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头部姿态的输氧面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88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它包括一个带有固定带4的输氧面罩17,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由底板和两个侧板连接组成的外壳2,在每个侧板的里端有一个高度调节档7,在每个侧板的外端有一个角度调节档8,在外壳2中有一个头部支撑垫3,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里端有一根高度调节轴9,它的两端位于高度调节档7内,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外端有一根角度调节轴10,它的两端位于角度调节档8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需要调节患者头部姿态,保证输氧通畅;可以把麻醉师从劳累的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手术质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对手术过程中患者输氧面罩固定装置的改进。目前在手术中输氧面罩的固定是靠四根胶皮带套在患者头上勒紧的,头部姿态无专用调整器械,主要靠麻醉师用手调整患者头部姿态,以保证输氧。由于橡胶材料的老化,用几次后就达不到要求的效果;在手术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头部前倾,输氧不通畅,需要由麻醉师用手托起患者下额,使人头呈后仰姿态,同时用手压住面罩,以保证输氧通畅。这样一个手术下来,麻醉师很疲劳,同时也束缚了麻醉师的行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患者头部姿态的输氧面罩固定装置,即可以牢靠地固定输氧面罩,又可以方便、准确地调整患者头部姿态,保证输氧通畅。本技术可以将麻醉师从原来用手保持患者头部姿态的状态解脱出来,使其更方便地配合手术工作,提高手术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头部姿态的输氧面罩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固定带4的输氧面罩17,固定带4上有松紧调节扣6和快卸锁5,其特征在于,(1)有一个由底板2a和两个侧板2b连接组成的呈形的外壳2,在每个侧板2b的里端、即靠近患者肩部的一端有一个高度调节档7,它是一个穿透侧板2b的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的一侧内缘有2~5个凹进的档位;在每个侧板2b的外端有一个角度调节档8,它也是一个穿透侧板2b的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的一侧内缘有2~5个凹进的档位;侧板2b的上部与固定带4端部的快卸锁5连接,(2)在外壳2中有一个头部支撑垫3,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与外壳2的容积相适应,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里端、即靠近患者肩部的一端有一根高度调节轴9,它通过连接件14与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相连,高度调节轴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b上的高度调节档7内的一个档位上;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外端有一根角度调节轴10,它通过连接件16与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相连,角度调节轴1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b上的角度调节档8内的一个档位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使输氧面罩固定牢靠,解脱迅速。在输氧面罩的固定带上有松紧调节扣和快卸锁,因而具有可调松紧,快卸的功能,从而使面罩与病人面部很好的贴合,松紧适度,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松开输氧面罩,使医务人员及时采取其它抢救措施。本技术能根据需要调节患者头部姿态,保证输氧通畅。头部支撑垫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还有相应的肩垫与之配合,因而有多种姿态控制,可以适用于各种身材患者的需要。此外,采用本技术可以把麻醉师从劳累的操作中解脱出来,便于其配合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同时,以较舒适的姿态对患者输氧,安全可靠,有利于提高手术功率,使患者和医生双方受益。本技术还可用于家庭护理、保健,尤其是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拿掉,头部支撑垫3和输氧面罩17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纵向剖面即沿患者身高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K向视图。图5是肩垫1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这是本技术在实际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输氧面罩17罩在模拟的患者头部18上,患者头部枕在头部支撑垫3上,固定带4通过快卸锁5与外壳上的侧板2b连接,松紧调节扣6使固定带4保持适当的松紧度以适合患者的需要。图2显示了去掉头部支撑垫3以后外壳2以及高度、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外壳2由平置的底板2a和两个直立的侧板2b组成,可以采用金属板直接折弯成型。当使用的金属板较薄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底板和侧板的刚性,可以在底板上加筋20以及在底板和侧板的折弯处加支撑件21。