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孝旦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配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74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液配药器,由泵皮、泵体、阀座旋转块以及药瓶下针垫组件、液瓶下针垫组件组成,输液管和输气管分别把药瓶下针垫组件和液瓶下针垫组件中的输液针头和气道口接道。输气管和输液管相互隔绝,药瓶和液体瓶之间只有一条输液管,杜绝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各空气入口处装上过滤器。操作时,手捏泵皮和转动旋转块,即可完成配药过程,具有操作简单、无菌指标高,可取代传统配药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中。(*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配药器具。传统的输液配药方法,是用注射器刺入液体瓶,抽取液体后拔出针管再刺入药瓶,注入液体进行稀释,而后又输入液体瓶中。针头、针管和胶塞要往返接触,刺入多次才能完成配药稀释过程。由于注射器往返使用,操作强度大,同时难以避免交叉感染,达不到无菌的效果。现有文摘上记载的有关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注射器多次往返使用的问题,但药液须多次经过泵皮和回流管道,难免带来感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液只在一根管里来回流动稀释,不经过泵皮,没有交叉感染,操作方便的医用输液配药器。本技术的目是这样实现的泵体(8)上装有阀座(5),阀座(5)中的两条气道(6)内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阀门(7);阀座(5)上装有旋转块(2);旋转块(2)、阀座(5)和泵体(8)内部分别开有二条气道(4)、(6)和(9),并依次相互接通;泵皮(15)罩在泵体(8)侧面,并与气管(9)下端部导通;泵体(8)下部装设有药瓶针垫组件;输液管(13)把穿过泵体(8)和药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2)与穿过液体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9)接通;输气管(1)把旋转块(2)内的气道(4)和液体瓶针垫组件上的气孔(24)接通。配液时,只需摁压泵皮,气体便可从各部件中的气道及输气管进入液体瓶,瓶内液体在气压作用下通过输液管道进入药瓶内进行稀释;转动旋转块,并松开泵皮,其内部便产生负压,并通过阀座内的另一开启阀门把负压传送到液体瓶内,药瓶里稀释后的药水在负压的作用下便从原输液管道返回液体瓶内,如此反复几次,即达到配药目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双阀门和旋转块结构,使得药瓶和液体瓶之间只有一条输液管道,泵皮和输气管道与输液管隔绝,无药液流入,杜绝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各空气入口处均装上空气过滤器,进一步提高了无菌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菌指标高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图及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块、阀座、泵体及针垫组件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泵体(8)上方装有阀座(5),阀座(5)内的两条气道(6)中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锥形阀门(也可用其他形状的阀门);装在阀座(5)上的旋转块(2)和阀座(5)、泵体(8),其体内分别开出两条气道(4)、(6)和(9),并且紧配合依次相互接通。泵体(8)侧面装上泵皮(15),气道(9)伸出泵体(8)侧面与泵皮(15)相通。弹簧(16)装在泵皮(15)和泵体(8)侧面之间。旋转块(2)侧面的气道(4)的端口装上空气过滤器(3)。泵体(8)下方装有药瓶针垫组件,其中针垫(10)侧面开出通气孔(23),输气针头(11)紧配合插入针垫(10)下端,其底部的气孔(21)通过输气针头(11)和针垫(10)内的气道与气道口(23)相通。气道口(23)处装上空气过滤器(22)。输液针头(12)穿过泵体(8)、针垫(10)及输气针头(11)内的气道,并与之隔绝。如图(1)所示,液体瓶针垫组件由以下部件组成针垫(17)侧上方开出一气道口(24),下方紧配合装有输气针头(18),输气针头(18)下端的气孔(20)通过输气针头(18)、针垫(17)内的气道和气孔(24)相通。输液针头(19)穿过针垫(17)、输气针头(18)内的气道,并与之隔绝。输液管(13)把输液针头(19)与输液针头(12)接通。输气管(1)把针垫(17)上的气道口(24)和旋转块(2)上方的气道(4)接通。