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076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明提供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至少包括:基于关系数据库针对全息影像数据及相关特征建立内模式;基于多个外部应用定义数据应用的外模式;建立内外模式对应关系和转换关系;定义外部使用接口。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构建的全息影像素材库,结构化强,信息的集成度高,便于检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属于信息处理

技术介绍
在我国璀璨的文化中,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不计其数的璀璨文化,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也从未停止过。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30年间不断开展申报各类世界遗产的工作。迄今,我国已有45项世界文化遗产,并有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更好地保护数量众多的珍贵文化遗产,我国在各地设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组织实施了各类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的申报和整理。目前,我国已审批通过123个历史文化名城、五批共百余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并将十大类共计15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分散庞杂、随时面临消亡,对其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在各项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中,对遗产资料的数字化保存被认为是最能永久保存文化内核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录入和保护。但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存在如下难度:1)地域分散,不易整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辽阔的国土孕育出了数不清的灿烂文化。但也正因为地域的辽阔,使得我国文化遗产较为分散,不易整合,这种情况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甚。如傩舞这一文化形式,江西傩舞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傩舞文化又不仅仅存在于江西地区,根据资料记载,广东、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都有傩舞这种文化形式,但是由于地域和人文差异又各有特色。2008年,山西、安徽、福建、广东、甘肃等地的傩舞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名录,进一步扩充了傩舞艺术的文化体系。由此可见,由于文化遗产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且分布分散,且目前有效的信息资料互通能力较弱,不利于整体文化遗产的有效整合,文化的体系化整理难度较大。2)形态庞杂,不易保存在无数文化遗产中,既有宫殿、陶瓷等有形的物质遗产,也有歌谣、舞蹈等无形文化,甚至还有雕刻等依附在特定人群中的技艺,文化形态各异,无法单纯用某一条或几条保护措施来穷尽。比如有形文化遗产面临材料老化甚至因不可抗因素产生的损耗、消亡;而存在于无形中地方非物质文化则面临不易记录等问题。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面临着如何有效保存的困境。对于文化遗产来说,其本体的损耗甚至消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对其做好必要的记录和资料留存,成为当前文化保护工作者致力突破的焦点。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已开始应用数字可视化技术将文化资料予以保存。迄今为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集中依托于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中。1)图片在文化遗产资料的数字化留存中,图片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手段之一。无论是建筑、工艺品等物质文化,还是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都可以借由图片这一介质进行资料留存及再现。此外,由于图片便于收集、整理,放置及再现技术要求较低等特点,也成为目前文化遗产资料用于展出、研究等最为常见的方式。2)音视频除用图片保存文化信息外,音视频在文化遗产资料留存中也开始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相比图片介质而言,音视频具有更为深入、直观的特点,且更适合保存如民谣、民俗活动等抽象无形的文化遗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的宣传展示、教学等用途,保留下了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音视频资料。3)虚拟动画上述两种资料存储方式都直接脱胎于实际的文化遗产本体,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基于实际资料基础上还原出的虚拟动画技术。相较于直接保存文化本体,虚拟动画更偏重于对文化材料的整合和再还原,达成许多实物本体无法实现的效果,使文化遗产资料得以更为深入、完整地保存和呈现。4)多媒体交互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交互技术方兴正艾,基于双向传播理念的开启,文化遗产资料也逐步进入多媒体交互时代。多媒体交互结合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将其整合于某一可视化介质中,并给使用者提供各类互动体验。其中较为成功的如曾经红极一时的“虚拟紫禁城”,可以在虚拟故宫里自由行走、与其他游览者交流、参观故宫藏品等,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的同时保证了其活性发展。但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存储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分散不成系统虽然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料电子化留存早已有之,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各个领域、各个介质间的信息和资料并未达到系统化整合。目前,我国文化遗产极其数字化资料多数留存于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机构,受文化类型、地域、保存介质等因素,资料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结构化梳理和留存。这无疑给未来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及研究带来了难度,不利于我国对文化遗产指定更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2)现有介质功能各有欠缺文化遗产材料的数字化留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现有的各种介质中不难看到,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媒介各有特点,但也各自存在着缺陷,如平面图像不能立体准确地反应文物的每一部分信息、音视频线性播放的限制等问题。在技术发展的今天,亟需寻找一个更为立体、全面、可操作的新介质,将已有数字化技术进行融合,更好地满足对文化遗产资料的保存、再现等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利用本世纪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构建的数据库,结构化强,信息的集成度高,便于检索。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其至少包括:S01:基于关系数据库针对全息影像数据及相关特征建立内模式;S02:基于多个外部应用定义数据应用的外模式;S03:建立内外模式对应关系和转换关系;S0:定义外部使用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构建的全息影像数据库具有如下优势:1)结构化、系统化全息影像数据库的构架基于目前全息影像技术的实现,通过计算机与全息成像技术的结合,在银幕上呈现出立体、清晰、多视角的带有动画效果的三维影像。这种数据库可以综合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多个传统介质的特点,将原本零散的数据加以整合,更为完整、系统地将其在同一介质上予以呈现。2)信息的可集成及搜索全息影像数据库的构建,不仅仅是将传统数字化介质中的资料进行简单合并。依托全息影像技术,这些资料可以组合成为各个不同的小整体,便于不同维度分门别类的筛选与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于关系数据库针对全息影像数据及相关特征建立内模式;基于多个外部应用定义数据应用的外模式;建立内外模式对应关系和转换关系;定义外部使用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影像素材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基于关系数据库针对全息影像数据及相关特征建立内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婷王晶蕾田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传媒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