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包括进料道一、粗粉碎机、细粉碎机和混料装置,进料道一的底端连接液压升降装置,进料道一的出料端连接进料道二,进料道二的出料端与粗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粗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输送通道一,输送通道一的外壁设有红外加热装置,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与细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细粉碎机的出料口相通连接输送通道二,混料装置包括多通道料斗和搅拌机,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与多通道料斗的进料口连接,多通道料斗的底端连接出料比例调节装置,搅拌机设在多通道料斗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不同粉料混合的均匀度高,可应用于秸秆粉碎和不同粉料混合的工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碎及混料装置,尤其是涉及生物质秸秆粉碎装置及秸秆粉碎后的秸秆粉料与其它粉料进行混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业废弃生物质秸秆达9亿吨,因此,农村废弃生物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秸秆/PVC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内含塑料与纤维,因此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耐水性能、耐腐蚀性能、长寿命等优点。由于秸塑材料具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又能使秸秆得以利用,这就决定着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秸秆/PVC复合材料在塑化之前必须将生物质秸秆以及PVC粉料等主、辅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实现原料的均质化。目前传统企业生产秸秆/PVC复合材料所采用的秸秆都是直接购买已干燥粉碎好的秸秆粉料,与直接利用回收打捆的秸秆捆相比,其成本明显增加,另外由于运输环境及天气原因,所添加的秸秆粉末水分值往往达不到秸秆/PVC复合材料的工艺,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下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将秸秆粉料与PVC粉料和其它助剂混合前通过称重的形式或经验来配制混合料,劳动强度大;此外,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种可以直接利用田间打捆回收的秸秆捆进行粉碎并干燥然后与PVC粉料等进行混合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本装置的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秸秆粉料与其它粉料混合的均匀度高,劳动强度小,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包括可动的进料道一、粗粉碎机、细粉碎机和混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底端连接有用于升降进料道一的液压升降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出料端连接有可动的进料道二,进料道二的出料端与粗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一,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外壁上设有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与细粉碎机,所述细粉碎机的出料口相通连接有输送通道二,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多通道料斗和搅拌机,所述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与多通道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多通道料斗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比例调节装置,所述搅拌机设置在多通道料斗正下方。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田间打捆回收的秸秆捆放到进料道一上,进料道一将秸秆捆向上传输,当秸秆捆快到进料道一的出料端时,液压升降装置将进料道一提升起来使秸秆捆顺利进入进料道二中,进料道二带动秸秆捆向进料道二的出料端方向传输,秸秆捆落入粗粉碎机中,秸秆捆在粗粉碎机中进行一次粉碎,一次粉碎后的秸秆由粉碎机的出料口落入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处,输送通道一将初次粉碎后的秸秆传输至细粉碎机的进料口,同时,秸秆在红外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被烘干,烘干后的秸秆落入细粉碎机,细粉碎机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秸秆彻底变成秸秆粉料,秸秆粉料在输送通道二的作用下被传输至多通道料斗中的左侧通道中,其它通道放了其它粉料,调节滑块至适合位置以分配各种粉料的比例,粉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搅拌机中,搅拌机对混合粉料进行充分搅拌;本专利技术将生物质秸秆粉碎与不同粉料混合工作集成于一体,可将回收的秸秆捆直接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两次粉碎工艺,且在初次粉碎后输送过程中采用红外加热装置进行烘干,使得最终的秸秆含水率满足秸秆/PVC复合材料的混料要求,干燥的初次粉碎秸秆有利于细粉碎过程中秸秆的进一步细化,提高秸秆粉碎率,粉碎效果好,采用出料比例调节装置调节各种粉料的混合比例,满足不同配比要求,解决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一直想解决的技术问题,可应用于秸秆粉碎和不同粉料混合的工作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粉碎机内壁上连接有辅助进料装置,辅助进料装置设置在进料道二的出料口处,此设计可使秸秆捆顺利落入粗粉碎机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输送通道一和输送通道二内分别设有绞龙一和绞龙二,此设计实现秸秆的传输,绞龙一的传输速度为绞龙二传输速度的1/3~1/2,此设计可进一步降低秸秆的含水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粉碎效果,粗粉碎机和细粉碎机中分别设有旋转轴一和旋转轴二,旋转轴一的圆周上连接有至少4把粉碎刀,旋转轴二圆周上连接有至少6把粉碎刀,旋转轴二上的粉碎刀比旋转轴一上的粉碎刀至少多2把。