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96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涉及模具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其包括粗加工,淬火、回火等九个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表面硬度与内部硬度不一样,模具的表面硬度高,内部硬度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先粗加工出凹模内腔,然后热处理,因此,该凹模的内腔表面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而模具本体的内部具有极好的韧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崩刃口、裂纹的情况,使用寿命极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采用高、中、低温三次回火,既保证了模具的强度和韧性,又使得模具内部的残余应力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精加工的加工量非常小,因此,最终得到的模具尺寸稳定性非常高,变形量非常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DC53是日本大同特殊钢对SKD11进行改良的新型冷作模具钢,其技术规范载于日本工业标准(JIS)G4404。DC53克服了SKD11高温回火硬度和韧性不足的弱点,将在通用及精密模具领域全面取代SKD11作为高强韧性通用冷作模具钢。目前,DC53模具钢通常用于小型精密冲压模,而较少用于大型冲裁模具,究其原因,主要是DC53热处理加工后内应力较大造成模具的变形量较大,有时甚至出现模具加工完一、两个礼拜后尺寸还在变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经该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凹模变形量小、尺寸稳定、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0摄氏度的炉内高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80~90分钟;第六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七步,将所述胚料置于炉膛温度为450~480摄氏度的炉内中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八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200~220摄氏度,然后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200~220摄氏度的炉内保温90分钟,最后将其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九步,对凹模内腔进行精加工,完成所述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表面硬度与内部硬度不一样,模具的表面硬度高,内部硬度低,由于本专利技术先粗加工出凹模内腔,然后热处理,因此,该凹模的内腔表面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而模具本体的内部具有极好的韧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崩刃口、裂纹的情况,使用寿命极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采用高、中、低温三次回火,既保证了模具的强度和韧性,又使得模具内部的残余应力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精加工的加工量非常小,因此,最终得到的模具尺寸稳定性非常高,变形量非常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0摄氏度的炉内高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80~90分钟;第六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七步,将所述胚料置于炉膛温度为450~480摄氏度的炉内中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八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200~220摄氏度,然后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200~220摄氏度的炉内保温90分钟,最后将其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九步,对凹模内腔进行精加工,完成所述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表面硬度与内部硬度不一样,模具的表面硬度高,内部硬度低,由于本专利技术先粗加工出凹模内腔,然后热处理,因此,该凹模的内腔表面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而模具本体的内部具有极好的韧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崩刃口、裂纹的情况,使用寿命极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艺采用高、中、低温三次回火,既保证了模具的强度和韧性,又使得模具内部的残余应力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精加工的加工量非常小,因此,最终得到的模具尺寸稳定性非常高,变形量非常小。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后,应该强调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0摄氏度的炉内高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80~90分钟;第六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七步,将所述胚料置于炉膛温度为450~480摄氏度的炉内中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第八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200~220摄氏度,然后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200~220摄氏度的炉内保温90分钟,最后将其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第九步,对凹模内腔进行精加工,完成所述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
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
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
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
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坚全裕喜汤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