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置在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多个副栅线,所述电池片基体包括硅片和设置在所述硅片正面上的钝化膜,所述副栅线至少部分埋置在所述钝化膜内且与所述硅片电接触;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位于所述硅片的正面与所述钝化膜之间且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电线与副栅线电接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在硅片的正面设置可以覆盖导电线的钝化膜,通过钝化膜固定导电线,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并且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片层压过程中金属丝发生漂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复数条金属丝替代了传统的银质主栅线和焊带,作为导电线引出电流,该金属丝一般是通过粘结的方式与电池片受光面的副栅线接触;并且在形成电池片背电极时,通常也是通过采用导电浆料将金属丝粘结在电池片背面来完成的。然而,通过简单粘结方式形成的接触其接触电阻较大,并且层压过程中金属丝的滑动可能造成短路,形成功率减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电池片的导电线通常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电池片的受光面上的副栅线接触相连。但是仅仅采用粘接的接触方式来实现导电线与电池片的连接,不仅粘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电线的滑动而造成短路,影响光电转换效率,而且装配之后的电池片与主栅线之间接触电阻比较大,也会影响光电转换效率。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主栅太阳能电池,该无主栅太阳能电池无需在电池片上设置主栅线,也无需焊带,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商业化,制备简单易实现,特别是成本低,设备简单,能够批量生产,光电转化效率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该太阳能电池单元制造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置在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多个副栅线,所述电池片基体包括硅片和设置在所述硅片正面上的钝化膜,所述副栅线至少部分埋置在所述钝化膜内且与所述硅片电接触;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位于所述硅片的正面与所述钝化膜之间且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电线与副栅线电接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在硅片的正面设置可以覆盖导电线的钝化膜,通过钝化膜固定导电线,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并且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片层压过程中金属丝发生漂移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为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每个电池片上的金属丝延伸出该电池片且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相连。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放置在硅片的正面上;在所述硅片的正面上沉积钝化膜以将所述金属丝固定在硅片的正面上;在所述钝化膜上设置副栅线且进行烧结以便使所述副栅线与所述导电线及所述硅片电接触,以得到电池单元;将相邻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的导电线与另一个电池单元的背面相连以得到电池片阵列;将上盖板、正面胶膜层、所述电池片阵列、背面胶膜层和背板依次叠放,且使所述电池片阵列的正面面对正面胶膜层,使所述电池片阵列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然后进行层压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并且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片层压过程中金属丝发生漂移的问题。而且,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过程中,无需在电池片的表面对金属系进行串焊,从而可以避免由表面焊接对电池片造成的热影响,提高电池片的制程良率。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线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线B-B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片组件100;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阵列30;电池片31;电池片基体311;副栅线312;背电场313;导电线32;背面胶膜层40;下盖板50;钝化膜90;汇流条9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中,为了更加清楚和便于描述,下面对部分术语进行解释。术语“电池单元”主要包括电池片31和导电线32,由此,导电线32也可以称为电池单元的导电线32。术语“电池片31”包括电池片基体311、设在电池片基体311正面上的副栅线312、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的背电场313和设在背电场313上的背电极,由此,副栅线312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背电场313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背电场313,背电极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背电极。“电池片基体311”例如可以由硅片经制绒、扩散、边缘刻蚀、沉积氮化硅层等工序后得到的中间产品,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电池片基体311并不限于由硅片制成,所述硅片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硅片,例如可以为多晶硅片。如图2和3所示,优选地,在所述硅片的背面形成有铝层5。换言之,电池片31包括硅片、对硅片表面的一些处理层、受光面的副栅线及背光面的背电场313和背电极,或等同的没有正面电极的其他类太阳能电池。在本申请中,电池单元、电池片31和电池片基体311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是由多个电池片排列而成,换言之,由多个通过导电线32相连的电池片31排列而成。本申请中披露的所有范围都包含端点并且是可独立结合的。本申请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方位术语如“上、下”通常是指附图所示的上、下;“正面”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应用过程中朝向光线的一面,也即受光面;“背面”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应用过程中背对光线的一面。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31、导电线32和钝化膜90。具体而言,电池片31包括电池片基体311和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上的多个副栅线312,电池片基体311包括硅片和设置在硅片正面上的钝化膜90,副栅线312至少部分埋置在钝化膜90内且与硅片电接触。导电线32位于硅片的正面与钝化膜90之间且由金属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置在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多个副栅线,所述电池片基体包括硅片和设置在所述硅片正面上的钝化膜,所述副栅线至少部分埋置在所述钝化膜内且与所述硅片电接触;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位于所述硅片的正面与所述钝化膜之间且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电线与副栅线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2 CN 201410767190X1.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置在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多个副栅线,所
述电池片基体包括硅片和设置在所述硅片正面上的钝化膜,所述副栅线至少部分埋置在所
述钝化膜内且与所述硅片电接触;
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位于所述硅片的正面与所述钝化膜之间且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
电线与副栅线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为氮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20-60
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之间
相互平行,所述副栅线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之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铜
丝、银丝、或铝丝。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镀
锡铜丝。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
15-40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直
径为60-15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的宽
度为40-80微米,厚度为5-20微米,所述副栅线为50-120条,且相邻两条副栅线的间距
为0.5-3mm。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闯,毛永华,韩鹏,张铖,胡娟,王胜亚,姜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