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工作的可靠性,旋转轴一的转速是旋转轴二的转速的1/3~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通道料斗为至少有两通道的料斗,相邻通道料斗的出料口连接有料斗底板,各个通道间相互隔离,此设计可使不同粉料在混合前同时落入搅拌机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比例调节装置包括可动挡板,所述料斗底板的底端上开有轨道槽,可动挡板上连接有可在轨道槽中左右移动的滑块,滑块上连接有移动把,此设计可调节不同粉料的混合比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轴和控制搅拌轴转速和转向的电机,此设计可提供搅拌的动力,在宽度方向上,搅拌轴至少间隔设有2个,且搅拌轴间相互平行且同高度设置,相邻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长度方向上,搅拌轴上排布有若干组搅拌杆,搅拌轴的同圆周上排布有至少2根搅拌杆,同圆周上的搅拌杆为一组,此设计可提高混合粉料的混合均匀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粉料的混合均匀度,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至少2个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在圆周方向上交错设置的搅拌爪。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出料比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机的第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机的第二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机的第三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机的第四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道一,2液压升降装置,3进料道二,4粗粉碎机,5旋转轴一,6输送通道一,7绞龙一,8绞龙二,9输送通道二,10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爪,13辅助进料装置,14粉碎刀,15红外加热装置,16细粉碎机,17旋转轴二,18多通道料斗,19出料比例调节装置,20搅拌轴,21搅拌机,22料斗底板,23移动把,24轨道槽,25滑块,26可动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包括可动的进料道一1、粗粉碎机4、细粉碎机16和混料装置,进料道一1的底端连接有用于升降进料道一1的液压升降装置2,进料道一1的出料端连接有可动的进料道二3,进料道二3的出料端与粗粉碎机4的进料口连接,粗粉碎机4内壁上连接有辅助进料装置13,辅助进料装置13设置在进料道二3的出料口处,粗粉碎机4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一6,输送通道一6的外壁设有红外加热装置15,细粉碎机16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二9,输送通道一6和输送通道二9内分别设有绞龙一7和绞龙二8,绞龙一7的传输速度为绞龙二8传输速度的1/3,输送通道二9的出料口与细粉碎机16的进料口连接,粗粉碎机4和细粉碎机16中分别设有旋转轴一5和旋转轴二17,旋转轴一5的圆周上平均分布有4把粉碎刀14,旋转轴二17的圆周上平均分布有6把粉碎刀14,旋转轴一5的转速是旋转轴二17的转速的1/3;混料装置包括多通道料斗18和搅拌机21,多通道料斗18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比例调节装置19,搅拌机21设置在多通道料斗18正下方,多通道料斗18为含有两个相互隔离的通道的料斗,多通道料斗18的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的进料道一、粗粉碎机、细粉碎机和混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底端连接有用于升降进料道一的液压升降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出料端连接有可动的进料道二,进料道二的出料端与粗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一,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外壁上设有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与细粉碎机,所述细粉碎机的出料口相通连接有输送通道二,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多通道料斗和搅拌机,所述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与多通道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多通道料斗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比例调节装置,所述搅拌机设置在多通道料斗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的进料道一、粗粉碎机、细粉碎机和混料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底端连接有用于升降进料道一的液压升降装置,所述进料道一的出料端连接有可动的进料道二,进料道二的出料端与粗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一,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外壁上设有红外加热装置,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与细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通道二,细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输送通道二相通,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多通道料斗和搅拌机,所述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与多通道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多通道料斗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比例调节装置,所述搅拌机设置在多通道料斗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碎机内壁上连接有辅助进料装置,辅助进料装置设置在进料道二的出料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通道一和输送通道二内分别设有绞龙一和绞龙二,绞龙一的传输速度为绞龙二传输速度的1/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粉碎及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碎机和细粉碎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宏,梅庆,袁菁芸,缪宏,金亦富,郑再象,张燕军,刘思幸,张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