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1173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该装置包括电解槽、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离子交换膜的边缘密封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电解槽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后形成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第一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下方,第二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上方;第一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下方的正电极板,第二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上方的负电极板;离子交换膜呈倾斜状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电解水靠近该锐角的水平面与正电极板及电解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气体三角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离子交换膜实现了氧气及其他气体与氢气的完全分离,继而实现了纯氢气的制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氢氧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气的质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大量生物学研究表明,氢气具有选择性中和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的作用,这是氢气对抗氧化损伤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表明,氢气能治疗的疾病类型非常多,例如恶性肿瘤、结肠炎、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脑缺血、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抑郁症、脊髓损伤、皮肤过敏、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器官移植损伤、小肠缺血、系统炎症反应、放射损伤、视网膜损伤和耳聋等68多种疾病。尽管氢气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治疗疾病价值,但为了达到抗氧化的目的,如何使用氢气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使用氢气的方式有3种,一是可以采用直接呼吸含有氢气的混合气体,二是饮用或注射含氢气的溶液,三是经过皮肤扩散和诱导大肠细菌产生氢气。从使用和经济角度考虑,普通人饮用含氢气的水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在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地被大量人群使用,氢气将成为人类的健康保护神。如何制氢成为了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1972年,日本科学家fujishima和honda发现在外加电压下用紫外线照射TiO2电极将水分解产生氢气,首次揭示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的可能性。这种光电化学转换过程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将能量密度低的太阳能转换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的化学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制氢途径,有望同时解决能源供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该项技术是最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个问题:光电解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何进行在线分离呢。虽然这种方式利用光能源解决了氢气的制备,但是还是无法得到纯氢气,在分离的过程中氢气很容易与其他气体混合,这种气体有的有毒性,因此影响了氢气的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后续出现了一种水电解得到氢氧的装置,按国内外现有的电解水分仍是采用KOH或NaOH溶液后,以铅锌电极分解电解水而得到氢气和氧气,所需要电子约3kw/h-5kw/h。这种分解方式不仅产气量不足,最主要的是分解出的氢气和氧气无法分离,因此还是无法实现纯氢气的制备。综合上述描述,市面上急需一种能够完成将氢气和氧气及其他气体分离,得到纯氢气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将电解槽分隔成两个完全隔离的腔体,由于实现了纯氢气的提取及氧气等其他气体的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所述离子交换膜的边缘密封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且呈倾斜状分布,电解槽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后形成用于盛装进行电解水的第一密封腔体和用于盛装可饮用水的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一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下方,所述第二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均固定在电解槽的底端内,且锂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下方的正电极板,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上方的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离子交换膜呈倾斜状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电解槽的内侧壁与正电极板向上倾斜的一端形成一锐角;电解水靠近该锐角的水平面与正电极板及电解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气体三角区。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单向阀,外部水管通过单向阀与第一密封腔体连接,且通过单向阀给第一密封腔体内加水。其中,所述电解槽的外表面镀覆有一绝缘层。其中,所述电解槽的内径为9cm左右。1)通过在电解槽内设置离子交换膜后将该电解槽分隔成两个完全隔离的密封腔体,且在第一密封腔体内放置正电极板,在第二密封腔体内放置负电极板,电解时在负电极板上产生氢气,在正电极板上产生氧气;由于离子交换膜分隔离,可完全将电解后的氢气和氧气完全隔离,因此在第二密封腔体内的氢气为纯氢气,因此第二密封腔体内的水可直接饮用;也可以将纯氢气排出收集,以备后续使用或配合其他使用。上述的改进,实现了氧气及其他气体与氢气的完全分离,继而实现了纯氢气的制取。2)将离子交换膜呈倾斜状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电解槽的内侧壁与正电极板向上倾斜的一端形成一锐角;电解水靠近该锐角的水平面与正电极板及电解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气体三角区;电解后氧气及电解水中存在的氮气均聚集在该气体三角区后排出;该气体三角区,该区域无需单独设置,是根据血液透析原理形成的,电解得到的氧气及电解水中原本存在的氮气等其他气体可自动运动至该气体三角区,然后再排出;该设计,不仅能及时的排出氧气等其他气体,避免这些气体无法排出而重回水中,对水造成污染;而且,可将氧气等其他气体及时带动,完全杜绝这些气体与氢气混合,保证了氢气的绝对纯度。3)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操作便捷、成本低、制取纯氢气效果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电解槽11、离子交换膜12、控制电路板13、锂电池14、第一密封腔体15、第二密封腔体16、正电极板17、负电极板18、气体三角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10、离子交换膜11、控制电路板12和锂电池13;离子交换膜11的边缘密封固定在电解槽10的内壁上且呈倾斜分布,电解槽10通过离子交换膜11分隔后形成用于盛装进行电解水的第一密封腔体14和用于盛装可饮用水的第二密封腔体15,第一密封腔体14位于离子交换膜11的下方,第二密封腔体15位于离子交换膜11的上方;控制电路板12和锂电池13均固定在电解槽10的底端内,且锂电池13与控制电路板12电连接;第一密封腔体14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11相平行且位于其下方的正电极板16,第二密封腔体15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11相平行且位于其上方的负电极板17,正电极板16和负电极板17均与控制电路板12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2通电工作后对第一密封腔体14内的电解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在正极板16上产生氧气O2,在负电极板17上产生氢气H2;通过离子交换膜11的隔离后产生的氢气不与氧气混合,形成纯氢气;离子交换膜11呈倾斜状固定在电解槽10的内壁上,电解槽10的内侧壁与正电极板16向上倾斜的一端形成一锐角;电解水靠近该锐角的水平面与正电极板16及电解槽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气体三角区18;电解后氧气及电解水中存在的氮气均聚集在该气体三角区18后排出;通过气体三角区18的形成,可及时将第一密封腔体14内的气体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所述离子交换膜的边缘密封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且呈倾斜状分布,电解槽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后形成用于盛装进行电解水的第一密封腔体和用于盛装可饮用水的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一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下方,所述第二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均固定在电解槽的底端内,且锂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下方的正电极板,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上方的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离子交换膜呈倾斜状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电解槽的内侧壁与正电极板向上倾斜的一端形成一锐角;电解水靠近该锐角的水平面与正电极板及电解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气体三角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所述离子交换膜的边缘密封固定在电解槽的内壁上且呈倾斜状分布,电解槽通过离子交换膜分隔后形成用于盛装进行电解水的第一密封腔体和用于盛装可饮用水的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一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下方,所述第二密封腔体位于离子交换膜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均固定在电解槽的底端内,且锂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下方的正电极板,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固定有与离子交换膜相平行且位于其上方的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地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赫拉铂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