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2108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由相邻的所述栅极线和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叉形成;多条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多条检测电极;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极,并通过检测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多个防静电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边缘的一侧,每个所述静电保护器件与一条所述数据线或者一条所述驱动电极连接;第一防静电公共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防静电器件的一侧,并与所有所述防静电器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集成触摸技术与液晶显示装置的结合是显示装置发展史的一个飞跃,随着集成触摸技术的引入,显示装置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需要引入用于触摸检测的电极。其中,市场上大部分集成触显示装置为互电容式,即通过驱动电极与检测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变化确定触摸位置。一般地,公共电极会复用为驱动电极从而防止显示装置变厚,因此,公共电极会被分割成很多的条状电极。然而,当公共电极被分割成很多条面积很小的条状电极时,其每一条条状电极防静电击伤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在制程中防静电击伤的能力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多条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由相邻的所述栅极线和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叉形成;多条驱动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多条检测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极,并通过检测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多个防静电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边缘的一侧,每个所述静电保护器件与一条所述数据线或者一条所述驱动电极连接;第一防静电公共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防静电器件的一侧,并与所有所述防静电器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消除条状驱动电极和数据线之间的电势差,避免发生层间放电,防止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在制程中被静电击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图1在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图1的防静电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的防静电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防静电器件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一基板100包括显示区1001和非显示区1003;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包括显示区1201和非显示区1203;液晶层110,位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多条栅极线132,设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显示区1001,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数据线134,设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显示区100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多个像素单元136,像素单元136由相邻的栅极线132和相邻的数据线134交叉形成;多条驱动电极COML,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向第二方向Y延伸,驱动电极COML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多条检测电极TDL,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向第一方向X延伸;控制部111,控制部111通过驱动电极引线124连接至驱动电极COML,并通过检测电极引线122连接至检测电极TDL,用于控制驱动电极COML和检测电极TDL,具体地,驱动电极引线124先连接至驱动部114,驱动部114与控制部111之间为电连接,检测电极引线122先连接至触摸检测处理部112,触摸检测处理部112与控制部111之间为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电极引线122分布在第二基板120非显示区1203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重叠,但由于第一基板100在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第二基板120,因此,第一基板100的非显示区1003相对于第二基板120的非显示区1203在第二方向Y超出一区域,此超出区域被称为台阶面,通常情况下,台阶面设置有控制部111以及其他的驱动IC。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集成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防静电器件146,具体地,防静电器件146设置于第一基板100非显示区1003的一侧,每个静电保护器件146与一条数据线134或者一条驱动电极COML连接;第一防静电公共线148,设置于第一基板100设置有防静电器件146的一侧,并与所有防静电器件146连接,防静电器件146包括第一输入端142和第一输出端144,第一输入端142与驱动电极COML或者数据线134连接,第一输出端144与第一防静电公共线14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或者一级以上串联的次级防静电电路。具体地,请参考图4至图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静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集成触摸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100在非显示区1003设置有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是移位寄存器的一部分,多个移位寄存器通过级连形成用于驱动栅极线132进行逐行扫描的栅极驱动电路。其中,如果薄膜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则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防静电器件,具体地,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次级防静电电路。次级防静电器件包括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和源极S1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D2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G2和源极S2与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D1连接,其中,次级防静电电路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连接第一输入端14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G2连接第一输出端144,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为NMOS型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为非晶硅,或者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为低温多晶硅,且为NMOS。
如果第一基板100在非显示区1003设置的薄膜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则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防静电器件,具体地,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次级防静电电路。次级防静电器件包括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和源极S1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D2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G2和源极S2与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D1连接,其中,次级防静电电路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G1连接第一输入端14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G2连接第一输出端144,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为PMOS型晶体管。
进一步地,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以上串联的次级防静电电路,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多条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由相邻的所述栅极线和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叉形成;多条驱动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多条检测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极,并通过检测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多个防静电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边缘的一侧,每个所述静电保护器件与一条所述数据线或者一条所述驱动电极连接;第一防静电公共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防静电器件的一侧,并与所有所述防静电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多条栅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由相邻的所述栅极线和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叉形成;
多条驱动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多条检测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极,并通过检测电极引线连接至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检测电极;
多个防静电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边缘的一侧,每个所述静电保护器件与一条所述数据线或者一条所述驱动电极连接;
第一防静电公共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防静电器件的一侧,并与所有所述防静电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器件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极或者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防静电公共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或者一级以上串联的次级防静电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为NMOS型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为PMOS型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防静电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MOS型晶体管或者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MOS型晶体管;
当所述防静电器件包括一级所述次级防静电电路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敦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