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降水的方法降低开挖土层与可能引起基坑底板承压水突涌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是十分必要的。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因开挖深度深,一般采用管井降低含水层中的水位。为做到按需降水,在降水薄弱部位应设置观测井,同时考虑到施工安全储备的要求,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井。目前基坑降水设计过程中,备用井一般直接兼做观测井,观测井井结构直接采用备用井井结构,而基坑降水过程中地下水处于明显的三维流状态,备用井作为观测井的直接结果是含水层层顶水位测量误差大,进而使得基坑涌水量增大,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位测量误差小,能减少基坑涌水量,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的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
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
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圈与滤管中段的内壁接合,挡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所述下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圈与滤管中段的内壁接合,挡板的上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下密封垫,所述下密封垫是围绕挡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所述滤管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潜水泵,潜水泵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的上端伸出井管的上端管口,潜水泵的下端固定有一竖直的连接管,连接管上同轴套置有一环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圈与连接管外壁接合,盖板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盖板的下板面固定有一环形的上密封垫,所述上密封垫是围绕盖板环心一圈的环形垫,上密封垫位于下密封垫的正上方,并且上密封垫能随潜水泵下降至与下密封垫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备用兼观测井,包括井管、滤管、沉淀管,所述滤管的上端管口与井管的下端管口对接,滤管的下端管口与沉淀管的上端管口对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住井管、滤管、沉淀管的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
所述滤料层、粘土球层、回填土层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且所述粘土球层高于滤管;
所述滤管从上至下分成三个管段,该三个管段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滤管上段、滤管中段、滤管下段,其中的滤管中段的管壁不透水,另两个管段的管壁透水,并且在滤管中段内同轴固定有一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生,乔华山,崔永高,张英英,李璞,王超,周亚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