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39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用以在其上形成线路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基材为添加有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S2:用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改性所述载体表面,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增强照射区域的载体对电磁波的吸收;S3:电镀或化镀经过选择性电磁照射的载体,金属材料得以附着在所述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上,从而在照射区域形成线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在载体里面添加金属化合物或金属媒介帮助金属材料上镀,因而能够做到电路板件除线路之外的区域不含金属,从而射频性能优良,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制作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形成的电路产品尤其适合应用到射频场合中。
技术介绍
目前在普通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上直接制作电路的方法,通常是激光直接结构(LDS)。具体方法为,使用含有某种金属触媒的普通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塑料)注射成型产品,然后通过激光镭射使需要的区域的金属暴露出来,基于这些暴露的金属触媒,进行化镀或者电镀的方法获得电路。以上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需要在普通高分子化合物的粒子里添加金属触媒,从而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电路部件中必须含有用于辅助电镀或化镀金属材料的金属元素,也就是产品非线路部分中必然含有金属成分,在某些射频场合,比如天线产品中,金属触媒可能对射频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若以上方法不增加使基体与由金属粒子构成的离子催化剂接触的步骤,则直接在照射区域进行化镀时,金属材料难以上镀,因而根据以上方法制造天线线路,则金属触媒必不可少,其对射频信号的不利影响也没办法避免。在中国专利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3053227A中,公开了一种成形电路部件的制造方法,在合成树脂基体的进行激光选择性照射,接着需要使基体与由金属粒子构成的离子催化剂接触,将离子催化剂还原为金属后,再进行化镀镀上金属。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工程用塑料对光吸收率不高,因此需要加大激光的能量,因此塑料容易烧焦,由于激光光斑填充区域光斑必须重叠,由于激光能量大,在重叠区域与普通区域产生的高度差和塑料的特性区别很大,不利于后续的处理,粗糙度因此增加了。且该方法需要且强调增加基体表面的粗糙度,而粗糙度的增加必然使电子线路粗糙度增加,对于天线等微波用电子线路来讲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化镀表面会凹凸不平,影响外观,更会影响天线性能。在2012出版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由李娜撰写的《表面粗糙度对高精度微波电子装备电性能影响的研究》的第103页中,记载了“随着表面粗糙度尺度的增大,天线的增益降低”,通过实验证明了粗糙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在中国专利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3442518A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电路的制造方法,采用非金属材料作为载体,对载体进行照射,而后进行化学试剂处理,使表面由非极性转为极性,采用活化后在照射区域形成金属晶核,而后再在金属晶核之上沉积若干金属层,以形成电子电路。同样由于工程用塑料光吸收率不高,而导致如CN103053227A的方法一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无需使用金属化合物或金属触媒帮助金属材料上镀,节约制造成本,制作工艺简单。此外,能够使得形成的电路产品射频性能优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用以在其上形成线路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基材为添加有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S2:用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改性所述载体表面,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增强照射区域的载体对电磁波的吸收;S3:电镀或化镀经过选择性电磁照射的载体,金属材料得以附着在所述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上,从而在照射区域形成线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在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改性发生碳化降解或者融化,对照射后的所述载体表面用酸性药剂或碱性药剂处理,从而使照射区域的载体具有极性以吸附胶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21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1:活化所述载体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化的方式采用钯活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的基材中不含有用以辅助所述照射区域的载体吸附金属材料的金属触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的基材为热塑性材料与电磁波吸收材料均匀混合后的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热塑性材料为聚酰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的基材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份:a)聚酰胺树脂20~90%;b)电磁波吸收剂1~20%;c)助剂0~7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为含碳元素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为碳黑材料、碳纳米管材料、石墨材料、或其中一种的衍生物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起增强吸收作用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200~20000n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起增强吸收作用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200~1100n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使用光斑能量分布均匀的激光器发出的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电磁波吸收材料添加到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中,再用该材料制作载体,使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对载体进行照射,照射区域为线路所需的区域,由于载体内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载体照射后照射区域表面与没有照射的表面产生了化学变化,照射区域的载体物质发生碳化和降解,并嫁接有化学光能基团,从而该照射区域部分具有极性,当然还有一些物理变化,例如光斑重叠区域与非重叠区域产生微小高度差,因而照射区域能够很好地吸附金属材料,使得载体该照射区域上直接电镀或化镀,附着金属材料以形成线路,而若不加电磁波吸收材料,由于增加了电磁波吸收材料,所需电磁波例如激光能量明显降低,使得光斑重叠区域与非重叠区域的高度差与未加电磁波吸收材料经过电磁波照射得到的高度差明显减小,最终的化镀、电镀后的线路表面变得光滑,对天线或者wirebond(丝焊)打线非常有利。经过测算未添加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波照射后表面重叠区与非重叠区的高度差约4-6um,添加后电磁波吸收材料其高度差可以减小到1-3um。本专利技术在制作线路时,载体中无需添加金属触媒成分,形成的产品具备优良的射频性能,可以降低相应成本,提高作为天线使用的线路的性能,工艺也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2c为图1方法各步骤所形成的包含线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线路的制作方法,通过普通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和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混合材料作为线路载体,采用电磁照射时,载体表面相应区域电磁波吸收能力增强,发生化学改性,容易吸附金属材料,电磁照射后的区域之上能够直接进行电镀或化镀金属,形成线路,而无需其他金属触媒,载体中也可以不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制造的线路部件用到天线射频场合下时,射频性能优良,并且节约了金属材料,成本也得到相应的降低,工艺步骤也简单。参看图1,在本实施例中,线路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用以在其上形成线路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基材为添加有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S2:用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改性所述载体表面,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增强照射区域的载体对电磁波的吸收;S3:电镀或化镀经过选择性电磁照射的载体,金属材料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用以在其上形成线路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基材为添加有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S2:用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改性所述载体表面,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增强照射区域的载体对电磁波的吸收;S3:电镀或化镀经过选择性电磁照射的载体,金属材料得以附着在所述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上,从而在照射区域形成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用以在其上形成线路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基材为添加有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为含碳元素的电磁波吸收材料;S2:用电磁波对所述载体表面进行选择性电磁照射,改性所述载体表面,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增强照射区域的载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由于载体内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无需使用金属化合物或金属触媒帮助金属材料上镀,照射区域能够很好地吸附金属材料,使得载体该照射区域上直接电镀或化镀;电磁波吸收材料起增强吸收作用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100~20000nm之间;S3:电镀或化镀经过选择性电磁照射的载体,金属材料得以附着在所述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上,从而在照射区域形成线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照射区域的载体表面改性发生碳化降解或者熔化,对照射后的所述载体表面用酸性药剂或碱性药剂处理,从而照射区域的载体具有极性以吸附胶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英郑兵陈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