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其上部具有可接触于皮肤的金属材质的涂敷器的管式容器,从而把内容物涂抹到皮肤时能够将热气或者冷气传递至皮肤,进而可促进脸部皮肤的代谢,并提高皮肤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其上部具有可接触于皮肤的金属材质的涂敷器的管式容器,从而把内容物涂抹到皮肤时能够将热气或者冷气传递至皮肤,进而可促进脸部皮肤的代谢,并提高皮肤的弹性。
技术介绍
—般的管式容器构成为包括:管式主体,其容纳内容物;管颈,其结合于所述管式主体上部而支撑管式主体,并形成有用于排出容纳于管式主体的内容物的排出部;顶盖,其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管颈,从而开闭排出部。如上所述的管式容器对管主体进行挤压时通过排出部实现内容物的排出,如注册专利第10-1057333号的图1所示,为了容易地涂敷内容物,通过在管上部结构体(120)结合如刷子(140)的涂敷器,从而吸收内容物并将其排出至外部。近日来,随着对皮肤美容的关注度提高,通过单纯吸收内容物的方法,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吸收量以及美容效果。因此,为了促进脸部皮肤的代谢和提高皮肤弹性,试图采用多种传递热气或者冷气的方法,但是,如所述注册专利刷子(140)单纯吸收内容物而排出内容物的结构中,有无法将热气或者冷气传递至皮肤的问题。另外,为了满足如上述的顾客要求,市场上出现了面膜冷温装置,以提供冷面膜或者温面膜,但是其结构不仅复杂,而且费用昂贵,导致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可以使用。从而,请求一种将内容物涂抹到皮肤上时可将热气或者冷气传递至皮肤的结构简单的化妆品容器。另外,将内容物涂抹到皮肤时,为了向皮肤传递热气或者冷气,涂敷器通常由金属材质构成,而支撑其涂敷器的支撑体通常由热塑性树脂制造。但是,由于金属与热塑性树脂随着温度变化的变形率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温度变化,涂敷器与支撑体的结合容易变松或脱离,而且还有可能发生内容物通过产生的空隙露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所述容器在其上部具有可接触于皮肤的由金属材质构成的涂敷器,其将内容物涂抹到皮肤时,能够向皮肤传递热气或者冷气,从而促进脸部皮肤的代谢以及提高皮肤的弹性。另外,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其通过采用NC加工法以圆形状制造可在支撑体上部拆卸的金属涂敷器,从而无需准备涂敷器单独的成型模具,而且还减少了制造费用,进而还能实现大量生产。并且,即便随着温度变化,金属涂敷器与热塑性树脂支撑体的大小变化有差异,也能够保证涂敷器与支撑体稳固结合。技术方案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主体(100 ),其容纳内容物,并在其上部结合有管颈(110),所述管颈具有排出部(111)以排出内容物;支撑体(200),其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且结合于所述管颈(110)的上部,且形成有使通过所述排出部(111)排出的内容物移动的移动通路;涂敷器(300),其由金属材质构成,并通过弹性夹持地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在所述涂敷器的中央部形成有内容物吐出孔(310),以向外吐出内容物;以及顶盖(400),其以覆盖所述支撑体(200)以及涂敷器(300)的方式结合于管颈(110),且在所述顶盖内侧形成有开闭所述内容物吐出孔(310)的开闭棒(410)。关于所述支撑体(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210),以覆盖所述排出部(111)的方式结合于支撑体(200)内侧的下部,从而将支撑体(200)固定于管颈(110);内容物移动管(220),所述内容物移动管与所述排出部(111)连通且形成有移动通路,以使通过所述排出部(111)排出的内容物移动;结合部(230),突出形成于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并结合于所述涂敷器(300),且围绕所述结合部外周面而形成安装突起(231),以安装所述涂敷器(300);中空部(240),其从所述支撑体(200)上侧形成至下侧。关于所述涂敷器(300),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陷结合部(320),在所述涂敷器(300)下侧插入结合有所述安装突起(231);结合突起(330),在所述凹陷结合部(320)下侧沿着内周缘形成,以使所述安装突起(231)卡合。其特征在于,在所定的最低使用温度下的所述结合部(231)的外径(Dl)大于或等于所定的通常使用温度下的所述凹陷结合部(320)的内径(D0)。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部(111)的外周面下部形成有旋转防止突起(111b),以导引所述支撑体(200)的结合方向的同时防止其旋转。