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拇指按压手柄、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拇指按压手柄(6)与留痰瓶(2)一侧的接管(201)连接,吸痰管(5)与拇指按压手柄(6)连接,负压吸引管(4)与留痰瓶(2)另一侧的接管(202)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临床用吸痰器。
技术介绍
对于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临床中医务人员要及时施以吸痰、留取痰液进行各项培养检查等,医护操作时将吸痰管末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前端插入在病人痰液部位,开启负压吸引器将痰液吸入吸痰管,需要化验检查时将吸痰管内的痰液再倒出留取于培养瓶内;由于吸痰管与培养瓶是分体的,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对医务人员防护和痰液培养菌种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吸痰留痰一次完成的临床用吸痰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拇指按压手柄、负压吸引管,其拇指按压手柄与留痰瓶一侧的接管连接,吸痰管与拇指按压手柄连接,负压吸引管与留痰瓶另一侧的接管连接。所述的吸痰管与接管连接,拇指按压手柄一端与接管连接,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管或负压吸引器连接。所述的拇指按压手柄与接管为分体或联体结构。所述的吸痰管与拇指按压手柄为分体或联体结构。所述的留痰瓶顶部设置有顶盖,两侧设置有侧盖,顶盖与留痰瓶为分体或联体结构。所述的留痰瓶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的吸痰管前端及前端管壁上设置有圆型或椭圆型吸孔。所述的拇指按压手柄上设置有坡型或园型负压孔。所述的负压孔上设置有帽盖,帽盖与拇指按压手柄为分体或联体结构。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1.增设有留痰瓶,将吸痰管与留痰瓶及拇指按压手柄、负压吸引管连接,需要留取的痰液在吸痰后直接进入留痰瓶内,不需要留取的痰液可进入负压吸引瓶内,无菌卫生,吸痰留痰一次完成,操作简单方便;2.采用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防静电硅化处理,吸痰管前端钝化处理,不损伤呼吸道粘膜;3.设置有拇指按压手柄,辅以控制负压大小,通过拇指的连续开启和闭合动作,促使痰液及分泌物在负压作用下发生位移,顺畅地吸出体外,使用方便;4.设置有联体结构的帽盖,便于一手操作;5.吸痰管通透性好,吸痰充分,不易阻塞;6.本技术仅限医务人员医护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吸痰、留痰使用,为一次性使用产品,规格尺寸系列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一种临床用吸痰器,包括顶盖1、留痰瓶2、侧盖3、负压吸引管4、吸痰管5、拇指按压手柄6等;其留痰瓶2采用玻璃或透明无毒医用塑料制作,与一次性针管材质相同,留痰瓶2两侧设置有接管201、202、侧盖3,顶部设置有顶盖1,接管201与拇指按压手柄6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拇指按压手柄6前端的锥型管用于连接吸痰管5,吸痰管5与拇指按压手柄6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拇指按压手柄6末端上设置有坡型负压孔601,负压孔601上可以设置有帽盖602,帽盖602与拇指按压手柄6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负压孔601便于拇指操作控制负压大小;接管202用于连接负压吸引管4,负压吸引管4与现有负压吸引器连接,或接管202直接连接现有负压吸引器;留痰瓶2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痰液引流量及留量;吸痰管5采用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防静电硅化处理,吸痰管5前端及前端管壁上设置有圆型或椭圆型吸孔501、502,且钝化处理,不损伤呼吸道粘膜。实施例2参阅图2所示,所述的接管202与拇指按压手柄6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拇指按压手柄6上面设置有园型负压孔601,负压孔601上可设置有帽盖602,拇指按压手柄6末端的锥型管用于连接现有负压吸引管4及负压吸引器,或直接连接现有负压吸引器;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上述诸实施例的顶盖1与留痰瓶2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分体结构为柱塞式,如图1;联体结构的顶盖1一侧与留痰瓶2联结,如图2;所述的帽盖602与拇指按压手柄6可以是分体或联体结构,联体结构的帽盖602一侧与拇指按压手柄6联结,这种联体帽盖602便于一手操作;上述顶盖1及拇指按压手柄6的两种结构可在实施例1、2中互换。本技术可根据临床需要制作不同规格尺寸的系列化产品。吸痰时,将吸痰管5与留痰瓶2上的接管201或拇指按压手柄6连接,将接管202与负压吸引管4或拇指按压手柄6连接,盖好顶盖1,开启负压吸引器将痰液吸入吸痰管5,需要留取的痰液在吸痰后直接进入留痰瓶2内,不需要留取的痰液可进入现有负压吸引器的瓶内,吸痰、留痰一次完成;留痰瓶2留取痰液后,拔下吸痰管5及负压吸引管4和拇指按压手柄6,盖好留痰瓶2两侧的侧盖3密封,即可进行痰液各项培养化验。权利要求1.一种临床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拇指按压手柄、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拇指按压手柄(6)与留痰瓶(2)一侧的接管(201)连接,吸痰管(5)与拇指按压手柄(6)连接,负压吸引管(4)与留痰瓶(2)另一侧的接管(2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5)与接管(201)连接,拇指按压手柄(6)一端与接管(202)连接,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管(4)或负压吸引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拇指按压手柄(6)与接管(201)、接管(202)为分体或联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5)与拇指按压手柄(6)为分体或联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痰瓶(2)顶部设置有顶盖(1),两侧设置有侧盖(3),顶盖(1)与留痰瓶(2)为分体或联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痰瓶(2)外壁上设置有刻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5)前端及前端管壁上设置有圆型或椭圆型吸孔(501)、(50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拇指按压手柄(6)上设置有坡型或园型负压孔(60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临床用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孔(601)上设置有帽盖(602),帽盖(602)与拇指按压手柄(6)为分体或联体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拇指按压手柄、负压吸引管,其拇指按压手柄与留痰瓶一侧的接管连接,吸痰管与拇指按压手柄连接,负压吸引管与留痰瓶另一侧的接管连接;需要留取的痰液在吸痰后直接进入留痰瓶内,不需要留取的痰液可进入现有负压吸引器的瓶内,无菌卫生,吸痰留痰一次完成,操作简单方便;采用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防静电硅化处理,吸痰管前端钝化处理,不损伤呼吸道粘膜;辅以拇指按压手柄控制负压大小,促使痰液顺畅地吸出体外,通透性好,吸痰充分,不易阻塞;设置有联体结构的帽盖,便于一手操作;本技术仅限医务人员医护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吸痰、留痰使用,为一次性使用产品,规格系列化。文档编号A61M1/00GK2863116SQ200520146999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朱焕改, 时银钢 申请人:朱焕改, 时银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焕改,时银钢,
申请(专利权)人:朱焕改,时银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