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腰护颈座套,包括座套本体、固定带和颌部护套;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所述固定带,所述颌部护套通过连接带安装于所述固定带之间;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缝合在所述座套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插扣连接,所述颌部护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座套本体两侧的第一固定带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护腰护颈座套,可以对用户的腰部和颈部分别进行固定,减小用户腰部负荷以及腰椎、颈椎病发病率,并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乘坐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腰护颈座套。
技术介绍
汽车座套作为汽车座椅的保护套,同时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套靠背大多是为平板的而且款式各式各样,图案美观,很受人们的喜欢。然而人们在追求审美的时候却忽略了安全因素,据交通部门统计,6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有关,而因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一斑。现在的座套设计大多是根据原车座的形状所设计,不断做出各式各样的改进,如加厚坐垫,调节靠背角度等。这些改进虽使司机或乘客乘坐更舒适,但是这些改进对用户来说,多集中于腰部和臀部的舒适度,对于一些长时间驾驶的司机或是乘坐的乘客,其头部、颈部和腰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被忽略,例如,一些司机因驾驶习惯的问题,驾驶时头部和颈部长时间处于前伸状态,会逐渐诱发颈椎病,影响驾驶安全以及正常的生活,又如一些乘坐长途车辆的乘客,在座位上睡觉时身体难免会发生东倒西歪状态,不仅影响了其他乘客,也对自身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腰护颈座套。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护腰护颈座套,包括座套本体、固定带和颌部护套;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所述固定带,所述颌部护套通过连接带安装于所述固定带之间;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缝合在所述座套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插扣连接,所述颌部护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座套本体两侧的第一固定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开设有多个扣眼。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末端设有用于连接扣眼的锁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子扣,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母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缝合在靠近于所述座套本体顶部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护套里侧设置为便于贴合颌部的凹兜状。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梯形。进一步的,所述座套本体两侧还缝制有用于收容所述固定带和颌部护套的收容袋,所述收容袋设置在固定带与座套本体缝合端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一条所述固定带。进一步的,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两条所述固定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有:使用本技术的护腰护颈座套,乘客或者司机在乘坐时,可以利用座套本体两侧的固定带将乘客或司机身体两侧肩部绑定在座体上,使腰部紧靠于座体,减小腰部的负荷;同时,颌部护套与固定带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用户的下颌部、颈部分别进行固定,减小用户颈部因长期“前探”弯曲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并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乘坐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座套本体;2-固定带;3-颌部护套;4-插扣;5-连接带;6-锁扣;7-收容袋;21-第一固定带;22-第二固定带;211-扣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护腰护颈座套,包括座套本体1、固定带2和颌部护套3;所述座套本体1两侧分别安装一条所述固定带2,所述颌部护套3通过连接带5安装于座套本体1两侧的两条固定带2之间;本实施例的座套本体1可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连体型的座套,也可以直接采用套装于座位上部的头部座套,本实施例以直接套装于座位上部的头部座套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两条固定带2包括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均采用尼龙材质,使固定带2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设计时要求其整体抗拉力不能低于50kg,便于保护用户的安全。所述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的一端(图示为上端)固装在靠近于所述座套本体1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与座套本体1的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缝制、粘接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为保障强度,优选为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21和第二固定带22的另一端通过插扣4连接,插扣采用目前背包类用品常用的塑料插扣,该塑料插扣包括能够相互进行插接的子扣和母扣,所述第一固定带21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子扣,所述第二固定带22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母扣。并且,本实施例的子扣可以在第一固定带21调节位置,母扣可以在第二固定带22上调节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固定带21、第二固定带22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材的用户的使用。所述颌部护套3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5与座套本体1两侧的第一固定带21连接。优选地,所述颌部护套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或其它形状;颌部护套里侧设置为便于贴合下颌部的凹兜状,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颌部护套3与第一固定带21的连接方式采用系扣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在所述第一固定带21上沿所述第一固定带2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扣眼211。在所述连接带5的末端缝制有用于连接扣眼211的锁扣6。使用时,分别将颌部护套3的两端的连接带5通过锁扣6与第一固定带21上的扣眼211连接,并且,座套本体1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腰护颈座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套本体、固定带和颌部护套;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所述固定带,所述颌部护套通过连接带安装于所述固定带之间;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缝合在所述座套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插扣连接,所述颌部护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座套本体两侧的第一固定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腰护颈座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套本体、固定带和颌部
护套;所述座套本体两侧分别安装所述固定带,所述颌部护套通过连接带
安装于所述固定带之间;
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
定带的一端缝合在所述座套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另一
端通过插扣连接,所述颌部护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与座套本体两侧的第
一固定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护颈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定带上开设有多个扣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腰护颈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
末端设有用于连接扣眼的锁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护颈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定带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子扣,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端部穿接所述插扣的
母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