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瞌睡装置,包括耳塞扬声器(1)、圆筒(2)、音频盒(7)、电池(8)、音频器(9)、电源开关(10),其特征在于圆筒(2)内装有导电盘(4)导电棒(5)、导电套(6),导电棒(5)的上端被导电盘(4)上的孔(3)卡住,其下端悬空在导电套(6)内,将音频器(9)的电源线连接在导电盘(4)上,电池(8)的正极与导电套(6)连接,其负极与音频器(9)相接,音频器(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耳塞扬声器(1)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发出报警信号避免打瞌睡的防瞌睡装置。中国专利说明书CN86208842公开了一种司机行车瞌睡报警器,利用司机打瞌睡时头部向前摆动到一定角度使报警电路接通,并发出报警声音提醒司机注意,以免打瞌睡。但实际上人们在打瞌睡时头部有可能向前或左右摆动,其摆动方向是不确定的,因此采用该报警器提醒司机避免打瞌睡的效果不太好,使用也不太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在打瞌睡时头部向任何方向摆动均可发出报警声音以唤醒使用者的防瞌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设在耳塞扬声器旁的圆筒内装有导电盘、导电棒、导电套,导电棒的上端被导电盘上的孔卡住,其下端悬空在导电套内,将音频器的电源线连接在导电盘上,电池的正极与导电套连接,其负极与音频器相接,音频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耳塞扬声器上。打瞌睡时人的头部前后或左右摆动,使悬空在导电套内的导电棒下端随着晃动,当人头部向任意一个方向摆动的角度增大时,在导电套内晃动的导电棒下端即与导电套接触,使音频器的电源接通,并将音频器输出的声音报警信号送到耳塞扬声器,唤醒打瞌睡使用者。由于本技术是通过使用者瞌睡时头部前后或左右摆动到一定角度,使悬空在导电套内的导电棒下端随着晃动并与导电套接触,从而接通音频器的电源,因此在使用者打瞌睡时不管其头部向前后或左右任何方向摆动,本装置都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将使用者唤醒。它还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提供防瞌睡装置由耳塞扬声器1、圆筒2、音频盒7、电池8、音频器9、电源开关10组成,将电池8和音频器9装入音频盒7内,圆筒2和音频盒7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设在耳塞扬声器1旁的圆筒2内装有导电盘4、导电棒5和导电套6,导电棒5的上端被导电盘4上的孔3卡住,其下端悬空在导电套6内,将音频器9的电源线连接在导电盘4上,电池8的正极与导电套6连接,其负极与音频器9相接,音频器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耳塞扬声器1相连接。使用时将本装置戴在耳朵上,音频盒7可放入上衣口袋内,打开电源开关,使用者在打瞌睡时头部开始前后或左右摆动,当头部摆动角度增大,悬空在导电套6内跟随头部而晃动的导电棒5下端即与导电套6接触,电池8的电流由导电套6通过导电棒5、导电盘4输入到音频器9,音频器9发出声音报警信号通过导线送入耳塞扬声器1即刻将使用者唤醒。使用者一清醒头部即停止幅度较大地摆动,导电棒5下端随即与导电套6脱离接触,音频器9的电源通路被切断,音频器9即停止报警。为了防止导电棒5从孔3滑脱,并增加导电棒5下端与导电套6的接触面积,本技术将导电棒5的两端头设计为球状形或椭圆形。权利要求1.一种防瞌睡装置,包括耳塞扬声器(1)、圆筒(2)、音频盒(7)、电池(8)、音频器(9)、电源开关(10),其特征在于圆筒(2)内装有导电盘(4)导电棒(5)、导电套(6),导电棒(5)的上端被导电盘(4)上的孔(3)卡住,其下端悬空在导电套(6)内,将音频器(9)的电源线连接在导电盘(4)上,电池(8)的正极与导电套(6)连接,其负极与音频器(9)相接,音频器(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耳塞扬声器(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棒(5)的两端头为球状形或椭圆形。专利摘要一种防瞌睡装置,在耳塞扬声器旁的圆筒内装有导电盘、导电棒和导电套,导电棒上端被导电盘上的孔卡住,其下端悬空在导电套内,音频器的电源线连接在导电盘上,电池正极与导电套连接,其负极与音频器相接,音频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耳塞扬声器连接。当使用者打瞌睡时头部向前后或左右任何方向摆动,本装置都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将其唤醒。文档编号A61M21/00GK2322636SQ9724864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伟森 申请人:杨伟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森,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