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5622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包括底座、行走机构、立柱组件、指挥手、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遥控器;所述的底座包括下底盘、上底盘、立板和支承架,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和行走轮,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指挥手,指挥手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稳定性,能通过远程遥控控制,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指挥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地方的交通指挥都是通过交警来实现,在一些十字路口,为了更好的进行交通指挥,交警都在站立在十字路中间,由于车辆的行驶,对交警的危险非常的大。
因此,现在也出现了采用机器代替人指挥的机器人。但目前的交通指挥机器人的稳定性不好,支承的强度欠佳,指挥的灵活性不好,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能通过远程遥控控制,提高安全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包括底座、行走机构、立柱组件、指挥手、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遥控器;所述的底座包括下底盘、上底盘、立板和支承架,在下底盘和上底盘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立板,在下底盘与上底盘之间形成有空腔,在两立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在下底盘上设有下轮槽,在上底盘上设有上轮槽;支承架固定在上底盘上;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和行走轮,两组行走装置中的两伺服电机安装在容置腔内,两伺服电机固定在一起,伺服电机与下底盘和上底盘都接触,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立板,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联轴器,在联轴器上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在下底盘上位于行走轮的两侧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转轴穿过轴承;行走轮的下部经下轮槽伸出,行走轮的上部经上轮槽伸出;立柱组件安装在支承架上;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指挥手,指挥手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由于在下底盘和上底盘之间形成了空腔,伺服电机固定在两立板形成的容置腔内,因此,伺服电机、行走轮都相对向下安装,使得行走机构的中心下移,因此,本技术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出现侧翻的现象。在本技术中,立板对伺服电机具有定位的作用。由于伺服电机与上下底盘都接触,因此,可利用伺服电机对上底盘进行支承,对上底盘的支承稳定性更好。由于行走轮分别伸出了下轮槽和上轮槽,因此,行走轮即使脱离的转轴或是转轴断裂或是转轴与联轴器分离,行走轮也不会脱离底座,提高了安全性能。由于设置了两组独立的行走装置,因此,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让两行走轮的转速不同,能更好实现转向。由于设置了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遥控器,因此,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无线接收器接收指令并传输到控制器中,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和指挥手动作,因此,能实现远程遥控控制,提高了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承架包括立柱、横梁和纵梁,在上底盘上固定有四根立柱,在前面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在后面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在横梁之间连接有纵梁。上述支承架的支承强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在上底盘上位于支承架的两侧设有电池空间,在电池空间内安装有电池。在支承架的两侧分别设置电池,可让上底盘的受力更加的平衡,交通指挥机器人在行走时也平稳。另外,电池的重量本身比较重,在该位置安装电池,可让整个交通指挥机器人的重心下移,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机构还包括万向轮,在上底盘的前后底面上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在下底盘上设有缺口,万向轮经缺口向下伸出。所述的缺口用于避让万向轮,通过设置万向轮,可让交通指挥机器人在各个方向上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组件包括支承盘、底板、立柱和连接柱,在支承架上固定有支柱,支承盘固定在支柱上,在支承盘上设有腔体,底板设在腔体内,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连接柱的下端连接在立柱的上端。底板设在支承盘内,可通过腔体对底板进行限位,底板的连接也可靠,另外,方便安装和分离底板,让底板、立柱和连接柱整体与支承盘分离。
进一步的,立柱的截面为圆形,连接柱的截面为方形。采用截面为方形的连接柱,方便固定指挥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挥手包括固定架、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第四关节、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手指;固定架固定在立柱组件上,在固定架上固定所述的第一关节,在第一关节内固定有第一舵机,第一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一舵机的输出轴伸出第一关节,在第一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关节,在第二关节内固定有第二舵机,第二舵机的输出轴竖向设置,第二舵机的输出轴伸出第二关节,在第二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架;第三关节内设有第三舵机,第三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第一连接架上;在第三关节的下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在第四关节内固定有第四舵机,第四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第二连接架上;所述的手指固定在第四关节的下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舵机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述指挥手,第一舵机工作,第一舵机带动第二关节旋转;第二舵机工作,第二舵机带动第一连接架旋转;第三舵机工作,第三舵机带动第三关节旋转;第四舵机工作,第四舵机带动第四关节旋转,第四关节带动手指运动。由于设置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舵机,因此,可让手指在各个方向运动,让指挥手更加的灵活的指挥。由于设置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关节,因此,方便固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舵机。通过遥控器能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舵机的工作。
