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形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030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其上、下端面均为开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矫正手术避免截骨,创伤小,出血少,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能使术后脊柱的长度不减小,不影响患者的身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对脊柱畸形手术矫正的融合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矫形融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各种原因所致椎体冠状面楔形变引起的脊柱侧凸,在进行手术矫正时,通常是通过后路不对称截骨,获得脊柱冠状面的平衡。这种后路截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风险很大,同时矫正后脊柱产生部分程度的短缩,使患者的身高等受到影响,降低了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可以避免截骨等高风险的手术,同时,还可避免脊柱短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脊柱矫正手术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矫形融合器,使矫正手术避免截骨,创伤小,出血少,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能是术后脊柱的长度不减小,不影响患者的身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其上、下端面均为开敞。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且与本体的前、后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表面设有适于融合的涂层。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矫正手术避免截骨,创伤小,出血少,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能使术后脊柱的长度不减小,不影响患者的身高,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
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使其两端的高度不同。该本体1的上、下端面均为开敞,便于往本体1内填充碎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2,且与本体1的前、后侧壁相连,以提高本体1的强度。同时,所述下端面通常为水平,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优选的,该夹角每5°为一级,以形成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病情的手术需求。所述本体1和支撑板2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如聚醚醚酮,使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且,本体1上的各个角均作钝化处理,并在本体1和支撑板2表面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使其更好的与断骨和组织相融合。
使用时,根据患者脊柱弯曲变形的程度,选择适宜夹角的本体。然后,将本体中填充碎骨后,将其小端从脊柱上需要抬高的一侧插入脊柱骨之间。当本体完全插入后,本体的两端的高度差恰好弥补了脊柱的弯曲变形,从而使脊柱得到矫正。由于,该矫正时,不需要截骨,减小了创伤和出血,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其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其上、下端面均为开敞;所述本体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且与本体的前、后侧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其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其上、下端面均为开敞;所述本体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且与本体的前、后侧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剑赵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