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强专利>正文

视疗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86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近视眼的视疗葫。其特征是该视疗葫是由相互对称并可分离的两个半扇葫芦状腔体组成。两半扇腔体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电线插头插接后使两半扇腔体合为一整体,并进行通电加热两半扇腔体内的远红外发热体,热量再传到盛药液的蒸发皿,使药液蒸发并通过眼罩。使用时,将连接两半扇腔体的编织带戴在头上,眼罩罩眼上,利用蒸发的药液进行治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药液蒸发稳定,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近视眼的专用眼罩。目前,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或因看书、写字的距离不当,用眼时间过长,用眼方法不正确引起近视或假近视眼疾的相当普遍。治疗近视或假近视的方法,有的采用电子选穴技术;也有的在两个对称半核桃皮内放浸药液的棉花,用火烤核桃皮,治疗时把核桃皮用铁丝穿好戴在耳朵上,将眼罩住,利用药液蒸发、渗透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这种治疗装置的缺点是;(1)加热时和加热后的核桃易烫伤患者的面部,另外烧烤温度过高有引燃的可能;(2)蒸发药液的温度不稳定,药液蒸发疗效可靠性差,另外药液蒸发率低,药液的利用率低;(3)核桃皮扣在眼部,靠细铁丝挂在耳朵上不牢固、易脱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电加热远红外发热体,再将热量传递和幅射到装有药液的容器中,药液蒸发后通过眼罩送达患者眼部。本技术采用编织带将其戴在头上,眼罩扣在眼部进行药液蒸气治疗,眼罩用无毒无味的硅胶制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解决的;该技术主要包括有内盛药液的腔体,戴在头上并将腔体固定在眼部的编织带,该腔体是由两个相互对称并可分离的两个半扇腔体所组成。两个半扇腔体通过铰链、电线插头将两半扇腔体紧固为一体,每半扇腔体内紧定镶板。在镶板上均紧固有与电线插头对装的接插件和远红外发热体。金属贮能器被夹在远红外发热体和镶板上的蒸发皿之间,弹性眼罩镶在盛药的蒸发皿口上,每半扇腔体的镶板上各有可插接一个固紧编织带的插扣。腔体形状是由两个对称半扇葫芦状腔体组成,每半扇葫芦状腔体都包括大、小两个连通腔体,两半扇腔体通过其大腔体底部的铰链铰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操作简便,蒸药液的温度稳定,并且时间长,治疗效果好。用220V电源加热,加热后去掉电源,依靠热传导和辐射加热药液,安全可靠,避免了烫伤患者面部的危险。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是图1沿A-A打开示意图;图3是图2中半个腔体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腔体是由两个互相对称的半葫芦状腔体1组成。两个半葫芦状腔体1包括大、小两个连通腔体。连接两个半扇腔体的铰链12位于大腔体底部,接插件14位于小腔体头部。两个半扇腔体通过电源插头13,插到两扇腔体合起来的接插件14上,将两扇腔体(另一端通过铰链12)紧固为一个整体。在每半扇腔体内,用螺钉3紧固镶板2,在每块镶板上分别紧固有接插件14,在镶板上靠近接插件14紧固有导电片4、5,导电片5是一个装在镶板上方并凸起的金属片;导电片4是一个装在镶板下方带凹槽的金属片。每半扇凸起的金属片5分别插在另半扇金属片的凹槽中,导电片4、5分别用导线15、16接在远红外发热体的两极上,接插件14是金属导柱,每个金属导柱分别与镶板上带凸起的导电片5接通。在大腔体内的压盖11通过其外螺纹旋紧镶体下部的园柱形内腔顶端,压盖11的内端面中心有一凸台,该凸台支撑远红外发热体10,在远红外发热体上方的镶板上有一个装药液的蒸发皿,金属贮能器被夹在远红外发热体和镶板上的蒸发皿之间,镶板的蒸发皿内盛放浸药液的棉花8,镶板蒸发皿上口通过螺纹固定一个园型眼罩镶口7,眼罩镶口7上罩一个硅胶制成的弹性眼罩17。编织带18的两端套一个弹性插扣19,该插扣插在镶板缝隙中。使用时,首先将电源线6的插头13插在两个接插件14上,电能由导电片4和5及导线15和16传到远红外发热体10上,远红外发热体加热后将热量先储存在金属储能器9中,再逐渐向镶板2的蒸发皿释放,该蒸发皿中的浸药液的棉花8被加热,药液蒸发,由眼罩镶口7,经过眼罩17向眼部进行治疗。浸在棉花上的药液主要成份是蛇胆、熊胆、川贝、石燕石、石霜、珍珠等。权利要求1.