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和光伏面板支撑梁;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设施,另一端用于连接光伏面板支撑梁;前立柱和后立柱均通过转轴与光伏面板支撑梁之间建立连接;前后立柱均包括立柱上部和立柱下部,前后立柱的立柱上部和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件建立连接。本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通过调节光伏支架前后立柱的高度实现了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灵活调整,改善了光伏面板的光照接收能力,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并且,由于不涉及电动部件,还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点少、简单易用、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可在不同月份根据太阳倾角的不同灵活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屋顶光伏安装工程中,习惯使用固定倾角支架系统,按照年辐射量最大的角度,配置固定倾角的光伏支架。但在北方地区,由于每年各月的太阳倾角相差很大,固定倾角无法最高效的利用光照。例如:夏天太阳所处纬度较高,应当使支架的倾角降低;冬天太阳所处纬度较低,应当增加支架倾角。因此,传统的支架系统的固定倾角,造成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的接收能力较差,系统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通过调节光伏支架前后立柱的高度实现了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灵活调整,改善了光伏面板的光照接收能力,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和光伏面板支撑梁;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设施,另一端用于连接光伏面板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通过转轴与光伏面板支撑梁之间建立连接;所述前立柱包括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所述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所述后立柱包括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所述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中所述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上用于互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沿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对穿穿过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上的穿孔建立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之间的连接;所述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上用于互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沿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对穿穿过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上的穿孔建立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中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是通过转轴连接到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中所述对穿为销轴。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季节发生变化,需要增加或减小光伏面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应光照倾角的变化时,首先取出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之间和/或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之间的对穿,然后将前立柱和后立柱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上,再通过对穿紧固连接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和/或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即可将倾斜角度固定到需要的大小。在倾斜角度的调节过程中,光伏面板支撑梁通过其与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转轴发生旋转,使得光伏面板可以顺利的被固定在相应的倾斜角度上。由于实现了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灵活调整,本技术提供的光伏支架可以改善光伏面板的光照接收能力,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并且,由于光伏支架上没有采用电动部件,不需要投资昂贵的电动操动机构,本技术提供的光伏支架还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点少、可手动操作、简单易用、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显著优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公开的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优选实施例中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光伏支架上前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立柱上部;2-前立柱下部;3-转轴;4-后立柱上部;5-对穿;6-后立柱下部;7-光伏面板组件;8-光伏面板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的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和光伏面板支撑梁8,前立柱包括前立柱上部1和前立柱下部2,后立柱包括后立柱上部4和后立柱下部6。前立柱上部1和前立柱下部2之间以及后立柱上部4和后立柱下部6之间均通过销轴5建立连接,也即销轴5为本实施例中的对穿。前立柱上部1和后立柱上部4通过转轴3与光伏面板支撑梁8之间建立可旋转连接。前立柱下部2和后立柱下部6通过转轴连接到基础设施。光伏面板支撑梁8上紧固连接有光伏面板组件7。见图2,前立柱上部1和前立柱下部2上用于互相连接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用于配合销轴5的穿孔9和穿孔10,与此相似,后立柱上部4和后立柱下部6上用于互相连接的部位也分别设置有用于配合销轴5的穿孔9和穿孔10。调节光伏支架的倾斜角度时,先取出销轴5,然后调节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高度,再以销轴5穿过某一确定高度上相对应处的穿孔9和穿孔10,即可实现倾斜角度的调整。在调节前立柱和/或后立柱的高度时,光伏面板支撑梁8通过其与前后立柱之间的转轴3发生旋转,使得光负面板组件7可以顺利被固定在某一倾斜角度上。由以上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光伏面板支架可通过调整前后立柱的高度实现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任意调整,改善了光伏面板的光照接收能力,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并且,由于光伏支架上没有采用电动部件,不需要投资昂贵的电动操动机构,本技术提供的光伏支架还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点少、可手动操作、简单易用、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显著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和光伏面板支撑梁;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设施,另一端用于连接光伏面板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通过转轴与光伏面板支撑梁之间建立连接;所述前立柱包括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所述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所述后立柱包括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所述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和光伏面板支撑梁;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设施,另一端用于连接光伏面板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通过转轴与光伏面板支撑梁之间建立连接;所述前立柱包括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所述前立柱上部和前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所述后立柱包括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所述后立柱上部和后立柱下部之间通过对穿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光伏面板倾斜角度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也是通过转轴连接到基础设施的。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卫元,薛志伟,杨俊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卫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