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911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搅拌,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油液;然后将上层油液经过膜分离,收集下层油液;最后向下层油液中加入吸附剂,搅拌,离心分离,取上层油液,即完成废润滑油的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再生成本低,绿色环保,回收的废润滑油基础油的油品质量高,符合HVI S150标准中对基础油性能指标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属于石油化工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渐紧缺,废油再生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性课题。目前,中国每年实际消耗润滑油6×106t以上,其中90%以上都可以回收,废油再生潜力巨大。针对废润滑油的回收利用,目前已有数十种处置工艺。早期的硫酸-白土法,该工艺虽然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基础油,但酸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溶剂精制工艺不用硫酸,污染小,收率高,但对废润滑油选择性好的溶剂难以选择,而且溶剂需要回收利用,工艺较复杂;短程蒸馏工艺和超临界萃取工艺回收油品质量好,但是对再生废润滑油的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处置高度氧化变质、乳化严重、酸值偏高的废润滑油。近几年来,膜分离工艺在废润滑油中的应用较多,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设备可小型化、操作条件低、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存在膜通量小、膜污染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该回收处理方法具有膜通量大和膜污染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先在35℃~45℃温度下搅拌,之后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油液;其中:所述的絮凝剂为12-18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0.5-1.5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组成的混合物,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3:4~5:2;(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上层油液在常温下进行膜分离,收集下层油液;(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下层油液中加入吸附剂,先在40-60℃温度下搅拌,之后离心分离,取上层的油液,即完成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其中:所述的吸附剂选自白土、活性炭或硅胶中任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步骤(3)中,搅拌速度在1000-1500r/min之间,搅拌时间为15-30min。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步骤(3)中,离心时的转速在5500-6500r/min之间,离心时间为10-20min。本专利技术中,絮凝剂和废润滑油的质量比为1:10~2:10;吸附剂和废润滑油的质量比为1:10~2:10。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膜分离采用聚偏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聚酰亚胺膜。优选的,用于膜分离的膜的孔径为0.05-0.15μ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首先通过絮凝作用有效去除废润滑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有机酸和水溶性酸等,同时增大膜分离过程中的膜通量,减少膜污染;然后通过膜分离,去除了灰炭、大部分金属颗粒及残余添加剂等杂质;最后通过吸附剂吸附去除极性物质和芳香烃类,明显改善油的颜色与气味,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86%以上),对设备要求较低,不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发展前景。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得的润滑油基础油符合HVIS150标准中对基础油性能指标的要求,密度865.3-867.2kg·m-3(20℃),闪点223-224℃,凝点-23℃,倾点-17℃,酸值0.0083-0.0086mg/KOH·g-1,运动粘度在40℃时为31.73-31.81mm2·s-1,在100℃时为5.33-5.43mm2·s-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这些说明只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并不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具有包括以下步骤:(1)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控制搅拌速度为1200/min,温度为40℃搅拌20min,然后控制转速为6000r/min离心分离15min,收集所得到的上层油液1;所述的絮凝剂的加入量和废润滑油的质量比为15:100;所述的絮凝剂为质量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组成的混合物,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1.07;(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上层油液1进行膜分离,控制操作真空度为0.08MPa、温度为常温,得到下层油液2;所述的膜为聚偏氟乙烯膜,膜孔径为0.1μm;(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下层油液2中加入吸附剂,控制搅拌速度为1200r/min,温度为50℃进行吸附20min,然后控制转速为6000r/min离心分离15min,得到上层油液,即完成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所述的吸附剂的加入量,按吸附剂:步骤(1)所用的废润滑油的质量比为15:100的比例计算;所述的吸附剂为白土;其目数220目。按照GB/T1884-1885石油产品密度实测定法、GB/T261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闭口法)、GB/T510-83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GB/T3535-2008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264-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分别采用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SYD-261闭口闪点试验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SYP1022-2多功能低温试验器(上海博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ZD-3A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海博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YD-265B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对上述收集到的轧钢油基础油的密度、闪点、凝点、倾点、酸值、运动粘度进行测定,测定的结果如下:密度865.3kg·m-3(20℃),闪点224℃,凝点-23℃,倾点-17℃,酸值0.0083mg/KOH·g-1,运动粘度在40℃时为31.73mm2·s-1,在100℃时为5.33mm2·s-1;上述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得的润滑油基础油符合HVIS150标准中对基础油的性能指标要求。润滑油基础油的回收率87.2%,由此表明了该再生方法经济可行,回收油品质量较好且回收率较高。实施例2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具有包括以下步骤:(1)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控制搅拌速度为1000r/min,温度为35℃搅拌15min,然后控制转速为5500r/min离心分离10min,收集所得到的上层油液1;步骤(1)所用絮凝剂和所用的废润滑油的质量比为10:100;所述的絮凝剂为质量比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先在35℃~45℃温度下搅拌,之后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油液;其中:所述的絮凝剂为12‑18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0.5‑1.5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组成的混合物,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3:4~5:2;(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上层油液在常温下进行膜分离,收集下层油液;(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下层油液中加入吸附剂,先在40‑60℃温度下搅拌,之后离心分离,取上层的油液,即完成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其中:所述的吸附剂选自白土、活性炭或硅胶中任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向废润滑油中加入絮凝剂,先在35℃~45℃温度下搅拌,之后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油
液;其中:所述的絮凝剂为12-18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0.5-1.5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
组成的混合物,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3:4~5:2;
(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上层油液在常温下进行膜分离,收集下层油液;
(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下层油液中加入吸附剂,先在40-60℃温度下搅拌,
之后离心分离,取上层的油液,即完成废润滑油的回收处理;其中:所述的吸附剂选自白
土、活性炭或硅胶中任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华林兰国贤韩生马鹏韦焕明周嘉伟刘平冯晨萁刘金宝余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