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宪礼专利>正文

双气囊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10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位于插管前端的充气套囊及与套囊连通的充气管;其特征是插管上设有注药套囊,注药套囊上设有喷雾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涉及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气管插管均为单套囊结构,即在插管的前端设有一个充气套囊。当插管插入气管后,对充气套囊充气,使其封闭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目的是防止插管输氧过程中胃液的反流误吸和漏气。临床上常见插管插入气管后由于有异物感,病人对插管不能耐受产生刺激性呛咳反射,通常不得不采取静脉给药,环甲膜穿刺给药或喷雾器插管前给药。目前采用的这些方法常会导致全身反应剧烈,延误抢救时间,对病人有可能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均匀给药的双气囊气管插管,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位于插管前端的充气套囊及与套囊连通的充气管;插管上设有注药套囊,注药套囊上设有喷雾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本技术经注药套囊喷出呈雾状的药物,均匀散布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作用迅速、直接,经此套囊注药可减少环甲膜穿刺带来的损伤和静脉给药的全身反应,在重症抢救时不会延误时间;在呼吸治疗时,能让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耐受气管插管,而不会引起声门处肌群麻痹;可广泛用于临床。附图说明附图是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图中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5、位于插管前端的充气套囊4及与充气套囊4连通的充气管2;插管5上设有注药套囊3,注药套囊3上设有喷雾小孔6,并与注药导管1连通,注药套囊3位于充气套囊4后的插管上。输氧时,插管5与氧气罐连通,充气管2及注药导管1分别与充气囊和药液注射器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位于插管前端的充气套囊及与套囊连通的充气管;其特征是插管上设有注药套囊,注药套囊上设有喷雾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位于插管前端的充气套囊及与套囊连通的充气管;插管上设有注药套囊,注药套囊上设有喷雾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本技术经注药套囊喷出呈雾状的药物,均匀散布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作用迅速、直接,经此套囊注药可减少环甲膜穿刺带来的损伤和静脉给药的全身反应,在重症抢救时不会延误时间;在呼吸治疗时,能让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耐受气管插管,而不会引起声门处肌群麻痹;可广泛用于临床。文档编号A61M16/04GK2762817SQ20042012236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孟宪礼, 高月云 申请人:孟宪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礼高月云
申请(专利权)人:孟宪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