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26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20:08
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多个空气通路(18、19);送风风扇(121),其在壳体(11)内从多个空气通路(18、19)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使吹出侧分隔构件(20)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40)的相对位置在送风风扇(121)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吹出侧分隔构件(20)。由此,能够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装置关联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11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39601、在2014年6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16789和在2014年9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91317,参照该公开内容而并入本申请中。
本公开涉及具备送风风扇的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在空调管道内在换热器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送风风扇的布局的空调装置。在该现有技术中,在空调管道内,通过换热器调整了温度的空调风被送风风扇吸入而向放射方向吹出,并将从送风风扇向放射方向吹出的空调风从空调管道的吹出口吹出。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2个空气通路中并列配置加热器芯与蒸发器,通过加热器芯加热了的暖风和通过蒸发器冷却了的冷风被1个送风风扇吸入而向放射方向吹出。因此,在送风风扇的吸入侧与吹出侧,设置有分隔暖风通路与冷风通路的分隔壁。另一方面,关于换热器的空气流上游侧配置有送风风扇的布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分别独立地进行车室内的多个区域的空调控制而实现各区域中的空调体验的提高的独立温度控制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正被产品化。在该现有技术中,从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并列地流过2个空气通路,在2个空气通路的各通路中通过换热器而被温度调整到相互不同的温度之后,分别吹出到车室内的多个区域。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被送风风扇吸入的空气不立即被吹出而滞留在风扇内的时间。即,送风风扇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虽然时间短但仍耗费时间,所以吹出空气时的送风风扇的旋转角度与吸入该空气时的送风风扇的旋转角度变得不同。因此,从送风风扇吹出的暖风与冷风有可能混合。在利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来构成独立温度控制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被温度调整到相互不同的温度的2个空调风通过1个送风风扇来送风。因此,相互不同的温度的2个空调风在通过送风风扇吹出之后混合,所以难以独立地进行多个区域的空调控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67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5-398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形,其目的在于,在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送风风扇的空调装置中,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根据本公开的第1方式,空调装置具备:壳体,其具有多个空气通路;旋转送风风扇,其设置于壳体内,从多个空气通路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其在壳体内配置于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其在壳体内配置于旋转送风风扇的吹出侧,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在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偏离。据此,关于吸入侧分隔构件与吹出侧分隔构件的相对位置,考虑了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的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角度,所以能够抑制从旋转送风风扇吹出的多个空气流的混合。根据本公开的第2方式,空调装置也可以还具备吹出管道,该吹出管道与壳体连接,具有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开地送到空调对象空间的吹出空气通路。工作装置也可以是壳体和吹出管道中的空气流的压力损失越大,则越使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的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与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的偏离增加。一般来说,空调装置整体的压力损失根据状况而变化。例如,当对吹出口模式进行切换时,吹出口的开度变化而压力损失变化。另外,当吹出风量变化时,压力损失变化。当空调装置整体的压力损失变化时,旋转送风风扇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旋转的角度也变化。具体来说,在压力损失大的情况下,与压力损失小的情况相比,旋转送风风扇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旋转的角度变大。因此,即使在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和吹出侧设置有分隔相互不同的温度的2种空调风的气流的分隔构件,当压力损失变化时,2种空调风的边界的位置也变得与分隔构件的位置不一致,所以2种空调风在通过旋转送风风扇吹出之后被混合。但是,在旋转送风风扇的驱动力变化的情况下,吹出风量变化而压力损失也变化,但旋转送风风扇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旋转的角度不变化,所以不产生上述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第2方式,在压力损失变大的情况下,能够使从吸入侧分隔构件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角度增大。因此,即使压力损失变大而旋转送风风扇从吸入空气到吹出为止旋转的角度变大,也能够尽可能使2种空气流的边界的位置与吸入侧分隔构件和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一致。其结果,能够抑制来自第1空气通路的空气流与来自第2空气通路的空气流混合。根据本公开的第3方式,壳体也可以具有多个吹出开口部,该多个吹出开口部将通过吹出侧分隔构件分隔的各空气流相互分开地朝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也可以将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中心朝向多个空气通路中的1个空气通路延伸的假想线段设为吸入侧假想线段。也可以将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中心朝向多个吹出开口部中的吹出来自1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的1个吹出开口部延伸的假想线段设为吹出侧假想线段。在这种情况下,在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看去时,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的从吸入侧假想线段到吹出侧假想线段的角度也可以小于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从吸入侧假想线段到吹出侧假想线段的角度。一般来说,如果从旋转送风风扇到吹出口的空调风的流路长度变长,则压力损失变大。但是,根据上述第3方式,在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轴方向看去时,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的从吸入侧假想线段到吹出侧假想线段的角度小于与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从吸入侧假想线段到吹出侧假想线段的角度。因此,旋转送风风扇能够在与1个吹出开口部接近的一侧吹出从1个空气通路吸入的空气。因此,能够缩短从旋转送风风扇到1个吹出开口部的流路长度,所以能够降低空气流的压力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图1的II-II概略剖面图。