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一种车辆转向柱。所述车辆转向柱包括:一调整螺栓,其穿过倾斜引导孔和伸缩引导孔,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的相对两侧;及一冲击吸收组件,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和伸缩冲击吸收部,其中调整螺栓插入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在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倾斜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伸缩冲击吸收部在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伸缩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所述车辆转向柱能够使一冲击吸收组件吸收在倾斜操作或伸缩操作过程中所述调整螺栓与倾斜引导孔或伸缩引导孔碰撞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改善操作感并且减小运作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柱,尤其特别地,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柱,其使一冲击吸收组件用以吸收在一倾斜操作或一伸缩操作过程中一调整螺栓与一倾斜引导孔或一伸缩引导孔碰撞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改善操作感并且减小运作噪音(operationalnoise)。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转向柱是一种围绕转向轴以支撑转向轴旋转的装置,其中,转向轴用以传送一通过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产生的旋转力至一齿条齿轮机构。所述转向柱通过一支架耦接至壳体,以固定转向轴的位置。转向柱可以增加伸缩或倾斜功能用以方便驾驶员操作,其中,倾斜装置为一用于调整方向盘的固定角的装置。伸缩装置是通过安装两个中空管而形成,这样,使得转向柱可以轴向地延伸和收缩。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转向轴和转向柱缩进(collapse)以吸收冲击能量。因此,所述转向装置可以根据功能被分类为伸缩式转向装置和倾斜式转向装置,并且根据应用场合,伸缩式转向装置可以增加倾斜功能。通过经由伸缩或倾斜功能而将所述方向盘的突出程度和倾斜角度调整为适应于驾驶员的身高或体重,驾驶员可以自如地(smoothly)操纵转向操作。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100包括:一外管101,一转向轴175容纳于其中;一内管170,其插入至所述外管101;一下安装支架165,其安装于所述内管170且固定于壳体;一上安装支架105,其安装于所述外管101的上侧且固定于壳体;一间距支架180,其耦接至所述外管101且具有一伸缩孔185;一平板支架150,其整合地形成于所述上安装支架105且具有一细长倾斜槽110;一伸缩固定齿181,其设置于所述间距支架180的外表面;一倾斜固定齿145,其设置于所述平板支架150的外表面;一可移动齿块129(movablegearblock),其包括:一伸缩致动齿182和一倾斜致动齿140,所述伸缩致动齿182与所述伸缩固定齿181啮合或分离,所述倾斜致动齿140与所述倾斜固定齿145啮合或分离;一凸台135,其耦接至所述可移动齿块129;一调整螺栓130,其穿过所述伸缩孔185和所述倾斜槽110,以便穿过所述可移动齿块129和一调节杆115;一螺母120,其耦接至所述调整螺栓130,这样,所述可移动齿块129和所述调节杆115可以被固定;弹簧,其置于所述倾斜致动齿140、所述伸缩致动齿182与所述可移动齿块129之间;以及一垫圈125,其设置于所述调节杆115和所述螺母120之间。通过松紧所述调节杆115以实现倾斜和伸缩操作,其工作原理为:当紧固所述调节杆115时,所述平板支架150变窄而施加一压力至外管101以通过压力而使所述外管101和所述内管170彼此附着进而禁止倾斜操作或伸缩操作。相反地,当松开所述调节杆115时,所述外管101与所述内管170之间的压力消失,以允许倾斜操作和伸缩操作。所述伸缩操作以如下方式实施:首先,松开所述调节杆115,其次沿着形成于所述间距支架180的伸缩孔185的方向改变所述调整螺栓130的位置,然后再紧固所述调节杆115。所述倾斜操作以如下方式实施:首先松开所述调节杆115,其次沿着倾斜槽110的方向改变所述调整螺栓130的位置,然后再次紧固所述调节杆115。当所述调节杆115被锁定时,所述外管101、所述转向轴175以及相关零件是被固定的。然而,当松开所述调节杆115时,所述外管101、所述内管170以及相关零件能够在凸轮135的带动下沿着倾斜移动的中轴160执行倾斜操作,或者转向柱轴向地延伸或收缩。然而,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车辆转向柱因在一倾斜操作或一伸缩操作过程中所述调整螺栓与所述倾斜引导孔或所述伸缩引导孔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而产生运作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已在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车辆转向柱,其使一冲击吸收组件用以吸收在一倾斜操作或一伸缩操作过程中一调整螺栓与一倾斜引导孔或一伸缩引导孔碰撞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改善操作感并且减小运作噪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车辆转向柱,其包括:一调整螺栓,其穿过倾斜引导孔和伸缩引导孔,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的相对两侧;以及一冲击吸收组件,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以及伸缩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调整螺栓插入所述中空管,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倾斜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如上所述,一车辆转向柱能够使一冲击吸收组件用以吸收在一倾斜操作或一伸缩操作过程中一调整螺栓与一倾斜引导孔或一伸缩引导孔碰撞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改善操作感并且减小运作噪音。附图说明结合参考以下的附图和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性和优势,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冲击吸收组件的透视图;图5为一侧视图,其绘示所述冲击吸收组件耦接至一倾斜引导孔;图6为一侧视图,其绘示所述冲击吸收组件耦接至一伸缩引导孔;以及图7和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吸收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将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组件时,可以使用术语,例如第一、第二、A、B、(a)、(b)等类似词。这些术语仅是为了将一结构组件与其他结构组件区别出来,并且一相应结构组件的属性、次序、顺序等不应受限于该术语。应当指出,当在说明书中描述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连接”“耦接”“接合”时,虽然说明第一个组件可以直接地与第二个组件“连接”“耦接”“接合”,一第三个组件也可能在第一个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连接”“耦接”“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除非另有说明,在附图中,相对于一安装支架的一侧表示为一上侧,相对于所述上侧的一侧表示为一下侧,在转向轴上的方向盘的一侧表示为一侧,相对于所述一侧的一侧表示为一相对侧。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车辆转向柱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冲击吸收组件的透视图。图5为一侧视图,其绘示所述冲击吸收组件耦接至一倾斜引导孔。图6为一侧视图,其绘示所述冲击吸收组件耦接至一伸缩引导孔。图7和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吸收组件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参考图2至图4,所述转向柱300包括:一调整螺栓310,其穿过倾斜引导孔242和伸缩引导孔252,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242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240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252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250的相对两侧;以及一冲击吸收组件390,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管420、430以及伸缩冲击吸收管440、460,其中所述调整螺栓310插入至所述中空管,所述倾斜冲击吸收管420、430在所述冲击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倾斜引导孔和伸缩引导孔,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的相对两侧;以及一冲击吸收组件,所述冲击吸收组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以及伸缩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调整螺栓插入所述中空管,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倾斜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8 KR 10-2014-01828601.一种车辆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倾斜引导孔和伸缩引导孔,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的相对两侧;以及
一冲击吸收组件,所述冲击吸收组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以及伸缩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调整螺栓插入所述中空管,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倾斜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包括:一第一冲击吸收部和一第二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从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并朝向所述伸缩引导孔的一纵向端,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突出并朝向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另一纵向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包括:一对第一突起和一对第二突起,其中所述第一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所述第二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内凹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连接部,并且所述内凹圆形地向内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伸缩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一突起收缩;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伸缩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二突起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从连接至所述内凹的尾端的内表面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具尚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