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682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4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针对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采集的地震反射波数据,获取近地表单斜基准面,并计算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和单斜基准面到水平基准面的投影参数;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根据校正后的地震波反射数据偏移后,在所述单斜基准面上制作准构造图;将所述准构造图投影到水平基准面,得到地质构造图。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消除了在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偏移成像的归位误差,因为建立了基于单斜基准面的叠后和叠前偏移的处理流程,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偏移成像精度;建立了两步法构造图制作解释流程,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构造图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反射波地震勘探是通过在地表激发地震波,利用检波器接受地下地质界面产生的反射波,获得地震反射波数据的技术。反射波地震勘探的成像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按照一定的方式记录到达地面的反射波数据;第二步,利用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使之成为能够反映地下地质分层面位置的图像。其中,波动方程偏移是地震反射波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为提高地下反射波的信噪比,多次覆盖技术已广泛应用了半个多世纪。首先,基于共中心点面元(CommonMidPoint,简称为CMP)进行叠加以提高信噪比,实质是获得了在CMP参考面上的反射波自激自收记录;其次,应用静校正参数把该记录从CMP参考面校正至水平基准面,这样使得本来垂直于地表的地震数据转换为垂直于水平基准面的地震数据,从而导致地震数据产生了空间位置的移动,进一步的,在水平基准面上进行波动方程偏移不符合地震反射波传播规律,势必会使反射波的归位产生误差。并且,即使采用现有软件系统中CMP参考面到水平基准面的零速度偏移方法,也不能解决空间位移问题。目前,叠前偏移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无论是叠前时间偏移还是叠前深度偏移,只要是基于水平基准面进行处理,因其不符合地震反射波基于地表和地下构造约束的传播规律,均存在空间位置产生误差的问题。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使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该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偏移孔径内的地震数据仍需校正到一个水平基准面上,所以地震数据产生空间移动的问题依然存在,偏移孔径内地震数据的延拓仍在水平基准面上实现,偏移归位不准的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偏移结果存在空间成像误差,所以制作的构造图必然不准确。针对上述制作地质构造图的过程中,由于将地震数据校正到水平基准面进行处理时,地震数据的空间位置会产生相应的移动,进一步的导致在水平基准面上进行的波动方程偏移不符合地震反射波传播规律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地震偏移成像处理时,由于地震数据的空间位置产生相应的移动,而导致的在水平基准面进行偏移成像存在归位误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包括:针对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采集的地震反射波数据,获取近地表单斜基准面,并计算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和单斜基准面到水平基准面的投影参数;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根据校正后的地震波反射数据偏移后,在所述单斜基准面上制作准构造图;将所述准构造图投影到水平基准面,得到地质构造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包括:输入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的静校正量;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根据所述校正参数,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后地震数据时,所述静校正量包括:共中心点面元校正量;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前地震数据时,所述静校正量包括: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后地震数据时,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包括:根据所述静校正量Tl(i,j),建立三维可视化坐标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静校正量进行拟合,生成初始单斜界面;在所述坐标系中,调整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直至单斜界面能最大化吻合单斜近地表,将当前的单斜界面作为所述单斜基准面,其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量:Td(i,j)=Td(iA,jA)+ΔTx·(i-iA)+ΔTy·(j-jA)其中,i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线号,j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道号,iA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初始线号,jA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初始道号,Td(iA,jA)表示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在(iA,jA)面元的静校正量,ΔTx表示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线间时间增量,ΔTy表示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道间时间增量,Td(i,j)表示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Tl′(i,j)=Tl(i,j)-Td(i,j)其中,i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线号,j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道号,Tl′(i,j)表示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Tl(i,j)表示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的静校正量,Td(i,j)表示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前地震数据时,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包括:根据采集得到的静校正量T(xS,yS)、T(xR,yR),建立三维可视化坐标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采集得到的静校正量进行拟合,生成初始单斜界面;在所述坐标系中,调整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直至单斜界面能最大化吻合单斜近地表,将当前的单斜界面作为所述单斜基准面,其中,按照以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单斜基准面方程:Td(x,y)=Td(xA,yA)+DX·(x-xA)+DY·(y-yA)其中: D X = ( y B - y A ) · ( T d A - T d D ) - ( y D - y 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采集的地震反射波数据,获取近地表单斜基准面,并计算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和单斜基准面到水平基准面的投影参数;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根据校正后的地震波反射数据偏移后,在所述单斜基准面上制作准构造图;将所述准构造图投影到水平基准面,得到地质构造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构造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采集的地震反射波数据,获取近地表单斜基准面,并计
算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和单斜基准面到水平基准面的投影参数;
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
移;
根据校正后的地震波反射数据偏移后,在所述单斜基准面上制作准构造图;
将所述准构造图投影到水平基准面,得到地质构造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静校正单斜直流分量,将所述
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包括:
输入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的静校正量;
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
根据所述校正参数,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所述单斜基准面进行偏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后地震
数据时,所述静校正量包括:共中心点面元校正量;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前地
震数据时,所述静校正量包括: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后地震
数据时,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
数,包括:
根据所述静校正量Tl(i,j),建立三维可视化坐标系;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静校正量进行拟合,生成初始单斜界面;
在所述坐标系中,调整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直至单斜界面能最大化吻合单斜近地
表,将当前的单斜界面作为所述单斜基准面,其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从所述初始单
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量:
Td(i,j)=Td(iA,jA)+ΔTx·(i-iA)+ΔTy·(j-jA)
其中,i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线号,j表示对所述
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道号,iA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
面元剖分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初始线号,jA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

\t面元剖分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初始道号,Td(iA,jA)表示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在(iA,jA)
面元的静校正量,ΔTx表示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的线间时间增量,ΔTy表示所述初始单
斜界面的道间时间增量,Td(i,j)表示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
量;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
Tl′(i,j)=Tl(i,j)-Td(i,j)
其中,i表示对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线号,j表示对所
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进行面元剖分后的道号,Tl′(i,j)表示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
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数,Tl(i,j)表示所述山前带单斜地表地区的静校正量,
Td(i,j)表示从所述初始单斜界面到所述单斜基准面的调整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为叠前地震
数据时,根据所述静校正量,计算将所述地震反射波数据校正至单斜基准面的校正参
数,包括:
根据采集得到的静校正量T(xS,yS)、T(xR,yR),建立三维可视化坐标系;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采集得到的静校正量进行拟合,生成初始单斜界面;
在所述坐标系中,调整所述初始单斜界面直至单斜界面能最大化吻合单斜近地
表,将当前的单斜界面作为所述单斜基准面,其中,按照以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单斜
基准面方程:
Td(x,y)=Td(xA,yA)+DX·(x-xA)+DY·(y-yA)
其中:
D X = ( y B - y A ) · ( T d A - T d D ) - ( y D - y A ) · ( T d A - T d B ) ( x B - x A ) · ( y D - y A ) - ( x D - x A ) · ( y B - y A ) ]]> D Y = - ( x B - x A ) · ( T d A - T d D ) + ( x 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颖田振平陈海云王仕俭张中平吴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