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两个设计的迷彩图案,第一设计为由二到15种颜色、同一颜色的两种或更多种色调或两种或更多种渐变形成并且具有不同水平的反射率的迷彩印刷,而第二设计包括叠加在第一设计印刷之上,优选形成菱形网格的一系列对角波状线,该设计在组合时提高了在日间和夜间,甚至在使用夜视装备时与不同环境中的周围环境混合的能力,该不同环境包括丛林、森林、草原、沙漠和城市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波状线的迷彩图案
本申请涉及基于两个设计的迷彩图案,这些中的第一个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颜色、同一颜色的两种或更多种色调或两种或更多种渐变构成的迷彩印刷,其具有不同水平的反射率,并且第二设计包括叠加在第一设计的印刷上的一系列对角波状线,这两个设计组合地产生了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反射率水平,其生成加强与周围环境混合并且在日间和在夜间,甚至在使用夜视装备时在各种环境中不引起注意地经过的能力的光学效果,该各种环境包括丛林、林地、草原、沙漠和城市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图案可应用于不同的表面,其包括纺织品、鞋、头盔、车辆、飞行器、船舶、结构、建筑、枪械和任何其它军需品。
技术介绍
迷彩图案的发展作为对人类试图不被看见的反应而出现,并且在1942年始于称为"猎鸭人"的图案,其与具有立体背景下的呈各种颜色的较大的不规则点的模型相关联。原有图案的变型由美国和国外的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复制,并且作为运动狩猎服装销售。该样式的迷彩通常还称为猎鸭人"点"或"斑点"。尽管广泛使用,但该迷彩图案不具有提供深度的效果,并且不导致在除大自然(如,柏油路、雪、沙漠等)之外的周围环境中的迷彩效果。对该首次尝试的改进的找寻导致了由英军少校Denison使用的"笔刷"迷彩,他取用卡其色布并且用大刷子将颜色施加于其来生成笔刷效果,并且因此产生用于可能成为敌人狙击手的目标的伞兵的笔刷图案。用语"笔刷"涉及利用此类大刷子涂画的刷触,这导致了较宽的颜色带。笔刷图案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用在英国军服上,并且由非洲、中东和亚洲的许多国家效仿。该图案影响了其它衍生图案的开发,如,法国的"蜥蜴"和越南的"虎斑"。尽管在那时展示的该设计在进步,但其具有手工设计的缺点,并且因此不存在使得其能够适于自然形式并且因此产生欺骗或隐身的光学效果的限定图案。与笔刷图案的同时,美国设计出了在越战期间使用的ERDL图案,称为"叶脉图案",这是包括带棕色点的天然绿色形状和草形状的设计,具有黑色分支和柠檬绿背景。尽管实际上各种设计源自叶脉图案,但它们所有都趋于具有较大的叠加形状和较大面积的立体颜色。绿色在原图案中是主要的,其特征在于立体背景上的呈两种或更多种颜色的窄的不规则分支形状。如已经提到的,法国选择"豹纹"迷彩图案,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部分法国伞兵称之为"蜥蜴"图案。该图案是英国"笔刷"设计的直接派生物。存在两个版本的蜥蜴图案,即,其中条垂直定向的一个图案,以及其中它们水平定向的另一个图案;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法国图案是水平的,但不久之后由葡萄牙生产的那些为垂直的。"豹纹"迷彩图案出现的年代见证了"碎片图案"的发展,其关于源自德国国防军的迷彩设计(将几何形状与雨、海峡(strait)套印合并),以及衍生的图案。尽管"雨"的叠加是原德国设计的特征,但用语"碎片"覆盖了具有类似于玻璃或其它脆性材料的碎片的几何形状的所有设计。用于该图案的原德语为"Splittertarn"(碎片迷彩)或"Splittermuster"(碎片图案)。现有技术还包括拼图图案,其不同于已经提到的迷彩图案中的大多数,并未源自一个特定图案。拼图图案中的最主要的拼图图案是由比利时在直至1956年的十年中开发的。尽管最初的比利时迷彩图案受到了笔刷设计的影响,但该设计突破了模型,并且形成了特征为类似于拼图块的形状的一类迷彩设计。在1960年,出现了分裂样式材料(DPM),这是在全世界最广泛效仿的模型中的一种。许多国家具有它们自己的该图案的变体,使其适于一般的林地或沙漠。"标准DPM模型"针对温度气候开发,并且将黑色、棕色和亮绿色合并在卡其色或黄褐色的背景上。许多变体设计用于热带气候,并且一些用于沙漠气候。DPM图案在英军中继续使用,但其逐渐由新的多地形图案(MTP)替代。该设计的问题在于,随着材料的磨损,颜色褪色,这引起了可容易检测的视觉效果。该迷彩图案涉及类似于周围环境中的那些的不同颜色的点的混合,但颜色的分布在非常宽的范围内,这具有对迷彩视觉效果的消极效果。在DPM设计和"豹纹"图案发展期间的时代,"雨"图案也涌现出来,该后者为合并模拟降雨的图像的较高百分比的垂直对准的"条痕"或"小斑点"的迷彩设计。