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903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模盖、烧结体和模芯,所述模芯位于模套内中间位置,模芯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位于模芯外侧,烧结体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模芯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所述拉丝模型孔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润滑区、压缩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所述定径区的直径D为0.030-0.100mm,定径区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的角度为9°±1°;烧结体通过模盖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拉出的丝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提高了拉丝的美观度,且在拉丝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模芯堵塞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换模芯和金属粉可以拉不同的丝,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聚晶微丝模具
技术介绍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工具称为拉丝模具。拉丝模具用途广泛,如电子器件、雷达、电视、仪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丝材以及常用的钨丝、钼丝、不锈钢丝、电线电缆丝和各种合金丝都是用金刚石拉丝模拉制出来的,金刚石拉丝模由于采用天然金刚石作原料,从而具有极强的耐磨性,使用寿命极高。现有的聚晶微丝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拉出的丝不粗细均匀和表面不够光滑的现象,由于模芯的出料口较窄,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晶微丝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模盖、烧结体和模芯,所述模芯位于模套内中间位置,模芯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位于模芯外侧,烧结体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模芯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所述拉丝模型孔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润滑区、压缩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所述定径区的直径D为0.030-0.1OOmm,定径区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的角度为9° ±1° ;模套中段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拉丝模型孔的入口区无缝接触,所述出料口与拉丝模型孔的出口区无缝接触;烧结体位于模套内入料口一侧并通过模盖固定,烧结体一侧与模套卡接,另一侧与模盖卡接;模盖位于外侧的面与模套对应的面平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套和模盖均为不锈钢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口区的角度为70°±2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区的角度为35°±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口区的角度为6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拉出的丝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提高了拉丝的美观度,且在拉丝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模芯堵塞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换模芯和金属粉可以拉不同的丝,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拉丝模型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套,2-模盖,3-烧结体,4-模芯,5-拉丝模型孔,51—入口区,52-润滑区,53-压缩区,54-定径区,55-出口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1、模盖2、烧结体3和模芯4,所述模芯4位于模套I内中间位置,模芯4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3位于模芯4外侧,烧结体3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所述金属粉末为铜、镍、锡、银和锰等金属的粉末均匀混合而成;模芯4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5,所述拉丝模型孔5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51、润滑区52、压缩区53、定径区54和出口区55,所述定径区54的直径D为0.030-0.100mm,定径区54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53的角度为9° ± 1° ;模套I中段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入口区51无缝接触,所述出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出口区55无缝接触;烧结体3位于模套I内入料口一侧并通过模盖2固定,烧结体3—侧与模套I卡接,另一侧与模盖2卡接;模盖2位于外侧的面与模套I对应的面平齐。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模套I和模盖2均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入口区51的角度为70°±20°,入口区51的角度较大,便于物料进入。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润滑区52的角度为35°±5°,润滑区52具有一定的角度,能够增加润滑时间,提高润滑效果。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出口区55的角度为60°±20°,出口区具有较大的角度,防止发生堵塞。本技术中入口区51、润滑区52、压缩区53和出口区55的角度均根据实际拉丝需要进行设置。更换模芯3和金属粉可以拉不同的丝,适用性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1)、模盖(2)、烧结体(3)和模芯(4),所述模芯(4)位于模套(I)内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模芯(4)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3)位于模芯(4)夕卜侦U,烧结体(3)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模芯(4)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5),所述拉丝模型孔(5)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51)、润滑区(52)、压缩区(53)、定径区(54)和出口区(55),所述定径区(54)的直径D为0.030-0.100mm,定径区(54)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53的角度为9° ±1° ;模套(I)中段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入口区(51)无缝接触,所述出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出口区(55)无缝接触;烧结体(3)位于模套(I)内入料口一侧并通过模盖(2)固定,烧结体(3)—侧与模套(I)卡接,另一侧与模盖(2)卡接;模盖(2)位于外侧的面与模套(I)对应的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微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I)和模盖(2)均为不锈钢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微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区(51)的角度为70°±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微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区(52)的角度为3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微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区(55)的角度为60°±2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模盖、烧结体和模芯,所述模芯位于模套内中间位置,模芯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位于模芯外侧,烧结体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模芯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所述拉丝模型孔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润滑区、压缩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所述定径区的直径D为0.030-0.100mm,定径区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的角度为9°±1°;烧结体通过模盖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拉出的丝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提高了拉丝的美观度,且在拉丝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模芯堵塞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换模芯和金属粉可以拉不同的丝,适用性强。【I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晶微丝模具,包括模套(1)、模盖(2)、烧结体(3)和模芯(4),所述模芯(4)位于模套(1)内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模芯(4)采用人造金刚石制成;烧结体(3)位于模芯(4)外侧,烧结体(3)采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模芯(4)内开设有拉丝模型孔(5),所述拉丝模型孔(5)按进料方向依次为入口区(51)、润滑区(52)、压缩区(53)、定径区(54)和出口区(55),所述定径区(54)的直径D为0.030‑0.100mm,定径区(54)的高度为0.4‑0.5D,压缩区(53的角度为9°±1°;模套(1)中段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入口区(51)无缝接触,所述出料口与拉丝模型孔(5)的出口区(55)无缝接触;烧结体(3)位于模套(1)内入料口一侧并通过模盖(2)固定,烧结体(3)一侧与模套(1)卡接,另一侧与模盖(2)卡接;模盖(2)位于外侧的面与模套(1)对应的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琰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平拉丝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