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装置的改进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61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用于注射装置的附件包括一个用于套在注射器2外面,并具有内、外套筒3、5的保护套1,内、外套筒从收缩位置到延伸位置彼此相对可移动的,在收缩位置,注射针针尖从套中伸出使注射能实现,在伸展位置,注射针针尖由套管遮住。套筒3、5由内套筒3上的凸块啮合到外套筒5的导槽14A内彼此相互导向。至少导槽14A的一部分是贯穿卡圈6的壁的狭槽15构成,而卡圈6是由外套筒5的剩余部分分开构成,并在附件装配时,装在外套筒5剩余部分的端部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装置,如注射器,及其附件。用注射器完成注射或从患者身上抽取血样后,对于医生或护士来说存在着被注射器上的注射针意外扎伤的危险。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粘针”(Needlestick),并且由于有感染与血液有关疾病的风险,它可能是非常危险的。欧洲专利0268445A说明书披露了一种用于注射装置的附件,在该附件中,液体沿中空的注射针抽取或放出,所说的附件包括一个用于套在注射针上的护套,它有两个彼此沿注射针长度方向上从收缩位置到展开位置相对运动的护套部件,在收缩位置上,注射针针尖从护套内伸出到一定距离,使注射能够实施,而在展开位置时,注射针针尖位于护套内,以便遮住针尖。这样一种附件以后将称之为“所提到类型的附件”。为了消除已完成注射后的粘针的危险,所披露的附件包括保持装置,该装置用于在完成注射后在展开位置上夹持住护套,并用于把压力作用到收缩运动方向上的护套端部上,使注射针针尖避免完全暴露,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朝着展开位置的方向偏移护套的偏置装置。应该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注射装置”包括两种装置,一种是注射器或者是滴注器,它们用来把物质引入由注射针穿刺的位置内;另一种是血液采集针,用于从注射针穿刺的位置抽取物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提到类型的附件的改进。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提类型的附件,在该附件中,套件包括一个内套筒和一个外套筒,且这两个套筒是由一个套筒的凸块啮合在另一个套筒的导槽内彼此互相导向,其中,导槽至少有一部分是由贯穿所说的构成另一个套筒的的一部分的卡圈的壁的狭槽所形成,所说的卡圈是与所说的另一个套筒的剩余部分分别形成,当附件装配时,它装在所说的另一个套筒剩余部分的端部。最好把凸块设置在内套筒的外表面上,而导槽在外套筒的内表面上,而卡圈是构成外套筒的一部分,并装在外套筒剩余部分的端部内。这样安排的优点在于使内套筒的凸块能够在卡圈装到端部内之前啮合在狭槽内。这也使得在加工时易于加工导槽,因为具有复杂形状的通槽可以很容易在卡圈插入之前在卡圈的壁上加工,这就是说端部是包围着加工有狭槽的卡圈部分。这样避免用心轴,然后从心轴上取下外套筒,在外套筒的内壁上加工复杂形状导槽的必要性,且也避免了由于从心轴上取下外套筒的变形所引起的导槽形状的变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提类型的附件,在该附件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部分收缩位置上夹持住套筒的夹持装置,在该位置上,注射针针尖从套筒中只伸出到使注射针针尖能位于欲注射位置所需要的程度,且两个套筒是由在一个套筒上的凸块啮合在另一个的导槽内彼此相互导向,所说的导槽具有一妥当套筒从其部分收缩位置移动到收缩位置时凸块沿其运动的大体是直的部分,在收缩位置上,注射针针尖从护套筒中伸出到能实现注射的距离,其中,所说的套筒是在注射针长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当套筒从特定的收缩位置移动到收缩位置时,两个套筒之间就不会出现相对转动。这种附件的主要优点在于套筒在特定的收缩位置时可以被卡住,由此使得注射针的针尖能精确地处在欲注射的位置上,随后在注射完成时套筒运动到完全收缩位置是随凸块沿导槽的直线部分运动轨迹进行,因此,不存在两个套筒之间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转动。临床试验业已表明,当这种转动出现时,它由套筒端部和患者皮肤间的摩擦接触被限制了,因此,套筒的两个部分一起锁定,因此,它们不可能自由滑动,使得注射能正确地实现。