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菁专利>正文

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55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整体呈漏斗形(1),顶部边缘向里翻折出一圈窄边(2),边缘外有一个中部有一道缝隙的卡子(3);下部为一装满消毒液的圆柱体(5),在下部与上部之间用橡胶塞(4)密封;圆柱底部有一根挂线(6)。(*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医务人员在使用各种注射针头时,常由于不小心被针刺伤,因此而感染疾病;还有一些人将使用过的针头随意丢弃造成老百姓的伤害,还导致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针刺伤和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装置整体呈漏斗形,顶部边缘向里翻折出一圈窄边,边缘外有一个中部有一道缝隙的卡子;下部为一装满消毒液的圆柱体,在下部与上部之间用橡胶塞密封;圆柱体底部有一根挂线。上述结构适用于输液针头,为了能适用于注射针头,还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在漏斗形的下部加设一个空的圆柱体,其下部与上部之间丝螺口;装有消毒液的圆柱体底部与一个装消毒液的球体连通。同时,还可仅采用无消毒液的部分作为保护装置。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漏斗形的装置,在将针头放入针头套时,可避免针刺伤手,同时还加设了消毒装置,能使针头得到及时的消毒,防止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2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3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整体呈漏斗形1,顶部边缘向里翻折出一圈窄边2,边缘外有一个中部有一道缝隙的卡子3。下部为一装满消毒液的圆柱体5,在下部与上部之间用橡胶塞4密封。圆柱体底部有一根用于挂在莫非氏管上的挂线6。当医护人员将针头从病人体内抽出后,直接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内到达消毒液中,而输液管则卡在卡子3中。这种结构适用于输液针头。为了更适用注射针头,本技术采用在漏斗形的下部加设一个空的圆柱体8,其下部与上部之间丝螺口9,装消毒液的圆柱体底部与一个装消毒液的球体7连通。在针头未使用之前是放在无消毒液的圆柱体8内,针头也丝有螺口与圆柱体内的螺口结合,固定了针头,使用后就将针头刺入橡胶塞放在装有消毒液的圆柱体内。为了降低成本,本技术还可以仅采用无消毒液的部分作为保护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整体呈漏斗形(1),顶部边缘向里翻折出一圈窄边(2),边缘外有一个中部有一道缝隙的卡子(3);下部为一装满消毒液的圆柱体(5),在下部与上部之间用橡胶塞(4)密封;圆柱底部有一根挂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漏斗形(1)的下部加设一个空的圆柱体(8),其下部与上部之间丝螺口(9),装消毒液的圆柱底部与一个装有消毒液的球体(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仅采用无消毒液的部分作为保护装置。专利摘要一次性针头保护装置。它整体呈漏斗形1,顶部边缘向里翻折出一圈窄边2,边缘外有一个中部有一道缝隙的卡子3。下部为一装满消毒液的圆柱体5,在下部与上部之间用橡胶塞4密封,圆柱底部有一根挂线6。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较好地防止医务人员的针刺伤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文档编号A61M5/32GK2666458SQ20032011425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菁 申请人:刘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菁
申请(专利权)人:刘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