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健专利>正文

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58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引流端开有与管腔内外相通的、不同数目的侧孔和端孔。其特征是:引流端外形呈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这些鼓泡高出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在各鼓泡之间形成纵横交错、如同迷宫式的引流凹槽,这些凹槽低于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引流管侧孔则位于相邻鼓泡的最低凹处,并借引流凹槽相互贯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要用于医学领域人体各体腔、心血管腔引流,尤其是被施以负压吸引的引流。也可以延伸至其他领域的负压引流。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引流管共同特征是管体光滑,在引流端根据不同引流部位的要求,开出不同数目、不同范围的与管腔内外相通的侧孔,引流时,引流液顺着这些侧孔进入管腔并流出体外。由于上述侧孔在引流管管壁上相互独立,只要有一处或多处被组织堵塞,即会发生引流不畅;在密闭的体腔或心血管腔中发生这种堵塞的情况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对引流管施以负压吸引时,由于体腔内软组织极易被负压吸附造成引流管侧孔的堵塞,因而更容易发生引流不畅甚至引流完全失效。在临床上,达不到引流目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引流管侧孔容易被堵塞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外形上明显有别于传统引流管的鼓泡迷宫式引流管(参阅附图说明图1),该引流管具备良好的防堵塞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根引流管材质与传统引流管相同,仍采用硅塑管(参阅图1-①);不同的是,本技术通过模具在引流管置入端(引流端)将管壁外形改变成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参阅图1-②),这些鼓泡高出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在各鼓泡之间形成纵横交错、如同迷宫式的引流凹槽,这些凹槽低于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引流管侧孔(参阅图1-③)则位于相邻鼓泡的最低凹处,并借引流凹槽相互贯通。由于侧孔外有半球形鼓泡状突起的支撑,位置低于引流管侧壁,故不易直接被腔内组织所堵塞;加上各个侧孔通过迷宫样引流凹槽相互贯通,故即使某处发生堵塞,也不影响整体引流效果。某些特殊部位的引流管(如左心引流管),为方便置入并扩大引流侧孔面积,在置入端顶部粘接一硬质塑料材质的塔形头(参阅图1-④),塔形头上开有端孔和侧孔(参阅图1-⑤、⑥)。在鼓泡状突起以远的引流管管体上有刻度标志线(参阅图1-⑦),以利于掌握置入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简单地通过改变传统引流管外形的方法,就克服了其容易发生堵塞的弊病;特别是在对引流管施以负压吸引时,这种预防堵塞的效果更为突出。以下结合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视图,可以作为左心引流管用。图2是本技术作为胸腔引流管用途时的平视图。图3是是本技术作为腹腔引流管用途时的平视图。图中1.硅塑管,2.半球形鼓泡,3.侧孔,4.塔形头,5端孔,6.塔形头侧孔,7.刻度标志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整根引流管采用与传统左心引流管相同材质、粗细和长度的硅塑管①(∮3mm-5mm,长度300mm)。在引流端,引流管外形改变为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②;鼓泡依次环行、纵向排列;每个鼓泡泡径2-3mm;高度1-2mm;引流端长度为20-40mm。引流管侧孔③开口于相邻鼓泡之间自然形成的引流凹槽之最低凹处,与管腔内外相通。塔形头④材质为硬质塑料,长度5-10mm,其顶端和侧壁开有圆形的端孔⑤和长条状的侧孔⑥与管腔内外相通。整个塔形头④采用粘接技术与引流管①相连。刻度标志线⑦用以标志引流端以远的引流管长度。在图2中,整根引流管采用与传统胸腔引流管相同材质、粗细和长度的硅塑管①(∮8mm-10mm,长度300mm-400mm)。在引流端,引流管外形改变为两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②;鼓泡依次环行、纵向排列;每个鼓泡泡径8-10mm;高度5mm;引流端长度为20-40mm。引流管侧孔③位于相邻鼓泡之间自然形成的引流凹槽之最低凹处,与管腔内外相通。无需塔形头④,引流管端孔⑤直接开口于硅塑管①的顶端。刻度标志线⑦标志引流端以远的引流管长度。在图3中,整根引流管采用与传统腹腔引流管相同材质、粗细和长度的硅塑管①(∮5mm-6mm,长度300mm-400mm)。在引流端,引流管外形改变为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②;鼓泡依次环行、纵向排列;每个鼓泡泡径3-5mm;高度1-3mm;引流端长度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在50-200mm之间。引流管侧孔③位于相邻鼓泡之间自然形成的引流凹槽之最低凹处,与管腔内外相通。无需塔形头④,引流管端孔⑤直接开口于硅塑管①的顶端。刻度标志线⑦标志引流端以远的引流管长度。本技术尚可根据不同体腔引流的需要做成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引流管(略)权利要求1.一种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引流端开有与管腔内外相通的、不同数目的侧孔和端孔。其特征是;引流端外形呈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这些鼓泡高出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在各鼓泡之间形成纵横交错、如同迷宫式的引流凹槽,这些凹槽低于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引流管侧孔则位于相邻鼓泡的最低凹处,并借引流凹槽相互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置入端管壁上有多排半球形鼓泡状突起,这些鼓泡高出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其特征是在引流管置入端管壁上鼓泡状突起之间有纵横交错、如同迷宫样的引流凹槽,这些凹槽低于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端侧孔位于相邻鼓泡之间最低凹处并借迷宫样引流凹槽相互贯通而不易被堵塞(③)。专利摘要一种鼓泡迷宫式防堵引流管,主要用于医学领域人体各体腔、心血管腔引流,尤其是被施以负压吸引的引流;可以克服传统引流管侧孔容易被堵塞的不足。它是在引流管的引流端将管壁外形改变成多排半球形突起的鼓泡状,这些鼓泡高出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在各鼓泡之间形成纵横交错、如同迷宫式的引流凹槽,这些凹槽低于引流管外壁原来的平面;引流管侧孔则位于相邻鼓泡的最低凹处,并借引流凹槽相互贯通。由于有半球形鼓泡状突起的支撑、位置低于引流管侧壁,故侧孔不易直接被腔内组织所堵塞;各个侧孔相互贯通,故即使某处发生堵塞,也不影响整体引流效果。文档编号A61M27/00GK2640473SQ0324343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健 申请人:刘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刘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