药常用药材,种子或根为其药用部分。但将芜菁提取物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漂白:将纺织品浸渍到漂白液中水洗漂白;2)染色: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75℃,保温3-10min;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5min;再以1.5℃/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25-40min;最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60℃,保温5-10min,染色完成;3)抗菌整理:将染色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到常温下的芜菁提取物溶液中,浸渍15-55min,然后脱水,其中所述芜菁提取物水溶液的浓度5g/L-35g/L;4)烘干:将抗菌整理后的混纺织物放入烘干机内烘干。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芜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a)将芜菁的干燥根粉碎,用8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5:1、55:1、25:1、10: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10: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芜菁提取物(Ⅰ)。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85%。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抗菌纺织染料生产成本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的细菌均能有效抑制,抑制率高达99%,并且不受常规洗涤影响。2.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抗菌纺织染料色力、厚度、耐热耐寒性都能优,对孩童没有刺激。3.用途广泛,能有效防止各种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可应用于特种行业工作服印染中,例如环卫供人服装染制。4.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草药抗菌溶液,安全环保无污染,同时工艺简单,抗菌印染后的混纺织物色牢度好、抗菌性能佳。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Ⅰ)结构式;图2为化合物(Ⅰ)理论ECD值与实验ECD值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1: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漂白:将纺织品浸渍到漂白液中水洗漂白;2)染色: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保温3-10min;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5min;再以1.5℃/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25min;最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60℃,保温5min,染色完成;3)抗菌整理:将染色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到常温下的芜菁提取物溶液中,浸渍15min,然后脱水,其中所述芜菁提取物水溶液的浓度35g/L;4)烘干:将抗菌整理后的混纺织物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所述步骤3)中,芜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a)将芜菁的干燥根(8kg)粉碎,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2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345g)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133g);(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5:1(8个柱体积)、55:1(8个柱体积)、25:1(6个柱体积)、10:1(8个柱体积)和1: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27g)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8个柱体积)、10:1(10个柱体积)和5: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13g)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芜菁提取物(Ⅰ)(32mg)。结构确证:白色粉末;HR-ESIMS显示[M+Na]+为m/z387.1306,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1H20N2O4,不饱和度为13。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DMSO-d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漂白:将纺织品浸渍到漂白液中水洗漂白;2)染色:以 2.5℃/min的速率升温至 70‑75℃,保温3‑10min ;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5min;再以1.5℃/min 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25‑40min;最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60℃,保温 5‑10min,染色完成;3)抗菌整理:将染色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到常温下的芜菁提取物溶液中,浸渍15‑55min,然后脱水,其中所述芜菁提取物水溶液的浓度5g/L‑35g/L;4)烘干:将抗菌整理后的混纺织物放入烘干机内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漂白:将纺织品浸渍到漂白液中水洗漂白;
2)染色: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75℃,保温3-10min;然后继续以1.5℃/min
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5min;再以1.5℃/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25-40min;
最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60℃,保温5-10min,染色完成;
3)抗菌整理:将染色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到常温下的芜菁提取物溶液中,浸渍15-55min,
然后脱水,其中所述芜菁提取物水溶液的浓度5g/L-35g/L;
4)烘干:将抗菌整理后的混纺织物放入烘干机内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纺织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芜菁提取
物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a)将芜菁的干燥根粉碎,用8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
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
取物、乙酸乙酯萃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庄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