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341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8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人行道(1)与非机动车道(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的一端紧挨人行道(1),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4),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8)与非机动车坡道(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非机动车行驶舒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口坡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
技术介绍
现有城市道路老路改造中,受原有道路规划限制及既有建筑物、管线、行道树等的限制,为保证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采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板的设计方法很常见。为了实现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的区分,人非共板结构的面层材料形式一般通过材料、颜色加以区分,人行部分一般采用铺装结构,非机动车部分一般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而常见的在交叉口范围,人非共板结构均采用铺装形式,人流与非机动车流合并后共同通过一个缘石坡道过渡至交叉口范围,缘石坡道的设置还需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铺设提示盲道。但人非共板道在交叉口位置采用上述方法,人非共同通过铺装结构的一个坡道过渡过街,在高峰时段会对通行效率和行人安全(特别是对无障碍坡道有使用需求的行人)造成较大影响;铺装结构的平整度和骑行舒适度相对较差,管理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速度较快的电动自行车不愿意通过目前形式的坡道骑行,还造成对机动车道的占用,有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对于人非共板道路的交叉口坡道,需要解决人非区分各有通道和非机动车坡道骑行舒适性的问题。中国专利ZL200920210243.2公开了一种连续的人非共板断面交叉路口结构,该交叉路口结构至少包括相交的第一机动车道及第二机动车道;还包括高于所述第一机动车道且平行设置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所述非机动车道及所述人行道借助于同一缘石坡道降低至所述第一机动车道所在的平面;所述缘石坡道连续延伸至所述第二机动车道的末端,并在所述第一机动车道与所述第二机动车道交合处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机动车道所在的平面。该交叉路口结构的连续性好,通过引导非机动车与行人共道过街,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降低了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行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所述的非机动车道的一端紧挨人行道,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与非机动车坡道。所述的非机动车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40。所述的非机动车道通过非机动车坡道的坡过渡至交叉口地面,并在接平处设有两红白杆。所述的接平处靠人行坡道的位置设有雨水口。所述的人行道与人行坡道采用铺装结构,所述的非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坡道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为向机动车道方向2%的排水横坡。所述的非机动车坡道的坡底处为向人行道方向2%的排水横坡,其雨水通过接平处增设的雨水口排至下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人非共板道路的交叉口增设非机动车坡道,解决了人非交通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人、非在交叉口处通行的安全性,大大增加了非机动车在交叉口驶上专用通道的舒适性,减少了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的可能,并且实际施工实施时也比较简便易行,并不增加施工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中,人行道1,非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坡道3,绿化设施带4,机动车道5,红白杆6,雨水口7,人行坡道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人行道1与非机动车道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的一端紧挨人行道1,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4,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8与非机动车坡道3。所述的人行道1与人行坡道8采用铺装结构,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坡道3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所述的人行坡道8按一般做法在人行横道处设置,并满足无障碍要求。所述的非机动车坡道3的坡度不大于1:40,非机动车道2通过非机动车坡道3过渡至交叉口地面,并在接平处设有两贴有反光膜的红白杆6,防止机动车乱停占道,接平处靠人行坡道8的位置设有雨水口7,非机动车坡道3的坡底处与交接的机动车道5的雨水通过雨水口7排至下水道。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为向机动车道5方向2%的排水横坡。所述的非机动车坡道3的坡底处为向人行道1方向2%的排水横坡,为解决排水问题,在非机动车道坡道接平处靠人性道侧石位置增设一处雨水口7,并为防止机动车驶上人非通道,在坡道上设2个红白杆,既不影响非机动车的上下坡交通,又起到阻挡机动车的作用。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描述后,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多样的修改和替代,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人行道(1)与非机动车道(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的一端紧挨人行道(1),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4),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8)与非机动车坡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所述的人非共板道路包括平行设置的
人行道(1)与非机动车道(2),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的一端紧挨人行道(1),
另一端紧挨绿化设施带(4),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口设置人行坡道(8)与非机动
车坡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非机动车坡道(3)的坡度不大于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非共板道路交叉口坡道形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非机动车道(2)通过非机动车坡道(3)的坡过渡至交叉口地面,并在接平
处设有两红白杆(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宏伟李林毅陆文亮宋俊杰张轶群刘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