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在偏光片的厚度小的情况下、在耐热试验中也不易发生红变的偏光片及包含所述偏光片的偏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光片,其厚度为10μm以下,透射轴方向上的Rpva的数值变化为0.2nm/mm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光片及包含所述偏光片的偏光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光片及包含所述偏光片的偏光板。
技术介绍
偏光板已被广泛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特别是近年来的智能手机、平板PC(SlatePC)等各种移动设备。随着在移动设备中的发展,对偏光板日益要求纤薄轻量化,并且,另一方面还要求耐热性优异。然而,对于以往的偏光板而言,在实施耐热试验(通常,于80~85℃进行500~750小时)时,存在下述情形:发生从偏光板漏出红色区域的光(被称为“红变(reddiscoloration)”)的不良情况。作为抑制红变这样的变色的方法,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法。用于抑制偏光片的变色或脱色的现有方法例如包括:使偏光片中含有硫酸离子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偏光片制造工艺中增加在已调节至规定pH范围的水溶液中进行的膜浸渍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2及3);在偏光片上设置规定的保护层的方法(专利文献4);调节偏光片中的碘含量与钾含量之比的方法(专利文献5);改善在偏光片中吸附的I3-的取向的方法(专利文献6);使偏光片中含有锌离子的方法(专利文献7~9)等。另外,专利文献10~12中公开了规定聚乙烯醇的相位差(Rpva)的变化量作为偏光片的均匀性的指标。然而,专利文献10中虽然规定了Rpva的散差,但将其范围规定为±5nm以内,容许一定程度的散差。并且,实施例中例举的是厚膜的例子。另外,专利文献11及12中,并未对偏光片的面内的散差进行讨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30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213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07057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06522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11458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341503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昭60-033245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公平02-034001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0-035512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10-152374号公报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12-008234号公报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12-0140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作为可抑制红变的方法,已提出了多种方案,但在偏光片的厚度小时,水分的进出较之通常情况而言非常快,因此特别容易发生红变,对于这样的偏光片而言,上述方法不能说是充分抑制红变的对策。另外,含有锌离子的方法还会招致对皮肤的刺激、废液的环境负担、锌在偏光片表面的析出等其他问题。另外,即使针对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光片实施在厚度为20μm以上的厚偏光片中有效果的上述那样的对策,有时也会产生以下不良情况:局部发生红变,导致不均匀,形成外观特别差的偏光板。另外,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10-152374号公报)中,虽然记载了利用相位差测量仪(王子计测机器(株)制的KOBRA-IR)测得的Rpva的微分变化量为±5nm以下的偏光片,可制成不存在不均的、均匀的偏光板,但在该文献中实施的是针对厚达28~40μm的厚偏光片的实验,并且,仅提及了初始的不均。实际上,对于10μm以下的偏光片而言,在仅实施该对策的情况下,即使初始的不均被抑制,也无法抑制耐热试验后的红变不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偏光片的厚度小的情况下、耐热试验中也不易发生红变的偏光片及包含所述偏光片的偏光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偏光片及偏光板。[1]偏光片,其是使二色性色素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中取向而形成的,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下,透射轴方向上的聚乙烯醇的相位差的数值变化为0.2nm/mm以内。[2]偏光板,其包含上述[1]所述的偏光片。[3]上述[2]所述的偏光板,其进一步包含贴合在偏光片的至少一面上的保护膜。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偏光片及偏光板,即使偏光片的厚度小至10μm以下,耐热试验中的红变也能被抑制,可保持中性显示(neutraldisplay)。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光板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光板的层结构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例的流程图。图4为表示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得到的层叠膜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为表示在拉伸工序中得到的拉伸膜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为表示在染色工序中得到的偏光性层叠膜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为表示在第一贴合工序中得到的贴合膜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模式图。图9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另一模式图。图10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又一模式图。图11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又一模式图。图12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又一模式图。图13为用于说明干燥方式的又一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偏光片及偏光板>(1)偏光板的基本结构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光板的层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所示的偏光板1那样,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可以具有: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光片5、介由第一粘接剂(adhesive,日语:接着剤)层15而层叠在所述偏光片5的一面上的第一保护膜10、介由第二粘接剂层25而层叠在所述偏光片5的另一面上的第二保护膜20。偏光板1可进一步具有层叠在第一保护膜10及/或第二保护膜20上的其他光学功能层、压敏粘合剂(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日语:粘着剤)层等。另外,如图2所示那样,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也可以是单面带有保护膜的偏光板2,所述单面带有保护膜的偏光板2具有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光片5、和介由第一粘接剂层15而层叠在所述偏光片5的一面上的第一保护膜10的。单面带有保护膜的偏光板2可进一步具有层叠在第一保护膜10及/或偏光片5上的其他光学功能层、压敏粘合剂层等。(2)偏光片的相位差特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包含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光片,该偏光片的透射轴方向上的聚乙烯醇的相位差(Rpva)的数值变化(ΔRpva)在0.2nm/mm以内。对于呈现所述相位差特性的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而言,虽然由于偏光片5的厚度小至10μm以下,所以与以往厚度较大的偏光片(35μm左右)相比水分在偏光片5中的进出特别快从而容易发生红变,但尽管如此,即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实施耐热试验(通常,于80~85℃进行500~750小时),也不易发生红变,能够保持中性显示,耐热性优异。这样的高耐热性(难红变性)在即使将偏光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显示装置等而实际使用时,也能够被长期维持。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针对厚度为10μm以下的薄膜偏光片研究了使其不易发生红变的方法,结果,产生了部分红变、部分未红变而变成不均的现象。针对上述局部红变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获知,对于特别薄的偏光片而言,即使是Rpva的微小的变化,也会由于膜厚较薄而导致对取向度造成的影响度非常大,有必要比以往更严密地、例如以比以往高1数量级以上的精度(与以往相比,散差的范围成为十分之一以下)维持偏光片的Rpva的均匀性。另外还发现,对于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光片而言,相对于中心膜厚而言的膜厚变动比例必定会增大,因此,特别容易发生因膜厚的变动而导致的Rpva的变动。而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特别是当透射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偏光片,其是使二色性色素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中取向而形成的,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下,透射轴方向上的聚乙烯醇的相位差的数值变化为0.2nm/mm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9 JP 2013-2480841.偏光片,其是使二色性色素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中取向而形成的,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下,透射轴方向上的聚乙烯醇在波长1000nm处的相位差的数值变化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九内雄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