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飞专利>正文

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133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属医疗外科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引流包内除含有常规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救治所需器具与物品外,还有一个操作简便的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并用引流袋取代水封引流瓶。使携带方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引流袋使用方便,战时更利于伤病员的转运后送,在平时也能方便地用于日常的现场急救,是一个方便实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医疗外科手术器具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器械。
技术介绍
现今临床常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包的重量较重,操作和携带均不够便利,不适用于院外事故现场和战时前线胸部创伤的急救;现常用的水封引流瓶因应用较复杂、不便携带也不能用于院外急救和伤病员的转运后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操作简单,便于院外及战场急救的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闭式引流包内,包含有注射器,药杯,引流管单接头,破皮刀,引流管双接头,血管分离钳,针头,引流延长管,二个消毒刷,无菌孔巾,凡士林纱布,二个创口贴膜,纱布,备用的缝合针线,并有一个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引流袋。采用本技术后,因闭式引流包内已经有了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并有引流袋,携带方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其引流袋使用方便,更利于伤病员的转运后送。也能方便地用于日常的现场急救。附图说明图1,为胸腔引流包底层示意图;图2,为胸腔引流包2层示意图;图3,为胸腔引流包3层示意图;图4,为胸腔引流包4层示意图;图5,为胸腔引流包5层示意图;图6,为引流袋和引流管,具体连接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图3、图4、图5显示引流包放置的器具,叠合放置于塑料盒内,再由外用塑料布包裹,并二次插入外用无菌塑料袋包装,起到严密隔离作用。各层具体放置情况是胸腔引流管1、血管分离钳6、注射器7、注射针头8、破皮刀4、引流管接头3和5及药杯2铸模放置于塑料盒底层的凹槽中(图1);其上(图2)折叠放置引流袋9,其上方左侧两小袋15、17内有引流管12、13上接胸引管接头5b及5c,小袋17内有薄膜式单向阀门11,液体只能从引流管12流入小袋17内,再经过开口16进入引流袋9,而不能返流,小袋15为仅有引流管13与外相通;当液体或气体较多时可通过排气孔10及排液孔14排放;第三层(图3)放置消毒刷19和20、引流延长管18;第四层(图4)放置无菌孔巾21、无菌纱布25、备用的一次性缝合针线26、凡士林纱布22、及创口贴膜23和24;第五层(图5)放置手套27。使用操作方法选好胸腔穿刺点,打开胸穿包,将消毒药液倒入药杯2,用消毒刷19、20消毒,带好无菌手套27,铺无菌孔巾21,于穿刺部位局部麻醉;用破皮刀4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分离钳6沿肋间隙分离肋间组织及壁层胸膜,将胸引管1沿分离间隙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用注射器7给固定气囊充气及移动外固定圈以固定胸引管,接上引流管接头3a及引流袋。引流管延长管18a接引流管接头3b,另一端18b接引流管接头5a;5b、5c分别接到引流袋9上方引流管13、12,完成后如图6所示。引流袋有单向阀门11,可以避免返流,完成操作后可以悬挂于担架旁,或放于患者床旁。悬挂时引流袋小袋15内引流管13可观察水柱波动来判断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用无菌纱布25及创口贴膜23、24包扎切口。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前先用凡士林纱布22封闭开放的胸部创口。当皮肤切口过大时不便于外固定圈固定,可用备用的一次性缝合针线26稍加缝合。权利要求1.一次性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包含有药杯(2),引流管单接头(3),破皮刀(4),引流管双接头(5),血管分离钳(6),注射器(7),针头(8),引流延长管(18),二个消毒刷(19)、(20),无菌孔巾(21),凡士林纱布(22),二个创口贴膜(23)(24),无菌纱布(25),备用针线(26),手套(27),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1);和引流袋(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引流包,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1)是钢性引导针芯插入软性引流管内,引流管的管壁内有二根直线状空心管,并有一个埋设显影线的导管,引流管外分别有封闭气囊和软性固定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引流包,其特征是所述的引流袋(9)是上方左侧两小袋(15)、(17)内有二个外接引流管(12)、(13),小袋(17)内有薄膜式单向阀门(11),小袋(17)内有开口(16)与引流袋(9)相通,并有排气孔(10)和排液孔(14)。专利摘要一次性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属医疗外科手术器具
,其特点是引流包内除含有常规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救治所需器具与物品外,还有一个操作简便的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并用引流袋取代水封引流瓶。使携带方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引流袋使用方便,战时更利于伤病员的转运后送,在平时也能方便地用于日常的现场急救,是一个方便实用的胸腔闭式引流包。文档编号A61M1/00GK2714059SQ20042008177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徐志飞, 袁钰鑫 申请人:徐志飞, 袁钰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包含有药杯(2),引流管单接头(3),破皮刀(4),引流管双接头(5),血管分离钳(6),注射器(7),针头(8),引流延长管(18),二个消毒刷(19)、(20),无菌孔巾(21),凡士林纱布(22),二个创口贴膜(23)(24),无菌纱布(25),备用针线(26),手套(27),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1);和引流袋(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飞袁钰鑫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飞袁钰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