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173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8:27
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减小水位测量误差及减小基坑周边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该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串接的井管、滤管、沉淀管,及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挡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所述滤管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上固定有拉绳,潜水泵的下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同轴套置有一环形的盖板,盖板的下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上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既可以作为基坑降水观测井使用,又可以作为基坑降水备用井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降水的方法降低开挖土层与可能引起基坑底板承压水突涌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是十分必要的。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因开挖深度深,一般采用管井降低含水层中的水位。为做到按需降水,在降水薄弱部位应设置观测井,同时考虑到施工安全储备的要求,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井。目前基坑降水设计过程中,备用井一般直接兼做观测井,观测井井结构直接采用备用井井结构,而基坑降水过程中地下水处于明显的三维流状态,备用井作为观测井的直接结果是含水层层顶水位测量误差大,进而使得基坑涌水量增大,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位测量误差小,能减少基坑涌水量,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
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
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圈与滤管中段的内壁接合,挡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所述下密封垫是围绕挡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
所述滤管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潜水泵,潜水泵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的上端伸出井管的上端管口,潜水泵的下端固定有一竖直的连接管,连接管上同轴套置有一环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圈与连接管外壁接合,盖板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盖板的下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上密封垫,所述上密封垫是围绕盖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上密封垫位于下密封垫的正上方,并且上密封垫能随潜水泵下降至与下密封垫贴合。
本技术提供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利用挡板及盖板对滤管的工作长度进行控制,在将滤管下段封堵的条件下可作为观测井使用,在滤管上段与滤管下段连通的条件下可作为降水备用井使用,满足了备用井和观测井不同功能的需求,并且测量误差小,能减少基坑涌水量,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作为观测井使用时,滤管的竖向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作为备用井使用时,滤管的竖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1、滤管2、沉淀管4,所述滤管2的上端管口与井管1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2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4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1、滤管2、沉淀管4的滤料层91、粘土球层92、回填土层93;
所述滤料层91、粘土球层92、回填土层93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92高于滤管2;
所述滤管2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21、滤管中段22、滤管下段23,其中的滤管中段22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21、23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22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71,所述挡板71的外圈与滤管中段22的内壁接合,挡板71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72,所述下密封垫72是围绕挡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
所述滤管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潜水泵3,潜水泵3上固定有拉绳5,拉绳5的上端伸出井管1的上端管口,潜水泵3的下端固定有一竖直的连接管8,连接管8上同轴套置有一环形的盖板61,所述盖板61的内圈与连接管8外壁接合,盖板61的外径大于挡板71的内径,盖板61的下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上密封垫62,所述上密封垫62是围绕盖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上密封垫62位于下密封垫72的正上方,并且上密封垫能随潜水泵下降至与下密封垫贴合。
本技术实施例既可以作为基坑降水观测井使用,又可以作为基坑降水备用井使用;
如图2所示,作为基坑降水观测井使用,将潜水泵3下放至拉绳5不受力,此时上密封垫62随潜水泵下降至与下密封垫72贴合,此时在潜水泵自身重力作用下,上密封垫62与下密封垫72被压实,从而将挡板71的环心封堵住,确保滤管上段21与滤管下段23在管内无水力联系,使得滤管的工作长度缩短,只有滤管上段21及滤管中段22的上半部参与作业,从而确保井管内水位观测能准确反映含水层层顶水位埋深;
如图3所示,作为基坑降水备用井使用,利用拉绳5将潜水泵3上提至上密封垫62与下密封垫72分离,从而使得挡板71的环心开放,此时滤管上段21与滤管下段23连通,滤管的工作长度恢复至原始长度,此时可通过潜水泵抽出滤管下段对应含水层的地下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圈与滤管中段的内壁接合,挡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所述下密封垫是围绕挡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所述滤管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潜水泵,潜水泵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的上端伸出井管的上端管口,潜水泵的下端固定有一竖直的连接管,连接管上同轴套置有一环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圈与连接管外壁接合,盖板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盖板的下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上密封垫,所述上密封垫是围绕盖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上密封垫位于下密封垫的正上方,并且上密封垫能随潜水泵下降至与下密封垫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
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
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生乔华山崔永高张英英李璞王超周亚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