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464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旋转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压缩气缸,第一压缩腔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二压缩气缸,第二压缩腔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二吸气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第一压缩腔还具有第一卸压口,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第一卸压口位于第一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一排气口的前方,和/或第二压缩腔还具有第二卸压口,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第二卸压口位于第二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二排气口的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缩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能效等级要求的日益提高,现有的双级增焓压缩机通过补气增焓解决了低温制热量不足的问题,使得空调制热量得到满足,但双级增焓压缩机由于有高压级及低压级两个气缸进行压缩。对于负载较重的工况(名义制冷,名义制热,国标工况,低温工况等)而言,压比较大,采用双级压缩可以有效地将压比进行分配,使得高低压级缸均能合理的运行,但对于空调系统运行的轻负荷工况(比如IPLV工况,中间工况等)而言,压比比较小,如果采用双级压缩压比分配就不会很合理,导致高压级或者低压级气缸分配的压比很小,此时该气缸就基本上成为一个带有排气阀片的阻力部件,降低压缩机能效。现有的双级增焓压缩机的适应性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更强适应性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压缩气缸,包括第一压缩腔、第一滑片以及第一转子,第一压缩腔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在第一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一吸气口位于第一滑片的后方并且第一排气口位于第一吸气口的后方;第二压缩气缸,包括第二压缩腔、第二滑片以及第二转子,第二压缩腔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二吸气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在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二吸气口位于第二滑片的后方并且第二排气口位于第二吸气口的后方,第一压缩腔还具有第一卸压口,在第一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第一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一卸压口位于第一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一排气口的前方,和/或第二压缩腔还具有第二卸压口,在第二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二卸压口位于第二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二排气口的前方。进一步地,第一压缩腔还具有第三卸压口,在第一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三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三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第一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三卸压口位于第一卸压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一排气口的前方。进一步地,第二压缩腔还具有第四卸压口,在第二压缩气缸的外部,第四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四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四卸压口位于第二卸压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二排气口的前方。进一步地,在第一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进一步地,在第二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在第一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三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进一步地,在第二压缩气缸的外部,第四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进一步地,还包括:增焓装置,具有增焓冷媒进口和增焓冷媒出口,增焓冷媒出口与第二吸气口相连接。进一步地,增焓装置还具有冷媒混合腔和与冷媒混合腔相连通的压缩冷媒进口,增焓冷媒进口和增焓冷媒出口均与冷媒混合腔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分液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旋转压缩机组件,旋转压缩机组件为上述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接。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并且在第一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一卸压口位于第一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一排气口的前方,因此,通过改变第一卸压口与第一吸气口的通断状态即可改变第一压缩气缸的容积比,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在轻工况下运行时效率。此外,又由于在第二压缩气缸的外部,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相连接并且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上,第二卸压口位于第二吸气口的后方并且位于第二排气口的前方,因此,通过改变第二卸压口与第二吸气口的通断状态即可改变第二压缩气缸的容积比,同样能够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在轻工况下运行时效率。由上述内容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弥补
技术介绍
中旋转压缩机组件在轻负载时的能效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压缩机组件的实施例与分液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旋转压缩机组件中压缩机本体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旋转压缩机组件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旋转压缩机组件的B-B向剖视示意图。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第一压缩气缸;11、第一压缩腔;12、第一滑片;13、第一转子;14、第一吸气口;15、第一排气口;16、第一卸压口;17、第三卸压口;18、第一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二压缩气缸;21、第二压缩腔;22、第二滑片;23、第二转子;24、第二吸气口;25、第二排气口;26、第二卸压口;27、第四卸压口;28、第二阀门;29、第四阀门;30、增焓装置;31、增焓冷媒进口;32、增焓冷媒出口;33、压缩冷媒进口;40、分液器;41、冷媒进口;42、冷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压缩气缸10和第二压缩气缸20。第一压缩气缸10包括第一压缩腔11、第一滑片12以及第一转子13,第一压缩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4和第一排气口15,在第一转子13的转动方向上,第一吸气口14位于第一滑片12的后方并且第一排气口15位于第一吸气口14的后方。第二压缩气缸20包括第二压缩腔21、第二滑片22以及第二转子23,第二压缩腔21具有第二吸气口24和第二排气口25,第二吸气口24与第一排气口15相连接,在第二转子23的转动方向上,第二吸气口24位于第二滑片22的后方并且第二排气口25位于第二吸气口24的后方。第一压缩腔11还具有第一卸压口16,在第一压缩气缸10的外部,第一卸压口16与第一吸气口14相连接并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转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第一压缩气缸(10),包括第一压缩腔(11)、第一滑片(12)以及第一转子(13),所述第一压缩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4)和第一排气口(15),在所述第一转子(1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吸气口(14)位于所述第一滑片(12)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一排气口(15)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的后方;第二压缩气缸(20),包括第二压缩腔(21)、第二滑片(22)以及第二转子(23),所述第二压缩腔(21)具有第二吸气口(24)和第二排气口(25),所述第二吸气口(24)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5)相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2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吸气口(24)位于所述第二滑片(22)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25)位于所述第二吸气口(24)的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11)还具有第一卸压口(16),在所述第一压缩气缸(10)的外部,所述第一卸压口(16)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卸压口(16)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4)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转子(1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卸压口(16)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5)的前方,和/或所述第二压缩腔(21)还具有第二卸压口(26),在所述第二压缩气缸(20)的外部,所述第二卸压口(26)与所述第二吸气口(24)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卸压口(26)与所述第二吸气口(24)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二转子(2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卸压口(26)位于所述第二吸气口(24)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口(25)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
第一压缩气缸(10),包括第一压缩腔(11)、第一滑片(12)以及第一转子(13),
所述第一压缩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4)和第一排气口(15),在所述第一转子(13)
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吸气口(14)位于所述第一滑片(12)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一排
气口(15)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的后方;
第二压缩气缸(20),包括第二压缩腔(21)、第二滑片(22)以及第二转子(23),
所述第二压缩腔(21)具有第二吸气口(24)和第二排气口(25),所述第二吸气口(24)
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5)相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2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吸气口
(24)位于所述第二滑片(22)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25)位于所述第二吸气口(24)
的后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腔(11)还具有第一卸压口(16),在所述第一压缩气缸(10)的外部,
所述第一卸压口(16)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卸压口(16)与所述
第一吸气口(14)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转子(13)的
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卸压口(16)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口(14)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
排气口(15)的前方,和/或所述第二压缩腔(21)还具有第二卸压口(26),在所述第二
压缩气缸(20)的外部,所述第二卸压口(26)与所述第二吸气口(24)相连接并且所述
第二卸压口(26)与所述第二吸气口(24)具有相连通的连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二转子(2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卸压口(26)位于所述第二吸气口(24)
的后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口(25)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11)还具有第三
卸压口(17),在所述第一压缩气缸(10)的外部,所述第三卸压口(17)与所述第一吸
气口(14)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三卸压口(17)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4)具有相连通的连
通状态和相断开的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转子(1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三卸压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胡余生梁社兵徐嘉邓丽颖杨国蟒李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