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争光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543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包括内导管、外导管、分流管和Y型管;内导管的进口端与Y型管的一个出口密封连接,内导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一隔离套囊,内导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充气囊;分流管套设在内导管的外侧,分流管的侧向进口与Y型管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分流管靠近内导管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密封帽,密封帽内设有包裹在内导管外壁的密封皮瓣;外导管的进口端与分流管的出口密封连接,外导管也套设在内导管的外侧,外导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隔离套囊,外导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二充气囊;Y型管的第三个出口连接至麻醉机呼吸回路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导管和外导管组合套设,便于插入支气管内,减少对气管组织的损伤,提高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工具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胸科及其它需要实行肺部隔离技术的手术的组合式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在进行开胸手术时,需要让患侧肺暂时停止通气,健侧肺持续通气,才能方便手术的进行,另外,在手术前或手术期间,还需要双肺同时通气。目前,一般使用双腔气管导管或者单腔气管导管结合支气管封堵器来实现上述功能。
现有的双腔气管导管包括有两个腔道,各自对应一个出口,外部上下有两个气囊,上面气囊堵塞气管,下面气囊堵塞一侧主支气管,但这种双腔气管导管常有如下缺点或并发症:导管外径较粗,材质硬,导管前端的侧管与主管成角,在气管插管时容易损伤到呼吸道;双腔管的单侧腔内径较小,不利于通气,术中易发生气道高压;双肺隔离定位较难,尤其是右上肺主支气管开口处易被气囊阻塞;双腔管型号有限,最小型号的双腔管为26号,只能应用于8岁以上儿童,26号双腔管对于体重小于30~35kg或年龄小于8~10岁孩子不大适用,临床受一定的限制。
而支气管封堵器必须控制插入方向,必须封堵患侧肺方能使患侧肺塌陷,深度调整常常需要配合纤维支气管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麻醉手术后肺部通气的组合式支气管导管,便于插入相应气管位置,提高手术插管成功率。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包括内导管、外导管、分流管和Y型管;所述Y型管设有三个出口;所述内导管的一端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端,所述内导管的进口端与所述Y型管的一个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内导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一隔离套囊,所述内导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充气囊,所述第一充气囊通过位于所述内导管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一隔离套囊连通;所述分流管套设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所述分流管的侧壁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所述分流管的进口与所述Y型管的另一个出口连接,所述分流管靠近所述内导管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密封帽,且所述内导管穿过所述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内设有包裹在所述内导管外壁的密封皮瓣,所述分流管远离所述内导管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外导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分流管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外导管也套设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所述外导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隔离套囊,所述外导管的进口端设有第二充气囊,所述第二充气囊通过位于所述外导管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二隔离套囊连通;所述内导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导管和所述分流管的长度之和,且其长度足以使第一隔离套囊进入并封闭任意一侧支气管;所述Y型管的第三个出口连接至麻醉机呼吸回路的出口。
所述内导管、外导管、分流管和Y型管的进口端均采用硬胶材料制成,其余部分采用软胶管制成。所述内管道的进口端可与内导管的软胶管部分分开或相连,分开时可使内导管的软胶管部分顺利通过分流管内部的封闭皮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分流管靠近所述内导管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帽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帽和所述分流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皮瓣采用可压缩变形的橡胶材料。当拧紧所述密封帽时,所述皮瓣挤压变形使所述内导管与密封帽之间封闭,当松开所述密封帽时,所述皮瓣恢复原形,使所述内导管可移动通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导管的进口端通过设置在外侧的密封胶塞与所述分流管的出口密封连接。将密封胶塞包裹在所述外导管外侧,使外导管有最大内径,同时确保所述外导管和所述分流管的连接处不漏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Y型管的三个出口的管径均尺寸相同,即所述分流管的侧向进口和所述内导管的进口端,以及麻醉机出口的管径尺寸均相同,所述Y型管的三个接口可任意连接,增强导管连接的互换性,导管组装快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表示距离其出口长度的刻度值,适用于成年人的所述内导管的长度优选为55mm,根据刻度值可易于观察导气管插入支气管的深度,方便操作。其直径型号可优选参考常规的3-4#气管导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外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表示距离其出口长度的刻度值,所述内导管的长度优选为28mm,根据刻度值可易于观察导气管插入气管的深度,方便操作。其直径型号可优选参考常规的8-10#气管导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导管的出口端设有可拆卸的闭盖,当不使用所述内导管通气时,可将所述闭盖盖合在所述内导管的出口端使其封闭,当使用所述内导管时将所述闭盖取下即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充气囊和所述第二充气囊的出口直径相同,且均可与充放气注射器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充气囊和所述第二充气囊内均设有压力活瓣,在加压时可被注射器任意充气及放气,撤离注射器则自动封闭,可利用充放气注射器向所述第一充气囊连同所述第一隔离套囊内充入气体或抽出气体,或向所述第二充气囊连同所述第二隔离套囊内充入气体或抽出气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相对于现有的双腔气管导管,其两个隔离套囊的相对位置固定,对位困难,本技术的内导管和外导管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并可选取适当长度的内导管或外导管,故可适用于一些不易对位的患者,比如上肺开口变异较大的患者,降低插管对位的难度;
