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828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属于水下设施技术领域。所述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第一贯穿组合体、第二通舱件及第二贯穿组合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可以进行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下大深度两个或者多个独立承压体之间的敷设和可靠密封进舱连接,避免了承压体上开设大量的孔,相对增加了设施的强度,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水下产品内部设备都比较多,可用空间相对都比较紧张,内部设备又必须与舷外设备或者其他独立承压体内的设备进行电气连接,诸多电缆敷设,特别是普通船用电缆的敷设都相当困难,而承压体上过多开孔贯穿电缆不但影响设备布置,还影响到承压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承压体上过多开孔贯穿电缆影响设备布置,还影响到承压体强度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及第二承压体;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的承压壁上;第一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一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内;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连接的承压壁上;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内;其中,所述电缆由所述第一承压体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包括承压筒体;贯穿部件,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连通筒体,与所述承压筒体连接,所述连通筒体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所述连通筒体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第一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上盖板,与所述承压筒体连接第二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承压筒体之间;气密部件,与所述上盖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件包括填料函,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函包括中空螺母,与所述承压筒体外壁连接;第一金属垫片,设置在所述中空螺母与承压筒体外壁之间;第二金属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与承压筒体外壁之间;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件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上盖提手。进一步地,所述气密部件包括气密试验接头,与所述上盖板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还包括承压电缆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舱件连接,所述承压电缆管道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电缆管道包括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第三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承压管道法兰,所述无缝钢管通过所述承压管道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的电缆由第一承压体引入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第一通舱件进入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第二承压体,可以进行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下大深度两个或者多个独立承压体之间的敷设和可靠密封进舱连接,避免了承压体上开设大量的孔,相对增加了设施的强度,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舱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填料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第一承压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第一承压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A及第二承压体F;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C、第一贯穿组合体B、第二通舱件及第二贯穿组合体。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A内。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F内。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A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再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C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F。详细介绍第一贯穿组合体B的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包括:承压筒体3、贯穿部件、连通筒体24、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第一密封垫片6、上盖板7、第二密封垫片9及气密部件。参见图4-5,所述贯穿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所述贯穿部件包括:填料函。所述填料函10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所述填料函包括:中空螺母19、第一金属垫片20、第二金属垫片22及密封件21。所述中空螺母19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螺母19通过螺纹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螺母19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设置在所述中空螺母19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通过的电缆相适应。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与通过的电缆相适应。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及第二金属垫片22需要根据所述电缆18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内孔的大小。所述密封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之间。所述贯穿部件包括:机座23。当电缆本身自带穿舱水密插座时,只要把贯穿部件为与插座相匹配的机座,让批量电缆通过水密插头密封集中进入舱内,免除在承压舱体上批量开孔安装水密插座的麻烦,所述机座23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座23下端设置有焊接面,所述机座23下端焊接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座23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纹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保持一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焊接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筒体24可通过如螺栓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及贯穿组合体固定螺栓4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片6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之间。所述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7通过上盖板固定螺栓8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7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7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及第二承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的承压壁上;第一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一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内;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连接的承压壁上;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内;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及第二承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的承压壁上;第一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一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内;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连接的承压壁上;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内;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包括:承压筒体(3);贯穿部件,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连通筒体(24),与所述承压筒体(3)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第一密封垫片(6),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连接;第二密封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之间;气密部件,与所述上盖板(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件包括:填料函(10),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启发邓颖陈昌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