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265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20:07
后部车身(10)具有第一部件(20)、第二部件(30)及第三部件(40)这三个部件。在第一部件(20)的端部(20b),第二部件(30)的端部(30b)以面彼此重叠的方式重合。在第一面部(20a)的第二面部(30a)所重合的部位的内面(20c)重合有第三部件(40)的第三面部(40a)。第三面部(40a)以沿第一面部(20a)与第二面部(30a)的延伸设置方向跨设的方式配置。在第一面部(20a)的除了第三面部(40a)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形成有以从第二部件(30)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引导部(26)。在第二面部(30a)之中的第三面部(40a)所重合的部位形成有以从第一部件(20)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引导部(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车身的构造,存在使用三个以上的部件,并且使这些部件重合,将重合的部位接合的情况。作为具有这样的构造的车身,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中所知的车身后部构造为,通过上背部和上背部外构件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央闭合截面,与该中央闭合截面的外侧连续并通过张紧部前构件和张紧部后构件而构成外侧闭合截面。关于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组装,说明一个例子,首先,预先组装包含上背部和上背部外构件的车身中央侧的部件而制成中央组件。另一方面,预先组装包含张紧部前构件和张紧部后构件的车身侧部的部件而制成侧组件。然后,通过搬运设备使侧组件相对于中央组件从车身的侧方向中央侧移动。接下来,将侧组件组装于中央组件,并将这些组件焊接接合起来。搬运设备支承侧组件的支承点的偏移、部件单体成形时的尺寸误差、或者组装时的误差等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基于这一点,存在闭合截面的末端位置从设想的位置偏移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各部件的末端彼此发生干涉的可能。由于末端彼此发生干涉,导致组装作业延迟,由此生产性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5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的车身构造的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具有构成车身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这三个部件,在上述第一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一面部的端部,上述第二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二面部的端部以面彼此重叠的方式重合,在上述第一面部之中的上述第二面部所重合的部位的内面重合有上述第三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三面部,上述第三面部以沿着上述第一面部与第二面部的延伸设置方向跨设的方式配置,上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面部的端部之中的除了上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形成有以从上述第二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引导部,在上述第二面部的端部之中的上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形成有以从上述第一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引导部。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部件~第三部件具有使三张板材重合并接合的三张板接合部。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以与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截面包含大致U字状截面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上述第一部件的U字状截面的外周面重叠有上述第二部件的U字状截面,由此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端部重叠,上述第三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各自的U字状截面的内侧的面接合而构成闭合截面,上述第一引导部在除了上述第三部件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上述第一部件的U字状截面的整周上形成,并且,以随着朝向上述第一部件的端部而向上述截面中心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二引导部以向从上述截面中心离开的一侧倾斜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将板材折曲成大致U字状而成的第二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端部与将板材折曲成大致U字状而成的第一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端部的外侧以彼此的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重合并接合,以至少覆盖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所重合的部位的方式,使板状的第三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内侧的面接合,上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大致U字状的上述第一部件由第一底部、和从该第一底部的两端分别立起的第一纵壁部构成,大致U字状的上述第二部件由第二底部、和从该第二底部的两端分别立起的第二纵壁部构成,在上述第一部件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引导部,上述第一引导部连续至一方的上述第一纵壁部、第一底部及另一方的上述第一纵壁部的基端,并向从上述第二部件离开的方向折曲,在上述第二部件的端部,在与上述另一方的第一纵壁部对应的第二纵壁部的前端,形成有向从上述另一方的第一纵壁部离开的方向折曲的第二引导部,在从延伸设置方向观察上述第一及第二部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引导部及第二引导部连续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一引导部形成于第一面部的端部之中的除了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由此,能够不妨碍第三部件的接合而顺利地进行与第一部件的重合。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形成于第二面部的端部之中的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因此,能抑制在第二引导部的周边可能产生的死区空间。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活用,并能够顺利地组装车身。另外,即使在为了加强第一、第二部件重合的部位而将第三部件跨设于第一、第二部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及第二引导部不在末端整周范围内中断地设定引导形状,能够避免相互的末端彼此发生干涉。因此,组装性能够提高,且生产性能够提高。而且,能够设置跨着第一、第二部件的第三部件,能够通过第三部件对第一、第二部件所重合的部位进行加强。因此,即使在应力比较容易集中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重合的部位,也能够提高刚性/强度,能够抑制由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变形。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一面部一~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设置接合部,能够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设置3个部件所接合的部分,提高刚性/强度。即,在应力比较容易集中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重合的部位中,由于应力经由接合部不仅分散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还分散至第三部件,所以载荷传递效率得到提高,提高了刚性/强度。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形成为大致U字状,且在第一部件的U字状截面的外周面上重叠有第二部件的U字状截面。由此,在第一部件上重合有第二部件的部位成为U字状截面重叠为2层的构造。因此,在应力比较容易集中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接合部中,也能够提高刚性/强度,能够抑制由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变形。而且,通过第三部件与U字状截面形成闭合截面构造,能够通过第三部件抑制U字状截面的开口向截面外方向扩大,或者向截面内方向收缩的变形,能够提高部件单体的刚性。而且,在第一部件中的U字状截面的整周上形成引导部,从而在组装时,能够在U字状截面的整周范围内防止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末端彼此发生干涉。另外,在整周上形成引导部时,由于该引导部向截面中心侧倾斜,所以引导部不会向截面外方向突出,能够避免与配置在第一、第二部件附近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第一引导部从第一底部连续形成至第一纵壁部的基端。由此,能够不妨碍第三部件的接合而顺利地进行与第一部件的重合。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仅形成在第二部件的第二纵壁部的前端。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二引导部的周边产生死区空间。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活用,并能够顺利地组装车身。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身构造的车身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2向视图。图3是图2的3部分放大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梁部件拆下第三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5向视图。图6是图4的6向视图。图7是图4的7-7线剖视图。图8是图4的8-8线剖视图。图9是图4的9-9线剖视图。图10是图3的10-10线剖视图。图11是图3的11-11线剖视图。图12是图3的12-12线剖视图。图13是对比较例的车身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说明中,左右是指将车辆的乘员作为基准的左右,前后是指将车辆的行进方向作为基准的前后。另外,图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左,R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右,Ce表示车宽中央,Up表示上,Dw表示下。<实施例>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车身构造应用于乘用车的后部车身10(车身10)。后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构造,具有构成车身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这三个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一面部的端部,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二面部的端部以面彼此重叠的方式重合,在所述第一面部之中的所述第二面部所重合的部位的内面重合有所述第三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三面部,所述第三面部以沿着所述第一面部与第二面部的延伸设置方向跨设的方式配置,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部的端部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形成有以从所述第二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二面部的端部之中的所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形成有以从所述第一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19 JP 2013-2391141.一种车身构造,具有构成车身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这三个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一面部的端部,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二面部的端部以面彼此重叠的方式重合,在所述第一面部之中的所述第二面部所重合的部位的内面重合有所述第三部件中的作为任意面的第三面部,所述第三面部以沿着所述第一面部与第二面部的延伸设置方向跨设的方式配置,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部的端部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形成有以从所述第二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二面部的端部之中的所述第三面部所重合的部位,形成有以从所述第一部件离开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引导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三部件具有使三张板材重合并接合的三张板接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以与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截面包含大致U字状截面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一部件的U字状截面的外周面重叠有所述第二部件的U字状截面,由此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端部重叠,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各自的U字状截面的内周面接合而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原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