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技术

技术编号:1339180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次过滤,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内的杂质产生聚结反应,即较大体积的杂质颗粒被吸附在滤材上,压缩空气其内的水份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S2、上述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压缩空气在进行第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其会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份再次被汽化滤掉,同时压缩空气其内小于5mm的颗粒杂质也被过滤掉;S3、经二次过滤后的上述压缩空气在经过调压装置调压后进入到供气驱动系统中进行工作;本方案能高效去除杂志,100%去除5μm及以上的颗粒,油雾浓度控制在0.1ppm以下,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空气过滤
,尤其涉及到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及实现该过滤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气动领域,压缩空气往往在产生和气路运输中其本身混有大量的油雾、固体颗粒杂质、铁锈以及水分等有害物质。一般在气路中会配备滤芯进行过滤,但是由于现有的气路中往往只设置有一个滤芯,而且对各种有害物质没有采取针对性的物态分析和进行拦截,使得不能有效地清除较小的微粒。气动元件(比如气缸、电磁阀、气动马达等)往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堵塞和运动卡死等故障,不得不停机来拆除气动元件并清理其内部堵塞的杂质。对于长期运行的设备,更会导致其中的气动元件的运动定位精度下降,导致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降低。由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工作稳定、能对压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按照特性进行分类和采取不同的过滤方式的技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能对压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按照特性进行分类和采取不同的过滤方式的压缩空气过滤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次过滤,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内的杂质产生聚结反应,即较大体积的杂质颗粒被吸附在滤材上,压缩空气其内的水份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S2、上述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压缩空气在进行第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其会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份再次被汽化滤掉,同时压缩空气其内小于5mm的颗粒杂质也被过滤掉;S3、经二次过滤后的上述压缩空气在经过调压装置调压后进入到供气驱动系统中进行工作。进一步地,压缩空气在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之间其还通过一积水板进行处理,使得颗粒再一次聚集,水雾再次凝结在一个蜂窝状的聚水器内。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压缩空气过滤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其包括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调压装置相连的铝管以及与该铝管构成密封连接的底座,所述铝管包括一对分别对应用于放置第一级滤芯和第二级滤芯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该第一内腔和与第二内腔的底端相连通,第一内腔其顶端与外部的压缩空气相连通,第二内腔其顶端与所述调压装置相连通,用于向其提供过滤处理后的压缩空气;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过滤压缩空气中杂质体积较大的第一级过滤滤芯和用于过滤压缩空气中杂质体积较小的第二级过滤芯。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腔中的积水板,其中该积水板与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底端相通,用于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在由所述第一内腔进入到第二内腔中的过程中,压缩空气再通过所述积水板进行一次过滤。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底座底端上的排水接头,其中该排水接头与所述积水板相连通,用于将积水板中的水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铝管与底座之间通过设置有的下壳和密封平垫进行密封相连,其中所述铝管的底端与所述下壳的顶端密封相连,所述下壳其底端通过所述密封平垫与所述底座的顶端密封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级过滤芯为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筒状网眼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二级过滤芯为由通孔面积更小的不锈钢和纤维复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工作时压缩空气首先进入第一级滤芯,然后通过积水板后再进入第二级滤芯进行二次过滤,之后经过调压装置离开过滤器并进入工作气路来驱动气动元件。以此方式过滤压缩空气能够得到洁净的驱动气源,彻底消除细小颗粒对气动元件动作精度的不良影响。本方案能高效去除水,油雾,固体颗粒,100%去除5μm及以上的颗粒,油雾浓度控制在0.1ppm以下,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压装置,2-铝管,3-第一内腔,4-第一级滤芯,5-第二内腔,6-第二级滤芯,7-下壳,8-密封平垫,9-底座,10-积水板,11-排水接头,12-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次过滤,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内的杂质产生聚结反应,即较大体积的杂质颗粒被吸附在滤材上,压缩空气其内的水份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S2、上述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压缩空气在进行第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其会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份再次被汽化滤掉,同时压缩空气其内小于5mm的颗粒杂质也被过滤掉;S3、经二次过滤后的上述压缩空气在经过调压装置调压后进入到供气驱动系统中进行工作。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压缩空气具备更好的过滤效果,压缩空气在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之间其还通过一积水板进行处理,使得颗粒再一次聚集,水雾再次凝结在一个蜂窝状的聚水器内。同时,参见附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压缩空气过滤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其包括调压装置1、螺杆12、与该调压装置1相连的铝管2以及与该铝管2构成密封连接的底座9,上述铝管2包括一对分别对应用于放置第一级滤芯4和第二级滤芯6的第一内腔3和第二内腔5,其中该第一内腔3和与第二内腔5的底端相连通,第一内腔3其顶端与外部的压缩空气相连通,第二内腔5其顶端与调压装置1相连通,用于向其提供过滤处理后的压缩空气;上述第一内腔3和第二内5腔其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过滤压缩空气中杂质体积较大的第一级滤芯4和用于过滤压缩空气中杂质体积较小的第二级滤芯6。具体的,本方案中的第一级滤芯4优选为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筒状网眼构成,第二级滤芯6为由通孔面积更小的不锈钢和纤维复合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空气的过滤效果,本方案还包括设置在底座9内腔中的积水板10,其中该积水板10与第一内腔3和第二内腔5的底端相通,用于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在由第一内腔3进入到第二内腔5中的过程中,压缩空气再通过积水板10进行一次过滤。同时,为了能够对积水板10中的积水进行排出,本方案还包括有设置在底座9底端上的排水接头11,其中该排水接头11与积水板10相连通,用于将积水板10中的水排出。此外,为了本方案中的铝管2与底座9之间便于安装,铝管2与底座9之间通过设置有的下壳7和密封平垫8进行密封相连,其中铝管2的底端与下壳7的顶端密封相连,下壳7其底端通过密封平垫8与底座9的顶端密封相连。工作时,压缩空气首先进入第一级滤芯4,然后通过积水板10后再进入第二级滤芯6进行二次过滤,之后经过调压装置1离开过滤器并进入工作气路来驱动气动元件。以此方式过滤压缩空气能够得到洁净的驱动气源,彻底消除细小颗粒对气动元件动作精度的不良影响。本方案能高效去除水,油雾,固体颗粒,100%去除5μm及以上的颗粒,油雾浓度控制在0.1ppm以下,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新型精密过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次过滤,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内的杂质产生聚结反应,即较大体积的杂质颗粒被吸附在滤材上,压缩空气其内的水份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S2、上述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压缩空气在进行第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其会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份再次被汽化滤掉,同时压缩空气其内小于5mm的颗粒杂质也被过滤掉;S3、经二次过滤后的上述压缩空气在经过调压装置调压后进入到供气驱动系统中进行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压缩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次过滤,使得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其内的杂质产生聚结反应,即较大体积的杂质颗粒被吸附在滤材上,压缩空气其内的水份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S2、上述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行第二次过滤,压缩空气在进行第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其会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份再次被汽化滤掉,同时压缩空气其内小于5mm的颗粒杂质也被过滤掉;S3、经二次过滤后的上述压缩空气在经过调压装置调压后进入到供气驱动系统中进行工作;压缩空气在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之间其还通过一积水板进行处理,使得颗粒再一次聚集,水雾再次凝结在一个蜂窝状的聚水器内。2.一种新型精密过滤器,包括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调压装置相连的铝管以及与该铝管构成密封连接的底座,所述铝管包括一对分别对应用于放置第一级滤芯和第二级滤芯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该第一内腔和与第二内腔的底端相连通,第一内腔其顶端与外部的压缩空气相连通,第二内腔其顶端与所述调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能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