为了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举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在最终锁定位置上通过附件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通过外套筒的卡圈的剖面图,它表示外套筒内表面上的导槽;图3是通过卡圈的剖面图,它表示在外套筒内表面沿直径方向上与导槽对着的锁紧舌;图4是沿图6的Ⅳ-Ⅳ剖面线通过内套筒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沿图6的Ⅴ-Ⅴ剖面线通过内套筒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沿图4的Ⅵ-Ⅵ剖面线的剖视图。参看图1,图中所示的附件包括一个与中空的注射针2一体形成的护套1,护套1是由具有锥形端部4的内套筒3和外套筒5组成。外套筒5有一个被搭锁成固定在外套筒5端部内壁的环形槽7内的卡圈6。此外,外套筒5有一个连接器9,注射针2通过它延伸,并用它把护套1装到注射器的出口。外套筒5内装有压缩弹簧8,它在如用超声焊固定到位的连接器9和内套筒内壁上的台肩10之间伸缩。内、外套筒装配在一起,这样,内套筒3与外套筒5一起被安装得使内套筒能顶着弹簧8的作用被套叠在外套筒5内以便使注射针2的针尖通过内套筒3端部上的孔11伸出针使注射能实现的距离上,而且,当注射完成后内套筒3自动地移动到如图1所示的伸展位置,以便遮住注射针针尖,详情将在下面叙说。当内套筒3处在伸出位置时,靠内套筒3外壁上的环形台肩12与卡圈6内壁上的环形台肩13的接触,在与外套筒5接合中被卡住。此外,内套筒3的外壁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凸块14(见图4,它表示内套筒3在图1纵向剖面图垂直方向上的纵向剖面图),它啮合在包括卡圈6的外套筒5内表面上的导槽14A(用虚线表示)内。图2表示3卡圈6的内壁,导槽14A与穿过卡圈6壁的狭槽15相连,当卡圈6装入外套筒5端部的导槽7内时,狭槽15形成一个与在外套筒5内壁内由直线通道16所形成的导槽14A相通的通道,这如图2中用虚线所示的。在装配护套1时,在卡圈6装在外套筒5的端部之前,内套筒上的凸块14被放入狭槽15的位置20内,如虚线所示,在该位置上,它与肩22接触。这要求卡圈6的壁稍稍有些变形,因此,当凸块14位于狭槽15内且卡圈6随之装在外套筒5的导槽7内时,凸块14就不再会滑出导槽14A。当护套1全部装配后,装在位置20上的凸块14是使内套筒处在部分收缩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注射针2针尖稍稍从孔11中伸出。附件可以以这样一种状态提供给使用者,即把具有提供紧配合的内肋41的可去掉的帽盖40盖扣在护套1的端部,以遮住注射针2的针尖。当护套1装到予先已灌注了注射液的注射器出口上进行注射时,先去掉帽盖40,露出注射针2的针尖,然后把注射2的针尖准确地对准注射部位,例如静脉。在图2中虚线所示的一个变换型式中,凸块14起初是在由狭槽15的延伸部19所确定的一个临时锁定位置17上,因此,内套筒3开始是在它的遮住注射针2针尖的延伸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可去掉的帽盖)。在使用这种变换型式的装置时,为了在注射位置上露出注射针2的针尖,用手握住内套筒3并稍稍施加转动使凸块14脱开临时锁定位置17,然后施加轻微的压力,把内套筒3插入外套筒5内,使得凸块14沿狭槽延伸部19滑动,直到感觉到有“卡搭”声和微小的转动,这时凸块14嵌入位置20。注射针2的针尖在欲注射位置定位之后,把注射针插入患者身上的动作将使得内套筒3由于患者的皮肤反过来压缩内套筒3端部的作用而插入外套筒5内,这将使凸块14移动超过指状部分21,指状部分被弹性位移,以便为凸块14提供自由通道,并沿外套筒5内壁上的通道16滑动。由于通道16是在注射针长度方向上延伸,所以在内外套筒之间在这样移动时不会产生相对转动。注射完成后从患者身上拔下注射针时,凸块14在弹簧8的作用下自动地沿导槽14A退回,同时,内套筒3由于它的端部和患者皮肤间的接触压力释放而退出外套筒5。然而,当凸块14接触指状部分21时,它由指状部分21引导到最后位置23,该位置离位置22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所提到的附件,包括一个内套筒(3)和一个外套筒(5),在该附件中,两个套筒是由一个套筒上的凸块(14)啮合在另一个套筒的导槽(14A)内彼此相互导向,其特征在于至少导槽(14A)的一部分是由贯穿组成所说的另一套筒的一部分的卡圈(6)的壁的狭槽(15)所构成,所说的卡圈是与所说的另一套筒的剩余部分分别成形,当附件装配时,所说的卡圈装到所说的另一个套筒的剩余部分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斯图尔特帕里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里马蒂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