进一步的,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和第四关节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关节包括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围成左侧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在底板上设有第一穿孔,在底板上以第一穿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在顶板上设有第二穿孔,在顶板上以第二穿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孔;在前侧板上设有第三穿孔,在前侧板上以第三穿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三安装孔;在后侧板上设有第四穿孔,在后侧板上以第四穿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第四安装孔;在右侧板上设有通槽,在右侧板上位于通槽的上方和下方设有第五安装孔。由于形成了左侧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因此,方便容置舵机,同时也方便安装和拆卸舵机,舵机的固定更加的可靠。采用上述第一关节的结构,可让舵机的输出轴朝右,也可以让舵机的输出轴前后延伸,也可以让舵机的输出向下,也可以让舵机的输出轴向上,可根据需要选择,因此,该第一关节结构适用的范围广。
进一步的,在前侧板上位于第三穿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在后侧板上位于第四穿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在前侧板靠近左侧的边缘设有第三通孔,自前侧板的左侧边缘向右侧具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第一缺口;在后侧板靠近左侧的边缘设有第四通孔,自后侧板的左侧边缘向右侧具有与第四通孔相通的第二缺口。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方便固定舵机。
进一步的,在立柱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组件,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包括支承柱和摄像头,支承柱呈锥台形,设置摄像头,能实时监控路面的情况,采用锥台形的支承柱,支承柱对摄像头的支承性能好,而且不容易遮挡摄像头的拍摄视线,所述的摄像头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遥控器能启动摄像头。
附图说明
图1为交通指挥机器人示意图。
图2为交通指挥机器人分解图。
图3为第一关节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关节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交通指挥机器人包括底座1、行走机构2、立柱组件3、指挥手4、摄像头组件5、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行走机构、立柱组件、指挥手、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遥控器;所述的底座包括下底盘、上底盘、立板和支承架,在下底盘和上底盘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立板,在下底盘与上底盘之间形成有空腔,在两立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在下底盘上设有下轮槽,在上底盘上设有上轮槽;支承架固定在上底盘上;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和行走轮,两组行走装置中的两伺服电机安装在容置腔内,两伺服电机固定在一起,伺服电机与下底盘和上底盘都接触,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立板,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联轴器,在联轴器上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在下底盘上位于行走轮的两侧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转轴穿过轴承;行走轮的下部经下轮槽伸出,行走轮的上部经上轮槽伸出;立柱组件安装在支承架上;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指挥手,指挥手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行走机构、立柱组件、指挥手、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遥控器;所述的底座包括下底盘、上底盘、立板和支承架,在下底盘和上底盘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立板,在下底盘与上底盘之间形成有空腔,在两立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在下底盘上设有下轮槽,在上底盘上设有上轮槽;支承架固定在上底盘上;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两组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和行走轮,两组行走装置中的两伺服电机安装在容置腔内,两伺服电机固定在一起,伺服电机与下底盘和上底盘都接触,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立板,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联轴器,在联轴器上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行走轮,在下底盘上位于行走轮的两侧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转轴穿过轴承;行走轮的下部经下轮槽伸出,行走轮的上部经上轮槽伸出;立柱组件安装在支承架上;在立柱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指挥手,指挥手与控制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架包括立柱、横梁和纵梁,在上底盘上固定有四根立柱,在前面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在后面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在横梁之间连接有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底盘上位于支承架的两侧设有电池空间,在电池空间内安装有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还包括万向轮,在上底盘的前后底面上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在下底盘上设有缺口,万向轮经缺口向下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组件包括支承盘、底板、立柱和连接柱,在支承架上固定有支柱,支承盘固定在支柱上,在支承盘上设有腔体,底板设在腔体内,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连接柱的下端连接在立柱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立柱的截面为圆形,连接柱的截面为方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挥机器人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挥手包括固定架、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禹聪陈锐鸿王颖涛庞皓元高嘉浩曾智源陈彦霏路润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