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壳体内设有竖直延伸的检测风道,检测风道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检测风道中安装有为自下向上流动的检测气流提供动力的风扇,检测风道中还设有对检测气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检测风道中集成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六种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组,且各传感器之间的检测相互不会产生影响,实现了对室内空气流的全面检测;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区域性大气污染尤为凸显,雾霾影响着人们的出行,PM2.5等细粒子污染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室外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导致室内的气体污染也由传统的甲醛、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变为了甲醛、一氧化碳以及PM2.5颗粒物等引起的气-固综合性污染,人们对周围办公及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情况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对于室内空气的检测,多采用手持式检测仪,该类检测设备具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时,通过对检测仪上的按键的触发,显示器即显示当前空气质量情况,但是该类检测仪无法实现时时检测及跟踪,而且该类检测仪使用后,往往无固定位置放置,不易寻找,最主要的是放置环境情况无法预知。同时,上述手持式检测仪受限于设备的体积,令其上无法集成设置多种传感器,令设备的检测较为片面,影响了设备对空气的检测准确度和全面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以达到合理排布,令各种检测传感器均可安装于风道中,达到了对空气流进行全方位检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壳体内设有竖直延伸的检测风道,检测风道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检测风道中安装有为自下向上流动的检测气流提供动力的风扇,检测风道中还设有对检测气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进一步,所述的检测风道分为下风道和上风道,下风道的底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下风道中设有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上风道中设有PM2.5传感器和风扇。进一步,下风道中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下风道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支路风道,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于对应支路风道中。进一步,下风道的顶部自下向上逐渐收窄管径的缩口风道与上风道的底部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的检测风道包括竖直延伸的筒状风道壳,筒状风道壳的底部设有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下挡板,下挡板上设有进风口;筒状风道壳的顶部设有上挡板,上挡板上设有出风口。进一步,筒状风道壳的内部设有内风道壳,所述内风道壳处于筒状风道壳的上部,内风道壳围成独立的上风道,内风道壳的下部为自下向上逐渐收窄管径的缩口风道,内风道壳的上部与出风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缩口风道下端与风道壳的内壁贴合设置,以令缩口风道下方的风道壳围成下风道。进一步,风道壳的前侧由可拆卸安装的风道盖板构成,风道壳的后侧安装有电路板和蓄电池。进一步,所述的下风道中设有水平覆盖风道横断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三个支路风道分别一一对应的通风口;电路板上部设有供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一一对应插接安装的接头。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板与检测风道底部的下挡板之间相距一定间隙;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安装板的下方的检测风道中,并与安装板和/或下挡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内风道壳构成PM2.5传感器和风扇的整体外壳,且内风道壳可拆卸的安装于风道壳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检测风道中集成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六种传感器,且各传感器之间的检测相互不会产生影响,实现了对室内空气流的全面检测;2、通过在检测风道中设有水平间隔的多块隔板,令检测风道中形成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支路风道,使得各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不同支路风道中,即合理利用了风道内部空间,又避免了不同传感器检测时的相互干涉,提高了检测精度;3、在检测风道内设置相互独立的上风道和下风道,并令二者经孔径逐渐收窄的缩口风道相连通,使得自下向上流动空气流在缩口风道处形成文丘里效应,以增加上风道中的空气流速,使得上风道和下风道中的空气流速不相等,令检测不同气流速度的传感器相对应的设置于对应风道中,以提高各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4、通过将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经接头插接安装于风道内部水平设置的安装板上,实现了各传感器的可拆卸安装,提高了设备的模块化水平、令各传感器均可进行拆卸更换;同时,将检测风道的前侧板设置为可拆卸安装的风道盖板,以便于风道内部组件的安装和维护;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背面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板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原件说明:100—外壳,200—检测风道,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上风道,204—下风道,205—风道壳,206—内风道壳,207—缩口风道,208—上挡板,209—下挡板,210—左侧隔板,211—右侧隔板,212—风道盖板,214—蓄电池,215—电池安装板,216—电池安装槽,217—电路板,218—第一支路风道,219—第二支路风道,220—第三支路风道,221—安装板,222—插槽,223—通风口,224—接头,1—温湿度传感器,2—CO传感器,3—CO2传感器,4—甲醛传感器,5—PM2.5传感器,6—风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介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壳体内设有竖直延伸的检测风道,检测风道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检测风道中安装有为自下向上流动的检测气流提供动力的风扇,检测风道中还设有对检测气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壳体内设有
竖直延伸的检测风道,检测风道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检测风
道中安装有为自下向上流动的检测气流提供动力的风扇,检测风道中还设有对检测气流
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检测风道分为下风道和上风道,下风道的底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下风道中设有
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上风道中设有PM2.5传感器和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其特征在于:
下风道中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下风道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支路风
道,CO传感器、CO2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于对应支路风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其特征在于:
下风道的顶部自下向上逐渐收窄管径的缩口风道与上风道的底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检测风道包括竖直延伸的筒状风道壳,筒状风道壳的底部设有安装有温
湿度传感器的下挡板,下挡板上设有进风口;筒状风道壳的顶部设有上挡板,上挡板上
设有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源,贾永超,徐广勇,马建伟,苏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同德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