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970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5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移动体稳定地移动、难以产生后退、能够实现移动速度的稳定化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1)具备:板状的驱动单元(3),其具有板状的弹性体(11)、和与板状的弹性体的至少一个主面接合的压电元件(12);和移动体(4),其被插入到弹性体的开口部(11c),通过驱动驱动单元而以间距馈送进行移动。通过驱动压电元件,驱动单元构成为利用弯曲振动和与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1种其他振动模式或者弯曲振动与其他振动模式的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具有实现如下状态的各振动姿态:移动体与弹性体的开口部的内壁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移动体移动的可移动状态、弹性体的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移动体接触的释放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压电元件来使移动体移动的驱动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利用了多种振动模式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使镜头等移动的驱动装置,提出了各种使用压电元件的驱动装置。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是基于压电体的伸缩动作而在轴向移位的驱动部件。被驱动部件通过摩擦力而与该驱动部件卡合并能够移动。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反复进行在与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向压电体施加电压来驱动的动作、和在相反方向上施加电压来驱动的动作,从而将被驱动部件在轴向上间距馈送。另一方面,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弯曲振动和其他振动的超声波电机。这里,构成为筒状的滑块被插入到圆板状的基体的贯通孔,并且该滑块在其轴向移动。在圆板状的基体的两面设置压电元件,使基体产生圆板的弯曲振动与径向振动的复合谐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92756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989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驱动装置中,移动体不能充分地追随驱动部件的轴的伸缩。因此,不能可靠地间距馈送移动体。此外,可能在向前方的移动期间内后退。因此,难以提高移动体的移动速度,并且移动速度不稳定。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利用了弯曲振动与径向振动的复合谐振。在该情况下,不容易使弯曲振动和径向的伸缩振动在同一周期内产生。因此,难以间距馈送移动体,移动体的移动速度的稳定化也比较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移动体稳定地移动、难以产生后退、并且能够实现移动速度的稳定化的驱动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具备:板状的驱动单元,其具有:具有对置的第1主面、第2主面并且在中央具有从第1主面向第2主面贯通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弹性体、及与该板状的弹性体的至少一个主面接合的压电元件;和移动体,其被插入到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开口部,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单元来在连结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第1主面与第2主面的方向上移动,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板状的驱动单元构成为利用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其他振动,或者利用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耦合而成的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的释放状态,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弯曲振动以及所述其他振动,或者通过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板状的驱动单元利用所述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具有实现所述可移动状态与所述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利用所述弯曲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来与所述移动体接触,利用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弯曲振动以及所述其他振动,通过间距馈送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弯曲振动和所述其他振动被驱动为同一周期。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板状的驱动单元利用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利用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弹性体的尺寸被调整为所述弯曲振动与所述其他振动耦合,所述耦合模式被激励。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特定的方面,所述移动体的俯视形状是非圆形的具有各向异性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开口部的俯视形状是非圆形的具有各向异性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移动体具有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弹性体的开口部摩擦卡合的侧面,在所述侧面,设置提高相对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摩擦卡合力的压接部件。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压接部件是在所述侧面在所述移动体的周方向上延伸并在比平时缩径的状态下被安装的环状部件,在被安装于所述移动体的侧面的状态下发现从该侧面向外侧的弹发力。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环状部件具有环的一部分被切口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在所述移动体的侧面形成沟槽,所述压接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沟槽嵌合。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压接部件是将第1端部和与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部连结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多个弹簧部件,各弹簧部件构成为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部分能够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所述弹簧部件的所述第1端部、第2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移动体的所述侧面,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弹簧部件部分被弯曲为向远离移动体的侧面的方向施力,弯曲的部分的顶点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压接。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板状的弹性体与所述压电元件的俯视形状不同。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压电元件在中央具有开口部,压电元件的开口部比所述弹性体的开口部大,所述压电元件未达到所述弹性体的开口部的周边。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电元件。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其他振动是多种振动。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所述压电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弹性体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之中的一个主面。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还具备驱动脉冲源,其与所述压电元件电连接,向所述压电元件提供驱动脉冲以使得所述弯曲振动以及其他振动在同一周期发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其他广泛的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具备:板状的驱动单元,其具有:具有对置的第1主面、第2主面并且在中央具有从第1主面向第2主面贯通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弹性体、及与该板状的弹性体的至少一个主面接合的压电元件;和移动体,其被插入到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开口部,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单元而在连结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第1主面与第2主面的方向上移动,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板状的驱动单元构成为利用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其他振动,或者利用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耦合而成的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装置,具备:板状的驱动单元,其具有:具有对置的第1主面、第2主面并且在中央具有从第1主面向第2主面贯通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弹性体、及与该板状的弹性体的至少一个主面接合的压电元件;和移动体,其被插入到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开口部,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单元而在连结所述板状的弹性体的第1主面与第2主面的方向上移动,该驱动装置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板状的驱动单元利用弯曲振动、及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其他振动,或者利用弯曲振动及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耦合而成的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弯曲振动以及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7 JP 2013-244599;2014.01.20 JP 2014-007581.一种驱动装置,具备:板状的驱动单元,其具有:具有对置的第1主面、第2主面并且在中央具有从第1主面向第2主面贯通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弹性体、及与该弹性体的至少一个主面接合的压电元件,该弹性体从所述第1主面侧俯视时的俯视形状的外形为非圆形;和移动体,其被插入到所述弹性体的开口部,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单元而在连结所述弹性体的第1主面与第2主面的方向上移动,该驱动装置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利用弯曲振动、及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其他振动来产生振动,或者利用弯曲振动及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耦合而成的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弯曲振动以及所述其他振动、或者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利用所述弯曲振动和与所述弯曲振动不同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其他振动具有实现所述可移动状态与所述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利用所述弯曲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利用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弯曲振动以及所述其他振动,通过间距馈送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弯曲振动和所述其他振动被驱动为同一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构成为:通过驱动所述压电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利用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产生振动,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具有实现可移动状态与释放状态的振动姿态,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移动体摩擦卡合,以使得能够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移动体被隔开或者以比所述可移动状态低的摩擦卡合力与所述移动体接触,利用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耦合模式的振动来使所述移动体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调整所述弹性体的尺寸,以使得所述弯曲振动与所述其他振动耦合,所述耦合模式被激励。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体的俯视形状是非圆形的具有各向异性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开口部的从所述第1主面侧俯视时的俯视形状是非圆形的具有各向异性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体具有在移动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弹性体的开口部摩擦卡合的侧面,在所述侧面,设置提高相对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开口部的摩擦卡合力的压接部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压接部件是在所述侧面在所述移动体的周方向上延伸并比平时缩径的状态下被安装的环状部件,在被安装于所述移动体的侧面的状态下发现从该侧面向外侧的弹发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环状部件具有环的一部分被切口的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移动体的侧面形成沟槽,所述压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征士朗大塚爱美野村淳一林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