在二次世纪大战期间,德国国防军在各种迷彩图案中使用了该特征,并且主要在"Splittermuster"(碎片)和"Sumpfmuster"(沼泽)设计中使用该特征。这些图案后来修改,但"降雨"(其中实际雨滴隔离作为相对于立体颜色的背景的主要特征)的构思在东欧的华约国家中出现。南非政府甚至针对其特种部队复制了该图案,其中该图案赢得了"米粒"的昵称。波兰似乎是第一个生产简化的"雨图案"设计的华约国家,该简化的"雨图案"设计由场灰色背景上的细棕色雨海峡构成。另一个广泛公认的迷彩图案为给予名称"虎斑"图案的迷彩图案,其关于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在东南亚(特别是越南共和国)开发的迷彩设计家族。用语"虎斑"(或"虎模型")是指迷彩设计的窄刷触与孟加拉虎属的毛皮的自然出现的设计之间的基本相似性。第一"虎斑"图案模型是为越南海军陆战队(SọcRănThữyQuânLục-Chiến)生产的法国蜥蜴图案的本地制造的复制品。该图案的变体包括具有绘制在包括绿色和棕色的背景上的呈不同颜色或色调的条的设计。其它变体与一定数量的条纹相关联,并且称为"稀疏"和"密集"的版本。广泛用于军服上的另一迷彩设计在1971年由美国开发,并且其称为"巧克力屑"设计。该迷彩图案原来包括六种颜色,并且作为对加利福利亚的岩石沙漠中遇到的条件的反应而出现。原来的设计由关于大面积的沙的中等棕色和棕褐色的两个渐变的斑块构成,其点缀有以黑色和非白色印刷的较小石头形状。该设计主要用于1981年到1991年间。其最初由在西奈半岛服役的美军人员穿着,但其最普遍使用是在沙漠之盾/风暴行动(波斯湾战争)期间,并且随后部署在索马里。随着时间的过去,确定了该设计在波斯湾和北非的干旱沙漠中的许多个中效力有限,并且自1991年起,其由三种颜色的沙漠图案替代。然而,六种原颜色的设计已经由许多国家使用,并且引起了使用不同颜色组合的大量派生物。1981年见证了用语"林地"的引入,其大体上应用于美国m/81"林地"图案(其自身源自ml948ERDL图案),以及所有其派生物。"林地"迷彩基于m/81"树"图案,并且是最多复制和修改的迷彩图案之一。该设计是全世界的军队使用最多的一种,并且甚至现在许多军服使用该设计。现今,最流行的迷彩设计是称为"数码"的迷彩设计,其使用计算机算法设计,该计算机算法编程为产生微图案用于有效干扰(用于宏图案的天然、常规和/或模拟迷彩设计)。微图案背后的理论在于更容易看到具有锐利轮廓的颜色的大斑块,而使颜色斑点的边缘模糊或抖动使轮廓更难以辨别。然而,在惯常使用中,用语"数码"用于表示合并像素而非天然形状来产生设计的任何迷彩设计。但用语"像素化"迷彩更为精确。第一个采用真实数码模型的国家是加拿大,其在1997年引入了其CADPAT(加拿大图案)。关于该设计的专利包括专利CA2442558,其涉及具有由互混的颜色颗粒制成的花岗石外表的迷彩材料,其中所述颜色颗粒的大约21%为亮绿色;所述颜色颗粒的大约6%为棕色;所述颜色颗粒的大约48%为中等绿色,并且所述颜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叠加设计,其中第一设计为包括2到15种之间的颜色的迷彩印刷,而第二设计置于所述第一设计之上,包括一系列对角波状线,其具有相同方向,或者沿相反方向定位,交叉以便形成网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14 CO CO/2013/2677321.一种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叠加设计,其中第一设计为包括2到15种之间的颜色的迷彩印刷,而第二设计置于所述第一设计之上,包括一系列对角波状线,其具有相同方向,或者沿相反方向定位,交叉以便形成网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为交错的明和暗的颜色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为包括3到6种之间的颜色的迷彩印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中的主要颜色为最亮的颜色或第二亮的颜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颜色以所述图案的全部颜色的从30%到60%的比例存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包括沿全部图案重复的微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包括选自像素、斑块、条带、笔刷或海峡的组的印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迷彩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计包括像素化印刷。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H莫拉加梅兹,
申请(专利权)人:哥伦比亚国防部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哥伦比亚;CO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