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1336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5:44
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书RFID标签、RFID识读器、计算机网络终端和借书平台,计算机网络终端上设置有第一RFID识读器、第二RFID识读器和第三RFID识读器,第一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图书RFID标签,第二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借书平台,第三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还书平台,识读器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识别面板,识别面板上方设置有指示灯,识读器外壳体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上侧设置有电源线接口。有益效果在于:RFID识读器识别精度高,大大改进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图书借阅率,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RFID
,具体涉及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RFID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首字母缩写,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RFID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用,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但是目前针对图书馆的图书RFID系统应用普及率还不高,另外还存在识别精度不高,操作复杂,因此使得图书图书盘点及错架图书整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图书RFID标签、RFID识读器、计算机网络终端和借书平台,计算机网络终端上设置有第一RFID识读器、第二RFID识读器和第三RFID识读器,第一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图书RFID标签,第二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借书平台,第三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还书平台,识读器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识别面板,识别面板上方设置有指示灯,识读器外壳体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上侧设置有电源线接口。上述结构中,图书馆新购置的图书放置在第一RFID识读器上,通过识别图书RFID标签,将图书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网络终端内,当读者借书时,通过第二识读器识别图书RFID标签,从而在计算机网络终端留下记录,还书时,通过第三RFID识读器识别图书RFID标签,实现借阅图书入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计算机网络终端与第一RFID识读器、第二RFID识读器和第三RFID识读器通过USB数据传输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二RFID识读器放置在借书平台上,第三RFID识读器放置在还书平台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识读器外壳体与识别面板通过螺钉相连接,USB接口镶嵌在识读器外壳体一侧面。有益效果在于:RFID识读器识别精度高,大大改进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图书借阅率,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RFID识读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RFID识读器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图书RFID标签1、计算机网络终端3和借书平台5,计算机网络终端3上设置有第一RFID识读器2、第二RFID识读器4和第三RFID识读器7,第一RFID识读器2一侧设置有图书RFID标签1,第二RFID识读器4一侧设置有借书平台5,借书时,将待借阅书籍放在第二RFID识读器上,第三RFID识读器7一侧设置有还书平台6,还书时,将借阅书籍放置在第三RFID识读器上,识读器外壳体8上表面设置有识别面板9,识别面板9能够识别图书RFID标签1,识别面板9上方设置有指示灯10,根据指示灯10的指示,可是知道图书识别状况,识读器外壳体8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11,通过USB接口11将RFID识读器与计算机网络终端3相连接,USB接口11上侧设置有电源线接口12,用来为RFID识读器提供电源。上述结构中,图书馆新购置的图书放置在第一RFID识读器2上,通过识别图书RFID标签1,将图书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网络终端3内,当读者借书时,通过第二RFID识读器4识别图书RFID标签1,从而在计算机网络终端3留下记录,还书时,通过第三RFID识读器7识别图书RFID标签1,实现借阅图书入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计算机网络终端3与第一RFID识读器2、第二RFID识读器4和第三RFID识读器7通过USB数据传输线相连接,第二RFID识读器4放置在借书平台5上,第三RFID识读器7放置在还书平台6上,识读器外壳体8与识别面板9通过螺钉相连接,USB接口11镶嵌在识读器外壳体8一侧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书RFID标签、RFID识读器、计算机网络终端和借书平台,计算机网络终端上设置有第一RFID识读器、第二RFID识读器和第三RFID识读器,第一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图书RFID标签,第二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借书平台,第三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还书平台,识读器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识别面板,识别面板上方设置有指示灯,识读器外壳体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上侧设置有电源线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书馆用图书供应链RFID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书
RFID标签、RFID识读器、计算机网络终端和借书平台,计算机网络终端上设置
有第一RFID识读器、第二RFID识读器和第三RFID识读器,第一RFID识读器
一侧设置有图书RFID标签,第二RFID识读器一侧设置有借书平台,第三RFID
识读器一侧设置有还书平台,识读器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识别面板,识别面板
上方设置有指示灯,识读器外壳体一侧面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上侧设置有
电源线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富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白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