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A:当室温的温度在19℃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B:当室温的温度在20℃至29℃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C:当室温的温度在30℃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可以做出“微酸”、“标准”、“酸”三种口感的酸奶,适合人群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奶机的控制模式,具体是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酸奶机只能做出单一口味,其缺点是:1、口感单一,适合人群小;2、口感不佳,四季做出来的口感不一致,存在冬天发酵不够无法成型,而夏天发酵时间过长导致酸味过重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制作时间预先设定为“微酸”、“标准”、“酸”三种控制模式,适应一年四季均能够做出口感接近的酸奶,其主要区别在于乳酸菌含量不同,乳酸菌含量多则酸度较高,而乳酸菌含量少则酸度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包括与加热腔连接的加热体和NTC温度传感器,加热腔内放置有容器,其特征是,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A:当室温的温度在19°C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 B:当室温的温度在200C至29°C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 C:当室温的温度在30°C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上述初始温升时间根据不同功率的加热体而不同,一旦确定好加热体的功率后,加热体由牛奶的初始温度加热至30°C所需的时间,即为初始温升时间,将该时间与对应模式的发酵时间相加,即得到制作时间。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当处于发酵时间时,加热体的温度根据NTC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在30°C至45°C之间。室温的温度等于容器内牛奶的温度±2 °C。所述初始温升时间是指牛奶由初始温度升至30°C所需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做出“微酸”、“标准”、“酸”三种口感的酸奶,适合人群广。(2)、可以智能选择最佳的发酵时间及发酵程序,酸奶机会根据室温的温度结合选择的酸度模式确定最佳的制作时间,准确的做出所需要的酸奶口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包括与加热腔I连接的加热体2和NTC温度传感器3,加热腔I内放置有容器4,其特征是,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A:当室温的温度在19°C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 B:当室温的温度在200C至29°C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 C:当室温的温度在30°C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上述初始温升时间根据不同功率的加热体而不同,一旦确定好加热体的功率后,加热体由牛奶的初始温度加热至30°C所需的时间,即为初始温升时间,将该时间与对应模式的发酵时间相加,即得到制作时间。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当处于发酵时间时,加热体2的温度根据NTC温度传感器(3)的信号控制在30°C至45°C之间;依靠NTC温度传感器(3)来控制发酵温度;依靠电路板IC来精确控制发酵时间。室温的温度等于容器4内牛奶的温度±2°C;夏天温度较高时,室温一般高于牛奶温度O?2度,冬天温度较低时,室温一般低于牛奶温度O?2度。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包括与加热腔(I)连接的加热体(2 )和NTC温度传感器(3),加热腔(I)内放置有容器(4),其特征是,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A:当室温的温度在19°C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 B:当室温的温度在20 °C至29 °C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 C:当室温的温度在30°C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其特征是,当处于发酵时间时,加热体(2)的温度根据NTC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在30°C至45°C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其特征是,室温的温度等于容器(4)内牛奶的温度±2 °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其特征是,所述初始温升时间是指牛奶由初始温度升至30 V所需的时间。【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A:当室温的温度在19℃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B:当室温的温度在20℃至29℃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C:当室温的温度在30℃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可以做出“微酸”、“标准”、“酸”三种口感的酸奶,适合人群广。【IPC分类】A23C9/12【公开号】CN105707231【申请号】CN201610081390【专利技术人】陈勇, 莫杞升 【申请人】广东多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奶机制作多种口味的控制模式,包括与加热腔(1)连接的加热体(2)和NTC温度传感器(3),加热腔(1)内放置有容器(4),其特征是,根据制作时间不同可以制作出微酸、标准以及酸三种酸度,三种酸度的制作时间与室温的温度互相关联,制作时间由初始温升时间和发酵时间组成,其具体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A:当室温的温度在19℃或以下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10小时;B:当室温的温度在20℃至29℃之间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7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9小时;C:当室温的温度在30℃或以上时,微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4小时,标准模式的发酵时间为5小时,酸模式的发酵时间为8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莫杞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多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