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包括螺旋盘绕的人行楼道和位于人行楼道内的过滤机构,所述人行楼道包括立柱、环绕立柱布置的阶梯、固定在立柱表面且与阶梯平行的扶手梯,立柱位于人行楼道的中心区域,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立柱内的通道一和与通道一平行的通道二,通道一和通道二内横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立柱下部设有用于连通通道一与通道二的连接部,通道一和通道二的横截面为两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通道一顶部设置有进风机,通道一通过进风机与房屋外界连通,通道二侧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通道二顶部为封口,通道二通过出风孔与房屋内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
技术介绍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雾霾的治理已成为最困扰人类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包括螺旋盘绕的人行楼道和位于人行楼道内的过滤机构,所述人行楼道包括立柱、环绕立柱布置的阶梯、固定在立柱表面且与阶梯平行的扶手梯,立柱位于人行楼道的中心区域,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立柱内的通道一和与通道一平行的通道二,通道一和通道二内横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立柱下部设有用于连通通道一与通道二的连接部,通道一和通道二的横截面为两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通道一顶部设置有进风机,通道一通过进风机与房屋外界连通,通道二侧壁设置有出风孔,通道二顶部为封口,通道二通过出风孔与房屋内部连通,人行楼道的最顶部设有出风机,出风机位于立柱旁,房屋内部通过出风机与房屋外界连接,通道一和通道二的中段均设有辅助风机,立柱侧壁设有多个开窗,过滤网由开窗插入通道一和通道二中,连接部的底部设有垃圾回收箱,出风孔均匀分布在相邻开窗的间隔处;开窗旁放置有空气检测仪;进风机和出风机上方均设有防浸水坝和挡雨台,挡雨台位于防浸水坝上方,防浸水坝外形为上下底面为敞口的柱体,挡雨台外形为扁圆状,挡雨台与防浸水坝通过四根支撑柱连接,相邻的两根支撑柱间架设有防坠物铁网,防浸水坝底部与人行楼道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通道一内壁设有两个排水槽,排水槽底部与立柱外部连通,两个排水槽标记为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位于通道一截面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处,通道一的每一个过滤网上方均设有导水板组,导水板组包括上斜板和下斜板,上斜板位于下斜板上方,上斜板的下端部与第一排水槽外壁连接,上斜板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一排水槽的上开窗,上斜板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下斜板的下端部与第二排水槽外壁连接,下斜板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二排水槽的下开窗,下斜板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
所述过滤网上设有拉手柄。
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的人行楼梯,中部为镂空,该镂空不仅造成空间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将该空间用于建设空气净化结构,该结构包括立柱和位于立柱内的通道一和通道二,房屋外的空气由进风机进入通道一,空气由通道一内的多个过滤网作多级过滤,空气到达通道一尽头后通过连接部进入通道二,由于通道二上设有出风孔,空气将经由出风孔进入到房屋内部,从而保证房屋内部的空气有足够高的清洁度。进风机和出风机上方的防浸水坝和挡雨台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落入人行楼梯内。排水槽和导水板组的设置,进一步保证雨水不会影响过滤网对空气的过滤,极少量的雨水穿越防浸水坝和挡雨台的阻挡进入到通道一内时,雨水亦会沿着导水板组流至排水槽内,由排水槽外排,确保过滤网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袭而损坏。
尤其是类似于北京等大城市而言,中部镂空的人行楼梯是土地空间的浪费,房屋空间的浪费是极大的经济浪费,且该镂空空间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引起坠楼等极度危险的事故,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城市面临雾霾问题,尤其是北京,雾霾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亟待解决;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原本浪费的镂空结构,作为净化空气、处理雾霾的设施基础,为房屋内提供清洁的空气,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柱的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浸水坝和挡雨台的结构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柱的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包括螺旋盘绕的人行楼道1和位于人行楼道1内的过滤机构,人行楼道1包括立柱2、环绕立柱2布置的阶梯3、固定在立柱2表面且与阶梯3平行的扶手梯4,立柱2位于人行楼道1的中心区域,过滤机构包括位于立柱2内的通道一5和与通道一5平行的通道二6,通道一5和通道二6内横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7,立柱2下部设有用于连通通道一5与通道二6的连接部8,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横截面为两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通道一5顶部设置有进风机9,通道一5通过进风机9与房屋外界连通,通道二6侧壁设置有出风孔10,通道二6顶部为封口,通道二6通过出风孔10与房屋内部连通,人行楼道1的最顶部设有出风机,出风机位于立柱2旁,房屋内部通过出风机与房屋外界连接,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中段均设有辅助风机11,立柱2侧壁设有多个开窗12,过滤网7由开窗12插入通道一5和通道二6中,连接部8的底部设有垃圾回收箱13,出风孔