图3是图2的III-III概略剖面图。图4是示出在图3中压力损失大的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的概略剖面图。图5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7是图6的VII-VII概略剖面图。图8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混合门和吸入调节风门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0是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1是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2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立体剖面图。图13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4是本公开的第8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水平剖面图。图15是第8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铅垂剖面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概略剖面图。图17是第8实施方式的比较例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8是本公开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19是本公开的第10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20是图19的XX-XX概略剖面图。图21是图19的XXI-XXI概略剖面图。图22是示出第10实施方式中的吸入侧分隔构件和吹出侧分隔构件的配置例的概略剖面图。图23是示出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外部空气吸入侧分隔构件和外部空气吹出侧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1),其具有多个空气通路(18、19、18A、19A、18B、19B、65);旋转送风风扇(121、121A、121B、121C、121D,121E,121F、121G),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40A、40B、40C、40D),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20A、20B、20C、20D,67、68、69),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吹出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流相互分隔,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0 JP 2013-239601;2014.06.05 JP 2014-11678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1),其具有多个空气通路;旋转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吹出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吹出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流相互分隔;工作装置(41、50),该工作装置(41、50)通过使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的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与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的偏移变化;以及吹出管道(27、28、29、30),该吹出管道(27、28、29、30)与所述壳体(11)连接,具有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开地送到空调对象空间的吹出空气通路,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所述壳体(11)和所述吹出管道(27、28、29、30)中的空气流的压力损失越大,则所述工作装置(41、50)越使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的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所述位置与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所述位置的所述偏移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121A、121B)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旋转送风风扇(121A、121B)配置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侧边,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A、40B)中的位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中的上游侧的部位到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A、20B)为止的所述旋转方向(R1)上的角度(θu)大于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A、40B)中的位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中的下游侧的部位到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A、20B)为止的所述旋转方向(R1)上的角度(θ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吹出管道,该吹出管道与所述壳体(11)连接,形成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18A、18B、19A、19B)的空气流相互分开地吹出到空调对象空间的吹出空气通路,所述旋转送风风扇具有相互同步地被旋转驱动的第1送风风扇(121A)和第2送风风扇(121B),所述壳体(11)和所述吹出管道具有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A)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1空气通路(18A、19A、25A、26A、27A、28A)以及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B)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2空气通路(18B、19B、25B、26B、27B、28B),所述第1空气通路的压力损失与第2空气通路的压力损失相互不同,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A)的吸入侧的第1吸入侧分隔构件(40A)和配置于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B)的吸入侧的第2吸入侧分隔构件(40B),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A)的吹出侧的第1吹出侧分隔构件(20A)和配置于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B)的吹出侧的第2吹出侧分隔构件(20B),所述第1吸入侧分隔构件(40A)与所述第1吹出侧分隔构件(20A)的相对角度(θA)和所述第2吸入侧分隔构件(40B)与所述第2吹出侧分隔构件(20B)的相对角度(θB)相互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具有向驾驶座侧吹出的外部空气流过的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向副驾驶座侧吹出的外部空气流过的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向驾驶座侧吹出的内部空气流过的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以及向副驾驶座侧吹出的内部空气流过的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所述旋转送风风扇具有从所述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1送风风扇(121A、121F)以及从所述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2送风风扇(121B、121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A)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B)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A)配置于所述