头部支撑垫3放在外壳2内,它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和采用各种材料制造,例如图3中显示的实施例,在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粘合一块金属底板19,头部支撑垫3可以用非金属的较软的材料制造,例如塑料、泡沫材料、橡胶材料、海绵材料等,其上表面最好呈现与人体头颈部曲线相适应的曲面形状,使头部支撑垫3与患者的头颈部曲线吻合,增加舒适度。在头部支撑垫3的外面可以包敷纺织品制做的面料层。金属底板19可以方便地通过螺钉与连接件14、15、16连接。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调节机构位于侧板2b靠近患者肩部的一端,称之为里端。高度调节机构由连接于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高度调节轴9和位于侧板2b上的高度调节档7构成。高度调节轴9是一根金属杆,它穿进连接件14的连接面内并保持自由滑动,连接件14用螺钉固定在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上。高度调节档7是位于侧板2b上的带有档位的长条形孔,该孔内缘一侧有凹进的档位,可以稳定地安放高度调节轴9。参见图4,此实施例设置了三个高度档,最低档的高度为h3,当高度调节轴9处于此档位时,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h1为77毫米;第二档的高度为h4,当高度调节轴9处于此档位时,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h1为90毫米;最高档的高度为h5,当高度调节轴9处于此档位时,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h1为103毫米。改变高度调节轴9所处的档位,就可以改变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为了便于调节,可以在高度调节轴9的两端加上耳环。头部支撑垫3的角度调节机构位于侧板2b的另一端,称之为外端。角度调节机构由连接于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角度调节轴10和位于侧板2b相应位置上的角度调节档8构成。角度调节轴10也是一根金属杆,它穿进连接件16的连接面内并保持自由滑动,连接件16用螺钉固定在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上。角度调节档8是位于侧板2b上的带有档位的长条形孔,该孔内缘一侧有凹进的档位,可以稳定地安放角度调节轴10。参见图4右边,可以设置二至五个角度调节档,此实施例设置了五个角度档,每个相邻档位的角度差设计为3度。假设高度调节轴9正处在最低档,当角度调节轴10处于最低档时,头部支撑垫3正处于水平,为0度;当角度调节轴10处于第二档时,头部支撑垫3与水平面夹角为3度;当角度调节轴10处于第三档时,头部支撑垫3与水平面夹角为6度;当角度调节轴10处于最高档时,头部支撑垫3与水平面夹角为9度。当角度调节轴10处于最低档时,若高度调节轴9处于第二档,则头部支撑垫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负值。当高度调节轴9处于最高档而角度调节轴10处于最低档时,头部支撑垫3的角度为负的最大值。反之,当高度调节轴9处于最低档而角度调节轴10处于最高档时,头部支撑垫3的角度为正的最大值。适当地选择各个档位的高度即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角度范围。一般地,头部支撑垫的角度调节范围可以从-6°到12°,就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高度调节档为三档时,高度范围为77~103毫米。为了使患者更加舒适,在患者的肩部与本技术输氧面罩固定装置相邻处可以放置一个截面呈三角形的肩垫1,其最厚处与输氧面罩固定装置邻接,其厚度h2等于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h1。由于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可以按档位调节,因此需要有一组截面呈三角形的肩垫1,其数量与高度调节挡7的档位数相同,各个肩垫1的最大厚度h2的数值与高度调节轴9位于不同高度档位时,头部支撑垫3的高度h1的数值分别对应相同。例如当高度调节档7有三个档位时,就应有一组三个肩垫1与之配合使用。肩垫1的外面也可以包敷面料层,使用尼龙搭扣13将肩垫1和头部支撑垫3连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角度调节轴10的中部连接着一个拉手11,有两个弹簧12,其一端固定在头部支撑垫3的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头部姿态的输氧面罩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固定带[4]的输氧面罩[17],固定带[4]上有松紧调节扣[6]和快卸锁[5],其特征在于,(1)有一个由底板[2a]和两个侧板[2b]连接组成的呈└┘形的外壳[2],在每个侧板[2b] 的里端、即靠近患者肩部的一端有一个高度调节档[7],它是一个穿透侧板[2b]的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的一侧内缘有2~5个凹进的档位;在每个侧板[2b]的外端有一个角度调节档[8],它也是一个穿透侧板[2b]的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的一侧内缘有2~5个凹进的档位;侧板[2b]的上部与固定带[4]端部的快卸锁[5]连接,(2)在外壳[2]中有一个头部支撑垫[3],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与外壳[2]的容积相适应,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里端、即靠近患者肩部的一端有一根高度调节轴[9], 它通过连接件[14]与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相连,高度调节轴[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b]上的高度调节档[7]内的一个档位上;在头部支撑垫[3]底面的外端有一根角度调节轴[10],它通过连接件[16]与头部支撑垫[3]的底面相连,角度调节轴[1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b]上的角度调节档[8]内的一个档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领才马德权刘秀芝刘永胜林传尧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