10均匀分布在相邻开窗12的间隔处;开窗12旁放置有空气检测仪;进风机9和出风机上方均设有防浸水坝14和挡雨台15,挡雨台15位于防浸水坝14上方,防浸水坝14外形为上下底面为敞口的柱体,挡雨台15外形为扁圆状,挡雨台15与防浸水坝14通过四根支撑柱16连接,相邻的两根支撑柱16间架设有防坠物铁网17,防浸水坝14底部与人行楼道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通道一5内壁设有两个排水槽,排水槽底部与立柱2外部连通,两个排水槽标记为第一排水槽18和第二排水槽19,第一排水槽18与第二排水槽19位于通道一5截面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处,通道一5的每一个过滤网上方均设有导水板组,导水板组包括上斜板20和下斜板21,上斜板20位于下斜板21上方,上斜板20的下端部与第一排水槽18外壁连接,上斜板20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一排水槽18的上开窗,上斜板20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5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下斜板21的下端部与第二排水槽19外壁连接,下斜板21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二排水槽19的下开窗,下斜板21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5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过滤网7上设有拉手柄。
传统的人行楼梯,中部为镂空,该镂空不仅造成空间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将该空间用于建设空气净化结构,该结构包括立柱和位于立柱内的通道一和通道二,房屋外的空气由进风机进入通道一,空气由通道一内的多个过滤网作多级过滤,空气到达通道一尽头后通过连接部进入通道二,由于通道二上设有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盘绕的人行楼道(1)和位于人行楼道(1)内的过滤机构,所述人行楼道(1)包括立柱(2)、环绕立柱(2)布置的阶梯(3)、固定在立柱(2)表面且与阶梯(3)平行的扶手梯(4),立柱(2)位于人行楼道(1)的中心区域,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立柱(2)内的通道一(5)和与通道一(5)平行的通道二(6),通道一(5)和通道二(6)内横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7),立柱(2)下部设有用于连通通道一(5)与通道二(6)的连接部(8),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横截面为两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通道一(5)顶部设置有进风机(9),通道一(5)通过进风机(9)与房屋外界连通,通道二(6)侧壁设置有出风孔(10),通道二(6)顶部为封口,通道二(6)通过出风孔(10)与房屋内部连通,人行楼道(1)的最顶部设有出风机,出风机位于立柱(2)旁,房屋内部通过出风机与房屋外界连接,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中段均设有辅助风机(11),立柱(2)侧壁设有多个开窗(12),过滤网(7)由开窗(12)插入通道一(5)和通道二(6)中,连接部(8)的底部设有垃圾回收箱(13),出风孔(10)均匀分布在相邻开窗(12)的间隔处;开窗(12)旁放置有空气检测仪;进风机(9)和出风机上方均设有防浸水坝(14)和挡雨台(15),挡雨台(15)位于防浸水坝(14)上方,防浸水坝(14)外形为上下底面为敞口的柱体,挡雨台(15)外形为扁圆状,挡雨台(15)与防浸水坝(14)通过四根支撑柱(16)连接,相邻的两根支撑柱(16)间架设有防坠物铁网(17),防浸水坝(14)底部与人行楼道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通道一(5)内壁设有两个排水槽,排水槽底部与立柱(2)外部连通,两个排水槽标记为第一排水槽(18)和第二排水槽(19),第一排水槽(18)与第二排水槽(19)位于通道一(5)截面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处,通道一(5)的每一个过滤网上方均设有导水板组,导水板组包括上斜板(20)和下斜板(21),上斜板(20)位于下斜板(21)上方,上斜板(20)的下端部与第一排水槽(18)外壁连接,上斜板(20)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一排水槽(18)的上开窗,上斜板(20)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5)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下斜板(21)的下端部与第二排水槽(19)外壁连接,下斜板(21)的下端部上方设有连通第二排水槽(19)的下开窗,下斜板(21)的上端部位于通道一(5)截面矩形的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霾净化的防水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盘绕的人行楼道(1)和位于人行楼道(1)内的过滤机构,所述人行楼道(1)包括立柱(2)、环绕立柱(2)布置的阶梯(3)、固定在立柱(2)表面且与阶梯(3)平行的扶手梯(4),立柱(2)位于人行楼道(1)的中心区域,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位于立柱(2)内的通道一(5)和与通道一(5)平行的通道二(6),通道一(5)和通道二(6)内横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7),立柱(2)下部设有用于连通通道一(5)与通道二(6)的连接部(8),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横截面为两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通道一(5)顶部设置有进风机(9),通道一(5)通过进风机(9)与房屋外界连通,通道二(6)侧壁设置有出风孔(10),通道二(6)顶部为封口,通道二(6)通过出风孔(10)与房屋内部连通,人行楼道(1)的最顶部设有出风机,出风机位于立柱(2)旁,房屋内部通过出风机与房屋外界连接,通道一(5)和通道二(6)的中段均设有辅助风机(11),立柱(2)侧壁设有多个开窗(12),过滤网(7)由开窗(12)插入通道一(5)和通道二(6)中,连接部(8)的底部设有垃圾回收箱(13),出风孔(10)均匀分布在相邻开窗(12)的间隔处;开窗(12)旁放置有空气检测仪;进风机(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邹桂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