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90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配料:将回收废钢60-75份,钢屑15-20份,生铁10-15份,石灰1-2份,投入电炉中通电熔化,同时吹氧助熔;然后经氧化——还原——精炼——出钢。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过程中工序较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铸件机械性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要求,原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铸造出的成品尺寸精确,无需机械加工,有效保证了铸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挂舵臂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挂舵臂是船舶上的重要部件之一,是支撑、吊挂舵结构的关键件,受海水的冲击,承受较大的变载荷作用,不但尺寸精度要求高,而且还要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挂舵臂每个断面尺寸均不相同,而且所有面均为曲面,线条为流线型,尺寸公差要求严格。铸件高度大,补缩较困难;需用多炉、多包钢液合浇,组织冶炼钢水难度大,而且要实现连续浇注。铸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铸件壁厚不均、裂纹、变形、铸件粘砂、抬箱跑火等缺陷。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的难点,分析认为确保铸件尺寸精度、提高表面质量、防止缩孔缩松缺陷、实现连续浇注、防止抬箱是该铸件生产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可直接铸造出成品船舶挂舵臂铸件,且铸件的精度高,加工制作工艺简单。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回收废钢60-75份,钢屑15-20份,生铁10-15份,石灰1-2份,投入电炉中通电熔化,同时吹氧助熔;
(2)氧化:在熔清的钢水中加入铁矿石1-2份、石灰1-2份,同时吹氧10-15分钟,降碳除磷结束后使碳含量达到0.05-0.1%,磷低于0.035%,钢水温度达到1590-1640℃;
(3)还原:在钢水中加入石灰,添加量为10-15公斤/吨钢水,再加入萤石1-2公斤/吨钢水,碳粉1-1.5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3-0.6%,Mn至1.2-1.6%,并加入脱氧剂铝块0.1-0.2%进行预脱氧,使温度达到出钢温度1570-1600℃;
(4)精炼:将电炉中的钢水转到精炼炉中,再加入石灰,添加量为3-4公斤/吨钢水、萤石0.5-1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25-0.60%,Mn至1.4—1.6%;同时炉底通入氩气进行精炼;
(5)出钢:出钢前加入脱氧剂铝块0.05-0.2%进行终脱氧,取样检测化学成分达到标准成分范围出钢,再静置数分钟,至温度达1560-1590℃时浇注铸型。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过程中工序较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铸件机械性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要求,原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铸造出的成品尺寸精确,无需机械加工,有效保证了铸件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回收废钢60-75份,钢屑15-20份,生铁10-15份,石灰1-2份,投入电炉中通电熔化,同时吹氧助熔;
(2)氧化:在熔清的钢水中加入铁矿石1-2份、石灰1-2份,同时吹氧10-15分钟,降碳除磷结束后使碳含量达到0.05-0.1%,磷低于0.035%,钢水温度达到1590-1640℃;
(3)还原:在钢水中加入石灰,添加量为10-15公斤/吨钢水,再加入萤石1-2公斤/吨钢水,碳粉1-1.5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3-0.6%,Mn至1.2-1.6%,并加入脱氧剂铝块0.1-0.2%进行预脱氧,使温度达到出钢温度1570-1600℃;
(4)精炼:将电炉中的钢水转到精炼炉中,再加入石灰,添加量为3-4公斤/吨钢水、萤石0.5-1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25-0.60%,Mn至1.4—1.6%;同时炉底通入氩气进行精炼;
(5)出钢:出钢前加入脱氧剂铝块0.05-0.2%进行终脱氧,取样检测化学成分达到标准成分范围出钢,再静置数分钟,至温度达1560-1590℃时浇注铸型。
(6)造型采用组芯造型,外皮泥芯石英砂、内腔泥芯及盖箱泥芯使用镁碳石灰砂,并且要进窑在300℃烘干10小时,去除泥芯中的水分,减少泥芯在时的发气量,在制芯时所圆角处填放铬铁矿砂及暗成型冷铁;装配泥芯后仔细检查尺寸;冒口泥芯部分木模做出,其余部分配保温冒口套,浇注选取多包合浇,滑动水口直径70mm,要求7分钟完成,浇注后当冒口内钢水上升2/3高时点浇冒口并撒保温剂;
(7)热处理工艺,待浇铸后的半成品冷却至350℃以下,脱模后去除冒口、浇口、铸件的内外面的残砂,再置于热处理炉内,缓慢升温至650℃,升温速率为65℃/小时,在660℃时保温均热4小时越过相变易裂区,之后继续升温至860℃,保温18小时。
本专利技术的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可直接铸造出船舶挂舵臂铸件,无需机械加工,工序简单,铸造出的成品铸件尺寸精确,有效保证了铸件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将回收废钢60‑75份,钢屑15‑20份,生铁10‑15份,石灰1‑2份,投入电炉中通电熔化,同时吹氧助熔;(2)氧化:在熔清的钢水中加入铁矿石1‑2份、石灰1‑2份,同时吹氧10‑15分钟,降碳除磷结束后使碳含量达到0.05‑0.1%,磷低于0.035%,钢水温度达到1590‑1640℃;(3)还原:在钢水中加入石灰,添加量为10‑15公斤/吨钢水,再加入萤石1‑2公斤/吨钢水,碳粉1‑1.5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3‑0.6%, Mn至1.2‑1.6%,并加入脱氧剂铝块0.1‑0.2%进行预脱氧,使温度达到出钢温度1570‑1600℃;(4)精炼:将电炉中的钢水转到精炼炉中,再加入石灰,添加量为3‑4公斤/吨钢水、萤石 0.5‑1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整钢水中Si至0.25‑0.60%,Mn至1.4—1.6%;同时炉底通入氩气进行精炼;(5)出钢:出钢前加入脱氧剂铝块0.05‑0.2%进行终脱氧,取样检测化学成分达到标准成分范围出钢,再静置数分钟,至温度达1560‑1590℃时浇注铸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船舶挂舵臂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回收废钢60-75份,钢屑15-20份,生铁10-15份,石灰1-2份,投入电炉中通电熔化,同时吹氧助熔;
(2)氧化:在熔清的钢水中加入铁矿石1-2份、石灰1-2份,同时吹氧10-15分钟,降碳除磷结束后使碳含量达到0.05-0.1%,磷低于0.035%,钢水温度达到1590-1640℃;
(3)还原:在钢水中加入石灰,添加量为10-15公斤/吨钢水,再加入萤石1-2公斤/吨钢水,碳粉1-1.5公斤/吨钢水,加入合金SiMnFe、MnFe和SiFe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维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力通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