一种视疗葫,主要包括有内盛药液的腔体(1),戴在头上并将腔体固定在眼部的编织带(18),其特征是该腔体是由相互对称,并可分离的两个半扇腔体所组成,两个半扇腔体通过铰链(12)、电线插头(13)将两半扇腔体紧固为一体,每半扇腔体内紧定镶板(12),在镶板上均紧固有与电线插头(13)对装的接插件(14)和远红外发热体(10),金属贮能器(9)被夹在远红外发热体和镶板(2)上的蒸发皿之间,弹性眼罩(17)镶在盛药的蒸发皿口上,每半扇腔体的镶板(2)上各可插装一个固紧编织带(18)的插扣(19)。2.按照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该腔体的形状是由两个对称半扇葫芦状腔体(1)组成,每半扇葫芦状腔体都包括大、小两连通的腔体,两半扇腔体通过其大腔体底部的铰链(12)铰接在一起,接插件(14)位于小腔体头部。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压盖(11)旋紧在每半扇大腔体内镶板下部园柱形内腔顶部,压盖(11)的内端面中心处有一凸台,该凸台支撑远红外发热体(10),与远红外发热体对应的镶板上有一药液蒸发皿,在该蒸发皿中放有浸药液的棉花(8),蒸发皿上口嵌住一个眼罩镶口(7),在眼罩镶口上装一个硅胶眼罩(17)。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连接接插件(14)和远红外发热体(10)的导电片结构是在每半扇镶板上均紧固二个导电片(4)、(5),其中一个是装在镶板上方并凸起的金属导电片(5);另一个是装在镶板下方带凹槽的金属导电片(4),每半扇的金属导电片(5)分别插在另半扇的带凹槽的金属导电片(4)内,导电片(4)与(5)分别用导线(15)(16)连接在远红外发热体的两极上。5.按照权利要求1或4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两个园柱形金属接插件(14)分别紧固在两个半扇的小腔体内的镶板上,接插件(14)与带凸起的导电片(5)接通。6.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编织带(18)的两端分别紧固一个弹性的插扣(19),该插扣(19)插在每半扇腔体内镶板的缝隙中。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镶板(2)用螺钉(3)将其紧固在每半扇葫芦腔体内。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浸在棉花(8)上的药液的主要成分是蛇胆、熊胆、川贝、石燕石、石霜、珍珠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近视眼的视疗葫。其特征是该视疗葫是由相互对称并可分离的两个半扇葫芦状腔体组成。两半扇腔体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电线插头插接后使两半扇腔体合为一整体,并进行通电加热两半扇腔体内的远红外发热体,热量再传到盛药液的蒸发皿,使药液蒸发并通过眼罩。使用时,将连接两半扇腔体的编织带戴在头上,眼罩罩眼上,利用蒸发的药液进行治疗。本技术优点是结构简单,轻便,药液蒸发稳定,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好。文档编号A61M37/00GK2249094SQ9522906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国强, 王荣征, 周云龙 申请人:张国强, 王荣征, 周云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疗葫,主要包括有内盛药液的腔体(1),戴在头上并将腔体固定在眼部的编织带(18),其特征是该腔体是由相互对称,并可分离的两个半扇腔体所组成,两个半扇腔体通过铰链(12)、电线插头(13)将两半扇腔体紧固为一体,每半扇腔体内紧定镶板(12),在镶板上均紧固有与电线插头(13)对装的接插件(14)和远红外发热体(10),金属贮能器(9)被夹在远红外发热体和镶板(2)上的蒸发皿之间,弹性眼罩(17)镶在盛药的蒸发皿口上,每半扇腔体的镶板(2)上各可插装一个固紧编织带(18)的插扣(19)。2、按照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视疗葫,其特征是该腔体的形状是由两个对称半扇葫芦状腔体(1)组成,每半扇葫芦状腔体都包括大、小两连通的腔体,两半扇腔体通过其大腔体底部的铰链(12)铰接在一起,接插件(14)位于小腔体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王荣征周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强王荣征周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