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左右的侧壁面板(7)连接的搁板(8);在与搁板(8)之间形成第3闭合截面部(C3)的搁板横梁(9);使车外侧端部与侧壁面板(7)结合并使上端与搁板横梁(9)结合的搁板角撑板(1);和在搁板角撑板(1)与搁板横梁(9)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2)。搁板横梁(9)具有:与搁板(8)的前侧结合的前壁(91);从前壁(9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92);和从下壁(92)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与搁板(8)结合的后壁(93)。支撑件(2)的下端(2b)与搁板角撑板(1)结合,且上端(2a)与前壁(91)结合。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支撑件(2)的后表面与下壁(92)连结的加强部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通过一对加强部件分别将沿上下相互离开距离地配置的中间底板横梁以及上背部(upperbackmember)的左右两端部连结,且将加强部件的车外侧端部与后轮罩结合的。加强部件形成为コ字状截面,该コ字状截面由在车宽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第1倾斜部、相对于第1倾斜部向后方隔开距离地平行形成的第2倾斜部、和将第1倾斜部以及第2倾斜部的车内侧端部连结的折曲部构成。此外,加强部件的车内侧端部的上侧部位以与中间部位相比向车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168434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加强部件形成为コ字形截面,且加强部件的车内侧端部的上侧部位以与中间部位相比向车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所以第1倾斜部与第2倾斜部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宽度越趋向上侧就变得越长。因此,由于加强部件的上端与中间的周长差变大,所以难以通过冲压加工来成形加强部件。也就是说,冲压加工的基材(金属板)中的相当于上端的部分由于伸长率变大,所以担心超过基材的伸长极限而断裂。假设,即使在未断裂地成形的情况下,由于上端的板厚与伸长率的增大成比例地变薄,所以也难以确保足够的刚性及强度。于是,考虑到将加强部件的车内侧端部形成为直线状,从而提高成形性。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车辆行驶时,当作用有将加强部件与上横梁之间打开或封闭的方向上的力时,应力将集中在加强部件与上背部相交的角部上,从而易产生局部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从这种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成形性,同时使在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应力分散的车身后部构造为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的搁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配置在所述搁板的下部而在与所述搁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部的搁板横梁;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使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使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结合的搁板角撑板;和在所述搁板角撑板与所述搁板横梁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搁板横梁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的前侧结合的前壁;从所述前壁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和从所述下壁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结合的后壁,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搁板角撑板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位结合,且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前壁结合,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所述支撑件的后表面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壁连结的加强部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是包括螺栓紧固和焊接接合双方的概念。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在搁板角撑板与搁板横梁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而在车辆行驶时,能够使在搁板角撑板与搁板横梁交叉的角部所产生的应力分散至支撑件,因此能够抑制局部的变形。此外,由于能够使上述应力分散至支撑件,所以无需使搁板角撑板的车内侧端部的上侧部位弯曲。即,能够将搁板角撑板的车内侧端部形成为直线状或者大致直线状,从而能够提高搁板角撑板的成形性。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使支撑件的上端与搁板横梁的前壁结合,且具有将支撑件的后表面与搁板横梁的下壁连结的加强部件,由此支撑件和加强部件以夹着形成在前壁与下壁之间的边界上的棱线的方式与搁板横梁结合。由此,作用于支撑件的荷载会经由搁板横梁的前壁、下壁、棱线而向搁板横梁分散地传递。因此,能够抑制搁板横梁的局部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此外,优选为,所述支撑件具有从下端向着上端而以倾斜状延伸的支撑件侧加强筋,所述加强部件具有设在与所述支撑件侧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一致的位置上的加强部件侧加强筋。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支撑件具有从下端向着上端而以倾斜状延伸的支撑件侧加强筋,且加强部件具有设在与支撑件侧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上一致的位置上的加强部件侧加强筋,所以支撑件以及加强部件相对于在搁板角撑板与搁板横梁之间斜着传递的荷载的刚性及强度会提高。由此,支撑件以及加强部件将难以变形,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此外,优选为,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安装在所述支撑件的前表面的座椅安装托架,且所述座椅安装托架和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支撑件共同紧固。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座椅安装托架与支撑件和加强部件共同紧固,所以能够提高座椅安装托架的安装刚性及/或安装强度。此外,优选为,所述支撑件具有从下端向着上端而以倾斜状延伸的支撑件侧加强筋,所述加强部件具有设在与所述支撑件侧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上一致的位置上的加强部件侧加强筋,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安装在所述支撑件的前表面上的座椅安装托架,所述座椅安装托架和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支撑件共同紧固,所述座椅安装托架跨着所述支撑件侧加强筋,并且以将所述支撑件侧加强筋夹在中间的方式在两侧通过多个安装点安装。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上述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座椅安装托架跨着支撑件侧加强筋,并且以将支撑件侧加强筋夹在中间的方式在两侧通过多个安装点安装,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座椅安装托架的安装刚性及/或安装强度。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成形性,同时使在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应力分散的车身后部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从左前方俯视观察到的、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车身后部的右侧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从左前方俯视观察到的、右侧的支撑件的上端附近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左后方仰视观察到的、右侧的支撑件的上端附近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是沿着图7的IX-IX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在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V是能够使车室CR和后备箱LR连通的所谓直通式的汽车。车辆V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将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连接的搁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配置在所述搁板的下部而在与所述搁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部的搁板横梁;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使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使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结合的搁板角撑板;和在所述搁板角撑板与所述搁板横梁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搁板横梁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的前侧结合的前壁;从所述前壁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和从所述下壁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结合的后壁,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搁板角撑板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位结合,且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前壁结合,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所述支撑件的后表面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下壁连结的加强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19 JP 2013-239009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
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
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将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连接的搁板;
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配置在所述搁板的下部而在与所述搁板之
间形成闭合截面部的搁板横梁;
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使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
侧面结合并使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结合的搁板角撑板;和
在所述搁板角撑板与所述搁板横梁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搁板横梁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的前侧结合
的前壁;从所述前壁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和从所述下壁的后端
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搁板结合的后壁,
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搁板角撑板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位结合,
且上端与所述搁板横梁的所述前壁结合,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所述支撑件的后表面与所述搁板横梁
的所述下壁连结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原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