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的侧边,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B)配置于所述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的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F)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G)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1送风风扇(121F)配置于所述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的正面侧,所述第2送风风扇(121G)配置于所述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的正面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121)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将位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的空间分隔成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对应的多个吸入空间,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将位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的空间分隔成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对应的多个吹出空间(25、26),所述多个吸入空间和所述多个吹出空间(25、26)中的相互对应的空间彼此在所述旋转方向(R1)上偏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1)处,形成有与所述吹出空气通路连通的多个开口部(21、22、23、24),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针对所述多个开口部(21、22、23、24)的每个开口部而分隔空气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出空气通路包括与所述多个开口部(21、22、23、24)中的一个开口部连通的第1吹出空气通路(29a)以及与所述多个开口部(21、22、23、24)中的另一个开口部连通的第2吹出空气通路(30a),所述第2吹出空气通路(30a)中的空气流的压力损失大于所述第1吹出空气通路(29a)中的空气流的压力损失,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分隔空气流向所述一个开口部的第1空间(261)和空气流向所述另一个开口部的第2空间(262),所述第2空间(262)与所述第1空间(261)相比,在所述旋转方向(R1)上更宽。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能够在分隔状态以及低阻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分隔状态是将朝向所述多个开口部(21、22、23、24)中的一个开口部的空气流分隔的分隔状态,所述低阻力状态是与所述分隔状态相比对于朝向所述多个开口部(21、22、23、24)中的另一个开口部的空气流的阻力变低的状态,所述空调装置还具备:开闭装置(23a),其对所述一个开口部进行开闭;以及切换装置,其在所述开闭装置(23a)将所述一个开口部关闭的情况下,将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切换到所述低阻力状态。1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1),其具有多个空气通路;旋转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吹出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流相互分隔,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具有外部空气流过的外部空气通路(18A、19A)和内部空气流过的内部空气通路(18B、19B),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C、40D)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C、20D)固定于所述壳体(11),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C、40D)具有以使所述旋转方向(R1)为从外部空气流朝向内部空气流的方向的方式分隔所述外部空气流与所述内部空气流的第1部位以及以使所述旋转方向(R1)为从所述内部空气流朝向所述外部空气流的方向的方式分隔所述外部空气流与所述内部空气流的第2部位,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C、20D)具有以使所述旋转方向(R1)为从所述外部空气流朝向所述内部空气流的方向的方式分隔所述外部空气流与所述内部空气流的第1部位以及以使所述旋转方向(R1)为从所述内部空气流朝向所述外部空气流的方向的方式分隔所述外部空气流与所述内部空气流的第2部位,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C、40D)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C、20D)的所述第1部位彼此的所述旋转方向(R1)上的相对角度(θα)小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40C、40D)和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20C、20D)的所述第2部位彼此的所述旋转方向(R1)上的相对角度(θβ)。12.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1),其具有多个空气通路;旋转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从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吸入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其在所述壳体(11)内配置于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吹出侧,将来自所述多个空气通路的所述空气流相互分隔,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所述多个空气通路具有向驾驶座侧吹出的外部空气流过的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向副驾驶座侧吹出的外部空气流过的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向驾驶座侧吹出的内部空气流过的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以及向副驾驶座侧吹出的内部空气流过的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所述旋转送风风扇具有从所述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和所述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3送风风扇(121C)以及从所述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吸入空气并吹出的第4送风风扇(121D),所述第3送风风扇(121C)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4送风风扇(121D)是具有旋转轴和绕该旋转轴地配置的多个叶片、并且从径向内侧吸入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的离心风扇,所述第3送风风扇(121C)配置于所述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8A)和所述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8B)的侧边,所述第4送风风扇(121D)配置于所述副驾驶座侧外部空气通路(19A)和所述副驾驶座侧内部空气通路(19B)的侧边,所述吸入侧分隔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3送风风扇(121C)的吸入侧的驾驶座吸入侧分隔构件(40C)和配置于所述第4送风风扇(121D)的吸入侧的副驾驶座吸入侧分隔构件(40D),所述吹出侧分隔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3送风风扇(121C)的吹出侧的驾驶座吹出侧分隔构件(20C)和配置于所述第4送风风扇(121D)的吹出侧的副驾驶座吹出侧分隔构件(20D),所述驾驶座吸入侧分隔构件(40C)、所述副驾驶座吸入侧分隔构件(40D)、所述驾驶座吹出侧分隔构件(20C)和所述副驾驶座吹出侧分隔构件(20D)固定于所述壳体(11),所述驾驶座吸入侧分隔构件(40C)具有以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冈润加藤慎也关户康裕前田谦一郎石黑俊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