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8518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收集;(2)种子的筛选;(3)低温处理;(4)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处理;(5)种子的萌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温、植物激素、赤霉素处理等方法对小巴豆的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快了小巴豆苗木的繁殖速率,对岩溶石山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小巴豆(Crotonxiaopadou),大戟科巴豆属植物,灌木,高2-3米,嫩枝密被星状柔毛,叶卵状披针形,长8-12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尖头尾状,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蒴果近球形,长1-1.3厘米,直径约1.1厘米;种子椭圆状,长约8毫米,花期5-7月,生于疏林中或石灰岩山灌木林中。岩溶(喀斯特)是由地表和地下喀斯特景观形成的二元结构,为我国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我国是喀斯特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但岩溶石山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正遭受着来自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由于岩溶地区的生态性稳定性差、生态环境脆弱,受到干扰后恢复能力差,岩溶石山正面临石漠化的危机。一直以来,桂林以山水闻名,桂林岩溶石山是具有典型喀斯特景观的代表之一。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石灰土,并且土层稀薄,由于石山岩石裸露率高,造成岩溶石山的土被不连续,且成土速率较慢。由于岩溶石山特殊的地貌环境的影响,群落中优势树种天然更新存在障碍,植物种群充足的种质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干扰后植被自我恢复能力低下,不利于该地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因此,如何增强现有岩溶石山植被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快速覆盖岩溶石山地区大面积的裸露岩石;如何人工促进植物天然更新,成为植被恢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天然更新是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一种能自我恢复的更新方式,但其更新效率远远高于人工更新方式,它主要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植被的天然更新。现如今对天然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更新过程中的更新障碍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小巴豆为桂林岩溶石山中的优势树种,但通过研究发现其在天然更新过程中种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休眠现象。种子休眠是限制小巴豆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由于小巴豆为桂林岩溶石山中的优势树种之一,打破其休眠障碍,提高它的种子萌发率,进而为人工促进其天然更新速率对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我国岩溶石山地区的植被天然更新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小巴豆种子在自然情况下萌发率低下的这一突出问题,采用低温、植物激素、赤霉素的方法对小巴豆的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对岩溶石山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收集:9-10月份,小巴豆种子成熟时,在其树下放置种子收集器,对种子进行收集;(2)种子的筛选:将步骤(1)收集到的当年的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发育完好、无破损的种子;(3)低温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放入温度为4℃的冷库中,低温处理60天,得到低温处理过的种子;(4)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低温处理过的种子从冷库中取出,待其温度恢复到室温后,用由300mg/L的赤霉素溶液和150mg/L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液对种子浸种5小时,得到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5)种子的萌发:将步骤(4)得到的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在25℃、湿度为8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当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1mm视为萌发,待不再有新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即为种子的萌发结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所述种子收集器由底部面积为50cm×50cm的收集框和网目为1mm的纱网组成,所述纱网固定在所述收集框内部,所述纱网最低处距离地面50cm。进一步,所述种子收集器的收集框距离地面60±2cm,并且保持收集口水平,四边脚用木桩固定。这样可以防止种子收集器中的种子受到动物的取食或者被破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温、植物激素、赤霉素处理等方法对小巴豆的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2)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小巴豆种子进行处理,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0%以上。(3)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加快了小巴豆苗木的繁殖速率,对岩溶石山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收集:9-10月份,小巴豆种子成熟时,在其树下放置种子收集器,对种子进行收集,种子收集器由底部面积为50cm×50cm的收集框和网目为1mm的纱网组成,所述纱网固定在所述收集框内部,所述纱网最低处距离地面50cm,为了防止种子收集器中的种子受到动物的取食或者被破坏,种子收集器的收集框距离地面60±2cm,并且保持收集口水平,四边脚用木桩固定;(2)种子的筛选:将步骤(1)收集到的当年的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发育完好、无破损的种子;(3)低温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放入温度为4℃的冷库中,低温处理60天,得到低温处理过的种子;(4)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低温处理过的种子从冷库中取出,待其温度恢复到室温后,用由300mg/L的赤霉素溶液和150mg/L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液对种子浸种5小时,得到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5)种子的萌发:将步骤(4)得到的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于25℃、湿度为8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当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1mm视为萌发,待不再有新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即为种子的萌发结束。对比试验1:小巴豆种子的室内控制萌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步骤同实施例;(3)种子的萌发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在25℃、湿度为8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1mm视为萌发,待不再有新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即为种子的萌发结束。对比试验2:小巴豆种子在赤霉素处理下的萌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步骤同实施例;(3)种子的赤霉素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用300mg/L的赤霉素溶液对种子浸种5小时,得到经过赤霉素处理的种子;(4)种子的萌发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经过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在25℃、湿度为8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当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1mm视为萌发,待不再有新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即为种子的萌发结束。计算上述实施例和对比试验1、对比试验2的种子萌发率:种子萌发率=(萌发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其中,实施例的小巴豆种子萌发率为92%;对比试验1的小巴豆种子萌发率为0%;对比试验2的小巴豆种子萌发率为58%。由此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低温、植物激素、赤霉素处理等方法对小巴豆的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小巴豆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0%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收集:9‑10月份,小巴豆种子成熟时,在其树下放置种子收集器,对种子进行收集;(2)种子的筛选:将步骤(1)收集到的当年的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发育完好、无破损的种子;(3)低温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放入温度为4℃的冷库中,低温处理60天,得到低温处理过的种子;(4)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低温处理过的种子从冷库中取出,待其温度恢复到室温后,用由300mg/L的赤霉素溶液和150mg/L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液对种子浸种5小时,得到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5)种子的萌发:将步骤(4)得到的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种子,在25℃、湿度为8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当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1mm视为萌发,待不再有新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即为种子的萌发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小巴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的收集:9-10月份,小巴豆种子成熟时,在其树下放置种子收集器,对种子进行收集;(2)种子的筛选:将步骤(1)收集到的当年的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饱满、发育完好、无破损的种子;(3)低温处理:将步骤(2)筛选出的种子放入温度为4℃的冷库中,低温处理60天,得到低温处理过的种子;(4)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低温处理过的种子从冷库中取出,待其温度恢复到室温后,用由300mg/L的赤霉素溶液和150mg/L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液对种子浸种5小时,得到经过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综合处理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姜明陈宁占婷婷梁士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