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旋转防止突起(Illb)结合的结合槽(211)。另外,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排出部(111)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突起(111c),以防止支撑体(200)沿朝上的方向脱离,并且在所述固定部(210)的内侧下部形成有与所述固定突起(Illc)的下端相接的卡止部(212)。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其上部具有可接触于皮肤的金属材质的涂敷器的管式容器,从而把内容物涂抹到皮肤时能够将热气或者冷气传递至皮肤,进而可促进脸部皮肤的代谢,并提高皮肤的弹性。另外,其优点还在于,通过采用NC加工法以圆形状制造可在支撑体上部拆卸的金属涂敷器,从而无需准备涂敷器单独的成型模具,而且还减少了制造费用,进而还能实现大量生产。进而,其优点还在于,对于通过中空部以弹性夹持的方式结合的金属涂敷器与支撑体来说,即便随着温度变化,金属涂敷器与热塑性树脂支撑体的大小变化有差异,也能够保证涂敷器与支撑体稳固结合。【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结合立体图;图3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排出部与支撑体的结合状态说明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涂敷器与支撑体的大小结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示出的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结合立体图。图3以及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排出部与支撑体的结合状态说明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的涂敷器与支撑体的大小结构说明图。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金属涂敷器的管式容器,包括有:管主体(100)、支撑体(200)、涂敷器(300)以及顶盖(400)。所述管主体(100)用于容纳内容物,在其上部结合有管颈(110),所述管颈(110)具有用于排出内容物的排出部(111),在所述排出部(11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排出容纳在管主体(100)的内容物的排出孔(I I la)。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部(111)外周面的下部形成有旋转防止突起(111 b ),以防止后述的支撑体(200)旋转,其中,所述旋转防止突起(111 b)与支撑体(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金属涂敷器(300)的管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主体(100),其容纳内容物,并在其上部结合有管颈(110),所述管颈具有排出部(111)以排出内容物;支撑体(200),其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且结合于所述管颈(110)的上部,且形成有使通过所述排出部(111)排出的内容物移动的移动通路;涂敷器(300),其由金属材质构成,并通过弹性夹持地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在所述涂敷器的中央部形成有内容物吐出孔(310),以向外吐出内容物;以及顶盖(400),其以覆盖所述支撑体(200)以及涂敷器(300)的方式结合于管颈(110),且在所述顶盖内侧形成有开闭所述内容物吐出孔(310)的开闭棒(410);其中,所述支撑体(200)包括:固定部(210),以覆盖所述排出部(111)的方式结合于支撑体(200)内侧的下部,从而将支撑体(200)固定于管颈(110);内容物移动管(220),所述内容物移动管与所述排出部(111)连通且形成有移动通路,以使通过所述排出部(111)排出的内容物移动;结合部(230),突出形成于所述支撑体(200)的上端并结合于所述涂敷器(300),且围绕所述结合部外周面而形成安装突起(231),以安装所述涂敷器(300);中空部(240),其从所述支撑体(200)上侧形成至下侧;所述涂敷器(300)包括:凹陷结合部(320),在所述涂敷器(300)下侧插入结合有所述安装突起(231);结合突起(330),在所述凹陷结合部(320)下侧沿着内周缘形成,以使所述安装突起(231)卡合;并且,在所定的最低使用温度下的所述结合部(231)的外径(D1)大于或等于所定的通常使用温度下的所述凹陷结合部(320)的内径(D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暑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衍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