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565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8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预制装配框架现场拼装量大,且预制成型构件还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现场无法拼装的问题。包括: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洞,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预制底梁平行于预制顶梁,多个预制架柱、多个预制顶梁和多个预制底梁通过设置在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上的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和第三孔洞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全预制装配框架是由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等主要结构构件以及预制内墙、预制外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成型,在施工现场拼装而形成的。其中,施工现场的拼装包括梁、柱节点的现场浇筑,以及叠合梁、叠合板现场浇层的浇筑。在实际应用中,每个装配单元中需要大量的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存在安装工作量大,且由于每个装配单元要求的尺寸非常的精确,若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的预制率不高,存在尺寸偏差,则会导致构件在现场无法组装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每个装配单元中,还需要在单个构件的下方施加临时支撑件,在增加了现在施工工作量的同时,还会存在支撑件倒坍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框架存在现场拼装工作量大,且预制成型的构件还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现场无法拼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预制装配框架现场拼装工作量大,且预制成型的构件还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现场无法拼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架柱,所述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预制底梁,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预制底梁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优选地,所述设置在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设置在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顶梁和所述第二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二主顶梁和所述第三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三主顶梁和所述第四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四主顶梁和所述第一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一主底梁和所述第二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二主底梁和所述第三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三主底梁和所述第四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三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四主底梁和所述第一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四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四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四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优选地,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长度、宽度与由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的内径的长度、宽度相同;所述顶板嵌套在所述预制顶梁内部。优选地,还包括: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架柱,所述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预制底梁,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预制底梁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架柱,所述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
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
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
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
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
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
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
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
预制底梁,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
有第三孔洞,所述预制底梁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
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
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
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
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在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
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
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设置在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
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
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
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相同;
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顶梁和所述第二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二主顶梁和所述第三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三主顶梁和所述第四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四主顶梁和所述第一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一主底梁和所述第二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一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峰李振兴贾连光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