输液针头(19)和输气针头(18)均刺入液体瓶的胶塞内,输液针头(19)需插入液面下,而输气针头(18)在液面上。同理,输液针头(12)、输气针头(11)均刺入药瓶的胶塞内,位置同上。配液时,摁压泵皮(15),阀座(5)内的一只锥形阀(7)开启,另一只关闭,气体从气道(9)、(6)、(4)、输气管(1)、针垫(17)、输气针头(18)和针头气孔(20)进入液体瓶,瓶内液体在气压作用下,经输液针头(19)、输液管(13)、输液针头(12)注入药瓶进行稀释,此时药瓶内的多余空气从针头气孔(21)和输气针头(11)、针垫(10)内的气道经气道口(23)排出瓶外。松开泵皮(15),原开启的锥形阀(7)关闭,另一只锥形阀(7)开启,气体从空气过滤器(3)、气道(4)、(6)和(9)进入泵皮(15),即可重复以上操作。将旋转块(2)转动180度,松开泵皮(15),弹簧(16)顶起泵皮(15)使气道(9)产生负压,此时另一只锥形阀门(7)开通,原开通的锥形阀关闭。负压从气道(9)、(6)、(4)和输气管(1)及针垫(17)、输气针头(18)经针头气孔(20)传送到液体瓶。在负压的作用下,药瓶中的被稀释液体经输液针头(12),输液管(13)和输液针头(19)的原路返回输液瓶。此时气体从空气过滤器(22)、气道口(23)经针垫(10)、输气针头(11)及针头气孔(21)进入药瓶。如此反复几次,即完成配药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配药器,包括泵体(8)、泵皮(15)、输液针头(12)、(19)和输液管(13),其特征是泵体(8)上装有阀座(5),阀座(5)中的两条气道(6)内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阀门(7);阀座(5)上装有旋转块(2);旋转块(2)、阀座(5)和泵体(8)内部分别开有二条气道(4)、(6)和(9),并依次相互接通;泵皮(15)罩在泵体(8)侧面,并与气管(9)下端部导通;泵体(8)下部装设有药瓶针垫组件;输液管(13)把穿过泵体(8)和药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2)与穿过液体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9)接通;输气管(1)把旋转块(2)内的气道(4)和液体瓶针垫组件上的气孔(24)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体瓶针垫组件中的针垫(17)下部装有输气针头(18),输气针头(18)前端有气孔(20),输液针头(19)穿过针垫(17)和输气针头(18)中的气道,并与之相互隔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瓶针垫组中的针垫(10)侧面开有气道口(23),其上装有空气过滤器(22);针垫(10)下部装有其底部开有气孔(21)的输气针头(11);输液针头(12)穿过针垫(10)和输气针头(11)中的气道,并与之相互隔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阀门(7)可以是锥型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泵皮(15)内装有弹簧(16)。专利摘要一种输液配药器,由泵皮、泵体、阀座旋转块以及药瓶下针垫组件、液瓶下针垫组件组成,输液管和输气管分别把药瓶下针垫组件和液瓶下针垫组件中的输液针头和气道口接道。输气管和输液管相互隔绝,药瓶和液体瓶之间只有一条输液管,杜绝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各空气入口处装上过滤器。操作时,手捏泵皮和转动旋转块,即可完成配药过程,具有操作简单、无菌指标高,可取代传统配药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中。文档编号A61M5/00GK2446995SQ00218768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叶孝旦 申请人:叶孝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配药器,包括泵体(8)、泵皮(15)、输液针头(12)、(19)和输液管(13),其特征是泵体(8)上装有阀座(5),阀座(5)中的两条气道(6)内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阀门(7);阀座(5)上装有旋转块(2);旋转块(2)、阀座(5)和泵体(8)内部分别开有二条气道(4)、(6)和(9),并依次相互接通;泵皮(15)罩在泵体(8)侧面,并与气管(9)下端部导通;泵体(8)下部装设有药瓶针垫组件;输液管(13)把穿过泵体(8)和药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2)与穿过液体瓶针垫组件的输液针头(19)接通;输气管(1)把旋转块(2)内的气道(4)和液体瓶针垫组件上的气孔(24)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孝旦
申请(专利权)人:叶孝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