2.外导管的外径小于现有的双腔气管导管,且外导管插入深度小于双腔气管导管,可减少插管对气管组织的损伤,可适用于气管下段被肿瘤压迫的患者,避免粗管难以通过患者该段气管的情况;
3.可将内导管方便地插入左或右支气管,且无论插入左或右支气管,通过改变气管外装置的连接或封闭方式,均能实现任意一侧单肺通气,对侧肺部塌陷,或实现双肺通气;
4.无须控制插管时的旋转角度,适用于对双管插管操作不熟练的医师,降低对操作者的要求,提高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流管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内导管,2.外导管,3.分流管,4.Y型管,5.密封帽,6.皮瓣,7.第一充气囊,8.第一隔离套囊,9.第二充气囊,10.第二隔离套囊,11.密封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包括内导管1、外导管2、分流管3和Y型管4;所述Y型管4设有三个出口;所述内导管1的一端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端,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与所述Y型管4的一个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内导管1的出口端设有第一隔离套囊8,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充气囊7,所述第一充气囊7通过位于所述内导管1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一隔离套囊8连通;所述分流管3套设在所述内导管1的外侧,所述分流管3的侧壁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所述分流管3的进口与所述Y型管4的另一个出口连接,所述分流管3靠近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密封帽5,且所述内导管1穿过所述密封帽5,所述密封帽5内设有包裹在所述内导管1外壁的密封皮瓣6,所述分流管3远离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外导管2的进口端与所述分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管(1)、外导管(2)、分流管(3)和Y型管(4);所述Y型管(4)设有三个出口;所述内导管(1)的一端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端,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与所述Y型管(4)的一个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内导管(1)的出口端设有第一隔离套囊(8),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充气囊(7),所述第一充气囊(7)通过位于所述内导管(1)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一隔离套囊(8)连通;所述分流管(3)套设在所述内导管(1)的外侧,所述分流管(3)的侧壁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所述分流管(3)的进口与所述Y型管(4)的另一个出口连接,所述分流管(3)靠近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密封帽(5),且所述内导管(1)穿过所述密封帽(5),所述密封帽(5)内设有包裹在所述内导管(1)外壁的密封皮瓣(6),所述分流管(3)远离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外导管(2)的进口端与所述分流管(3)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外导管(2)也套设在所述内导管(1)的外侧,所述外导管(2)的出口端设有第二隔离套囊(10),所述外导管(2)的进口端设有第二充气囊(9),所述第二充气囊(9)通过位于所述外导管(2)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二隔离套囊(10)连通;所述内导管(1)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导管(2)和所述分流管(3)的长度之和;所述Y型管(4)的第三个出口连接至麻醉机呼吸回路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管(1)、外导管(2)、分流管(3)和Y型管(4);
所述Y型管(4)设有三个出口;
所述内导管(1)的一端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端,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与所述Y型管(4)的一个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内导管(1)的出口端设有第一隔离套囊(8),所述内导管(1)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充气囊(7),所述第一充气囊(7)通过位于所述内导管(1)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一隔离套囊(8)连通;
所述分流管(3)套设在所述内导管(1)的外侧,所述分流管(3)的侧壁设有与管轴向垂直的进口,所述分流管(3)的进口与所述Y型管(4)的另一个出口连接,所述分流管(3)靠近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密封帽(5),且所述内导管(1)穿过所述密封帽(5),所述密封帽(5)内设有包裹在所述内导管(1)外壁的密封皮瓣(6),所述分流管(3)远离所述内导管(1)进口端的一端设有出口;
所述外导管(2)的进口端与所述分流管(3)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外导管(2)也套设在所述内导管(1)的外侧,所述外导管(2)的出口端设有第二隔离套囊(10),所述外导管(2)的进口端设有第二充气囊(9),所述第二充气囊(9)通过位于所述外导管(2)内部的细管与所述第二隔离套囊(10)连通;
所述内导管(1)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导管(2)和所述分流管(3)的长度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争光陈溪
申请(专利权)人:贺争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