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开盛专利>正文

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46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使用一次即自行毁坏的一次性注射器。使注射器丧失再次使用的可能性。由针管(1)、推杆(2)、活塞环(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管内出液口处,固定有对出液不构成阻碍的片状刀形刺锥4。推杆轴线处为空腔7,该空腔前端对应刺锥位置为一可被刺锥穿透的薄壁层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结构上保证注射器的真正的一次性使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特别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使用一次后仍具有使用功能。这就为一些非法谋取利益者提供再使用的可能。本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过一次后即可自毁的真正一次性注射器。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予以实现。这种由针管和推杆,活塞环组成的一次性注射器。在针管内加装一个刺锥。与刺锥对应的推杆前端处为薄壁层。当推杆向针管内移动到底部时,刺锥穿透薄壁层,针管不能再继续使用。本技术从结构上确保一次性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附图一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剖视图;附图二为附图一局部使用状态图;附图三为实施例二局部剖视图;附图说明图1-2为实施例一。图中未画出针头部分,针管1的出液口处固定有片状刀形刺锥4。刺锥不影响排液,其尖端朝向推杆2,并高出针管1底部一定高度。活塞环密封推杆与针管间隙。推杆2的中心为空腔。推杆2前端对应刺锥位置为一薄壁层5。薄壁层仅0.3-0.5mm。聍推杆前移到接近针管底时,该薄壁层即被刺锥穿透。如图2所示。图3给出实施例2。推杆2的前端为活塞8,所说的可刺破的薄壁层是活塞8的一部分。图4给出实施例3。可以把刺锥4和针头3做为一体。经针头座9,与针管1螺纹连接,固定针头3于针管出液口。针管在非使用状态时,为防止推杆移至针管底端,在推杆上端部套一个止推套6。本技术特别适于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针管(1)、推杆(2)、活塞环(8)组成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管(1)内,出液口处固定有对出液不构成阻碍的剌锥(4),剌锥尖端为片状刀形,朝向推杆并高出针管底一定高度,推杆轴线处为空腔(7)。推杆前端对应剌锥位置为一薄壁层(5);。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刺锥(4)与针头(3)一体,由针头座(9)与针管(1)螺纹连接,固定针头(3)于针管出液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推杆后端杆部套有一定高度的止推套(6),以防推杆在非使用状态时,前端与刺锥接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壁层(5)是活塞(8)的一部分。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使用一次即自行毁坏的一次性注射器。使注射器丧失再次使用的可能性。由针管(1)、推杆(2)、活塞环(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管内出液口处,固定有对出液不构成阻碍的片状刀形刺锥4。推杆轴线处为空腔7,该空腔前端对应刺锥位置为一可被刺锥穿透的薄壁层5。本技术从结构上保证注射器的真正的一次性使用。文档编号A61M5/50GK2191676SQ9420362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开盛, 李龙, 李菊英 申请人:李开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针管(1)、推杆(2)、活塞环(8)组成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管(1)内,出液口处固定有对出液不构成阻碍的剌锥(4),剌锥尖端为片状刀形,朝向推杆并高出针管底一定高度,推杆轴线处为空腔(7)。推杆前端对应剌锥位置为一薄壁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盛李龙李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开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