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070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6‑23份、刺蒺藜15‑21份、栀子13‑18份、蔓荆子13‑18份、决明子11‑16份、槐花12‑16份、川芎8‑13份、郁金6‑11份、鸡血藤7‑13份、黄芪5‑11份、紫苏叶6‑11份、荠菜8‑12份和甘草6‑1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天然中药,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眼底出血患者的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及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常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盘血管炎以及血液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性眼底出血等。本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萎缩、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失明。目前现代医学采用激光疗法、纤溶剂、抗血小板凝聚剂等西医治疗方法,但只能治疗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和控制病情,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治愈后易复发。因此,可以在采用激光及西药的同时,以及在病情恢复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机会运用中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病根据出血的多少以及部位属中医“视瞻昏渺”,“云雾移晴”和“暴盲”等范畴,是由于七情所伤,外感邪热之毒,久病伤及肾阴,气血亏损及撞击伤目所致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目失所养。目前已经有安雪颗粒剂、糖网汤、排液汤等多个中药制剂用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时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等症状具有一定得缓解作用,但仍存在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复发率高的缺陷。中国专利CN102895573A公开了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药剂,该药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地锦草5-10份、甘草1-5份、马尾连3-10份、伊贝母5-10份、苦地丁1-5份、云母1-5份、远志5-15份、竹菇1-3份、决明子3-5份、当归1-5份、京大戟1-5份、肉苁蓉10-20份、百合5-15份、五味子1-10份和土茯苓10-20份。该药剂都采用天然中药材制成,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眼底出血,但是对于恢复视力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使其充分发挥中药的调理作用,对治疗眼底出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克服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并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将其制成方便易用的成品制剂,使其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以药材重量配比表示为:艾叶16-23份、刺蒺藜15-21份、栀子13-18份、蔓荆子13-18份、决明子11-16份、槐花12-16份、川芎8-13份、郁金6-11份、鸡血藤7-13份、黄芪5-11份、紫苏叶6-11份、荠菜8-12份和甘草6-11份。在该配比范围内,优选了3个疗效较为显著的配比:配比1:艾叶16份、刺蒺藜15份、栀子13份、蔓荆子13份、决明子11份、槐花12份、川芎8份、郁金6份、鸡血藤7份、黄芪5份、紫苏叶6份、荠菜8份和甘草6份。配比2:艾叶23份、刺蒺藜21份、栀子18份、蔓荆子18份、决明子16份、槐花16份、川芎13份、郁金11份、鸡血藤13份、黄芪11份、紫苏叶11份、荠菜12份和甘草11份。配比3:艾叶21份、刺蒺藜18份、栀子15份、蔓荆子15份、决明子14份、槐花14份、川芎11份、郁金9份、鸡血藤10份、黄芪8份、紫苏叶8份、荠菜10份和甘草9份。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味原料药材;步骤2、将艾叶、刺蒺藜、栀子、蔓荆子、决明子、槐花、川芎、郁金、鸡血藤、黄芪、紫苏叶、荠菜和甘草,分别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步骤3、将黄芪、刺蒺藜、栀子、决明子、槐花、川芎、鸡血藤、黄芪和甘草制备的粗粉混合,加7-12倍药材重量的纯化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55℃-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水提浓缩液,备用;步骤4、将艾叶、蔓荆子、郁金紫、苏叶和荠菜制备的粗粉混合,与步骤3所述的滤渣混合后加4-7倍药材总重量体积分数为80-9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4-8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滤液浓缩至55℃-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醇提浓缩液,备用;步骤5、将步骤3所得水提浓缩液和步骤4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减压干燥,粉碎研磨,过100-200目筛,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利用现代中药制剂常规工艺可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成临床所需各种剂型,例如片剂、丸剂、散剂或胶囊剂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刺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归肝、肺经;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栀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苦,味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蔓荆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辛、苦,味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决明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槐花: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郁金: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鸡血藤: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心、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紫苏叶: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荠菜: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以全草入药。味甘,性平;归足厥阴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的配伍分析: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依据中医对眼底出血的辨证认知,遵循中药的配伍理论,为了制成方便易用且疗效稳定的制剂,强化了药材的使用量。该组方是以艾叶和刺蒺藜为君药,散寒止血、明目下气;以栀子、蔓荆子、决明子和槐花为臣药,凉血解毒、清利头目;以川芎、郁金、鸡血藤、黄芪、紫苏叶和荠菜为佐药,清热明目、补气固表;以甘草为使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6‑23份、刺蒺藜15‑21份、栀子13‑18份、蔓荆子13‑18份、决明子11‑16份、槐花12‑16份、川芎8‑13份、郁金6‑11份、鸡血藤7‑13份、黄芪5‑11份、紫苏叶6‑11份、荠菜8‑12份和甘草6‑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
量份的中药材:
艾叶16-23份、刺蒺藜15-21份、栀子13-18份、蔓荆子13-18份、决明子11-16份、
槐花12-16份、川芎8-13份、郁金6-11份、鸡血藤7-13份、黄芪5-11份、紫苏叶6-11份、
荠菜8-12份和甘草6-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
艾叶16份、刺蒺藜15份、栀子13份、蔓荆子13份、决明子11份、槐花12份、川芎
8份、郁金6份、鸡血藤7份、黄芪5份、紫苏叶6份、荠菜8份和甘草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
艾叶23份、刺蒺藜21份、栀子18份、蔓荆子18份、决明子16份、槐花16份、川芎
13份、郁金11份、鸡血藤13份、黄芪11份、紫苏叶11份、荠菜12份和甘草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
艾叶21份、刺蒺藜18份、栀子15份、蔓荆子15份、决明子14份、槐花14份、川芎
11份、郁金9份、鸡血藤10份、黄芪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飞王璐利奕成马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